一份注重知识迁移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不同情境中,细致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确保课堂活动有的放矢,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小鳄鱼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小鳄鱼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小鳄鱼吃水果”的情境中逐步达成能合乐合拍进行身体律动。
2.尝试使用刮棒进行打击乐演奏。
3.感受歌曲的诙谐有趣,体验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刮棒、ppt
活动过程:
一、合乐进场,初步感受音乐
二、身体合乐合拍律动
1.结合ppt,情境导人
2.理解情境,梳理动作要领
(1)前半部分动作梳理一“上岸”
一听,水果掉下来了!我先上岸找找,看我是怎么找水果的!
一一小鳄鱼怎样上岸找?
一一找到水果想要干吗?不削皮怎么了?
(2)后半部分动作梳理——“削皮”
——刚才小鳄鱼是怎么削皮的?
一一削皮要做好准备,小鳄鱼在准备时说了什么?
3.师带领幼,逐步合乐合拍律动
(1)随乐合拍完成前奏部分动作。
(2)结合幼儿表现,重点练习“找到水果想要吃”的动作。
(3)师幼完整律动。
三、乐器代入
1.探索乐器,尝试削皮动作。
2.变换水果,手持乐器演奏
3.站位演奏乐器,离场。
小班小鳄鱼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乐曲情节提示中初步学玩《小猴与鳄鱼》的游戏。
2、体验“鳄鱼来了”时的紧张感和“鳄鱼走了”后的轻松、欢愉感。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期已具备荡秋千的经验。
2、小椅子围成大马蹄形、钢琴、三个小猴头偶、一个鳄鱼手偶、树木等布景。
活动过程:
一、通过手偶游戏,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及故事情节。
1、师:小朋友们,看,我这里有几只小猴子,今天他们要去荡秋千,在荡秋千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
2、教师一边清唱歌曲,一边演示手偶。
3、用提问+讲述的方式引导动儿理解歌曲内容及游戏要求:
(1)、师:有几只小猴在荡秋千?…它们是怎样荡的?…伸出手指,把你们的小猴也准备好,我们一起跟随音乐节奏荡秋千。
(2)、师:小猴们高高兴兴荡着秋千,呀,谁来了?
(3)、师: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小猴们要怎么办?
(4)、师:那小猴又是在歌曲唱到那句时跑出来玩的呀?
二、邀请幼儿一起玩游戏
1、教师引领幼儿一起玩第一次游戏;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鳄鱼手偶。
师:现在我想要邀请你们的小猴跟我一起玩荡秋千,玩的时候要注意,鳄鱼来了就要赶快怎样?对,一定要把你的小猴藏好,只要不发出声音,就不会被鳄鱼发现。好,先请出你们的第一只小猴。
2、启发幼儿探寻小猴在身体不同部位荡秋千。
(1)、师:我的第一只小猴刚才是在手上荡的秋千,现在它想到我身体的另一个地方荡秋千。(教师清唱并示范“一只小猴”在自己的肩上“荡秋千”。)
(2)、师:我的第二只小猴也想换一个地方荡秋千。你们说,到我身体的那个地方荡秋千?(教师选择一个幼儿说的部位,清唱并示范“两只小猴”在自己身体的该部位“荡秋千”。)
(3)、师:我的第三只小猴会到哪里荡秋千呢?怎样荡秋千,谁来做一做?(教师清唱并在某幼儿的身上示范“三只小猴荡秋千”。)
(4)、师:你的小猴想在你身体的哪个地方荡秋千?要怎么荡呢?
(5)、教师小结并示范刚才幼儿将“小猴”放在身体不同部位“荡秋千”的不同方式。
3、师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戏
(1)师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戏;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鳄鱼手偶。
(2)引导幼儿探寻把小猴躲藏在身体不同位置?
师:你们的小猴因为可以到身体不同地方荡秋千,可高兴了。不过,他们要是老藏在同一个地方,恐怕就会被鳄鱼发现了。想一想,小猴除了可以到我们背后躲藏,还可以到身体的哪些地方躲藏?教师清唱乐曲“鳄鱼来了”部分,幼儿把小猴躲藏在身体的不同地方。
4、幼儿第三次玩游戏
(1)幼儿第三次玩游戏;助教戴鳄鱼手偶在布景后面来回走,加强找寻的样子。
(2)师:刚才,你们的小猴已经学会了寻找不同的地方躲藏,而且能安安静静地不被鳄鱼发现。不过,前几次出来的都是小鳄鱼,要是大鳄鱼出来,我们就要带上小猴找到更好的地方躲藏。你们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把我们藏得更好?(引导幼儿可以到各布景、椅子后面躲藏。)
三、结束活动
1、师幼第四次玩游戏,配班老师扮演鳄鱼走出来找寻
2、在音乐尾声,师生欢呼跳跃着到另外的地方去玩!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富有情境性的游戏具有较强烈的兴趣,活动中“鳄鱼来了”带来的紧张感与“鳄鱼走了”带来的轻松感,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躲藏好不被鳄鱼发现、鳄鱼失望的走掉使幼儿放松后带来的喜悦感、轻松感会更加强烈。
为便于小班孩子更清楚明了游戏规则,我们试图通过手偶一两位老师的双簧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观察、理解游戏规则。
小班小鳄鱼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9个,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故事,分角色表演故事。
3.掌握对话的`几种不同表达形式。
4.体会鹿的聪明机灵和鳄鱼的愚蠢贪婪。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言行体会鹿的聪明和鳄鱼的愚蠢。
教学难点
朗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复述方法,提高复述能力。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板书:鹿鳄鱼
请学生谈谈对这两种动物的认识。(随机学习“鹿”和“鳄”。)
书写指导:“鹿”字“广”字旁儿的横画稍长,竖撇要舒展大方,里面的部分写紧凑。
2.再板书:鹿和鳄鱼
用一个“和”字把鹿和鳄鱼连在一起,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吗?
3.把课题补充完整: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
你从“一只”和“一千条”这两个量词上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双方力量的悬殊。)
相应板书:(弱而少)(强而多)
二、初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记带生字的词语,在不理解的词旁做记号。
2.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毒:上面三横长短不一,下面是“母”字。写时上小下大,“母”的中间一横要稍长有力。
难理解的词:
泛滥: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泛”读fàn,不要读成fá。
曾孙:孙子的下一代,“曾”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曾”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zēng,不要念成céng。
伺(sì)机:文中指等待时机,寻找机会。
3.鹿和老鳄鱼有几次相遇?(以此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三、探究课文。
1.你认为可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文中的鹿和鳄鱼?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说句子,谈体会,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句:
(1)“得了吧!”机灵的鹿回答,“你不知道我的肉有毒吗?如果一条鳄鱼吃了我,就会中毒而死。不过要是把我分给一千条鳄鱼吃,那就谁也不会中毒,谁也不会被毒死了。”(弱小的鹿没有被强大凶残的鳄鱼吓倒,而是积极地想办法自救,并且精心设计好计谋的每一步,以智取胜。)
(2)“看来,这条小河根本招不来一千条鳄鱼,对吧?”鹿故意装出瞧不起的样子。(鹿抓住了鳄鱼死爱面子的弱点。)
(3)“这样吧,”鹿说,“你们一条挨一条趴在水面上,而且要安静,不然我会数错的。”(鹿表面上是数数,实际上是借机逃脱。)
(4)“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根木头居然这么像鳄鱼。如果真是根木头,它就会朝我漂过来;如果是条愚蠢的鳄鱼,就会留在原处。”(鹿说话很有技巧,富于智慧。)
(5)一条老鳄鱼游近小岛对鹿说:“我要吃掉你!”(鳄鱼的贪婪凶残。)
(6)“瞎说!不就一千条吗?有什么难的!”(鳄鱼的愚蠢,死要面子,爱逞能。)
3.掌握文中几种不同的对话表述形式。
(1)鹿的聪明和鳄鱼的愚蠢主要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对话)
(2)读一读下面三句话,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
①一条老鳄鱼游近小岛对鹿说:“我要吃掉你!”
②“看来,这条小河根本招不来一千条鳄鱼,对吧?”鹿故意装出瞧不起的样子。
③“你数吧!”鳄鱼大叫起来,“快点!我们都饿坏了!”
(3)想一想:为什么不用同一种说话形式呢?
(4)出示练习:给下面三句话标上正确的符号。
①这不可能是真的她拼命地摇头
②爸爸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③船长拿枪瞄准儿子快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
四、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1.同桌分角色朗读,互相点评,注意揣摩人物的语气,把握人物的情感。
2.推荐代表读。(读时先说说你给同桌提了什么好的建议。)
3.评读。
五、分角色表演故事。
要求:可适当地加入自己的语言,并配以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六、复述故事。
1.方法指导:
(1)先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
(2)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抓住体现故事内容的关键词:如泛滥,小岛,中毒,一千条鳄鱼,数数,伺机报复,绿色木头……
(3)尽量用自己的话。
2.听课文录音。
3.复述故事,师生点评。
七、作业。
如果鹿与老鳄鱼再次相遇,它们之间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鹿又会怎样以智取胜?发挥你的想象,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19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
(弱而少) (强而多)
聪明 愚蠢
以弱胜强
以少胜多
关于鹿与鳄鱼
鹿: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上有角,嫩角有茸毛,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
鳄鱼:爬行动物的一类,四肢短,尾巴长,全身有灰褐色的硬皮。善于游泳,性凶猛。
小班小鳄鱼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对图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2.懂得爱护自己的牙齿的重要性,养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懂得勇敢地去面对看牙时的恐惧心理。
活动准备: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绘本和自制视频、鳄鱼玩偶及牙医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鳄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鳄鱼图片
2.提问:小朋友长过蛀牙,看牙医吗?你看牙医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医生会怎么治疗蛀牙?
3.幼儿交流分享感受。
二、共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一)第一遍阅读绘本
1.教师引导幼儿逐一看图猜测故事发展,重点引导幼儿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2.交流分享阅读感受
提问:
(1)为什么鳄鱼会怕怕?牙医会怕怕?
(2)后来鳄鱼去看牙医了吗?
(3)鳄鱼长了蛀牙需要去看牙医,还有哪些情况我们需要去看牙医?
3.师生共同小结:面对让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的时候,鳄鱼也想过逃避,但是最后它还是很勇敢面对,并坚持把它克服。
(二)第二遍阅读绘本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人物的相同对话。
提问:
(1)鳄鱼和牙医说的话是怎么样的?
(2)心情是怎么样的?
(三)介绍这本绘本故事《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1.猜一猜绘本的名称。
2.介绍绘本故事的名称、封面、扉页。
三、懂得爱牙,保护牙齿
1.师幼共同欣赏完整的故事课件。
2.师生交流、分享保护牙齿的知识及正确的刷牙的方法。
小结:平时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用正确的刷牙方式刷牙,营养均衡不挑食才能更好的保护牙齿健康。
活动延伸:
1.师生共同制作保护牙齿宣传海报,在放学时布置护牙宣传展览,宣传护牙健康小知识。
2.将绘本放在班级区域语言区供幼儿自主阅读。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有趣的绘本,借助鳄鱼和牙医在牙科拔牙时彼此紧张和害怕忐忑的经历,让孩子们在阅读的丰富体验中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本次完整的故事内容由班级孩子角色扮演参与绘本视频制作,不仅童真童趣,也让孩子们玩转绘本的.同时,了解爱护牙齿的健康小常识。活动中,孩子们对于绘本简洁夸张的画面很感兴趣,很喜欢鳄鱼和牙医夸张的表情和紧张的故事节奏,对于看牙医的经验的也比较丰富。但是,在拓展爱护牙齿经验的时候,孩子们的经验比较少,下次可增加保护牙齿和正确刷牙的健康视频,或者开展有关保护五官或牙齿的集中活动,深入挖掘绘本健康价值。
小班小鳄鱼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愿意和老师一起看绘本书,发现故事中重复的对话,体会故事语言的趣味性。
2、懂得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爱牙重要性。
难点:理解重复的句子,表达了鳄鱼和牙医不同角色的想法。
活动准备:
1、《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绘本及ppt课件。
2、鳄鱼头饰和医生帽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鳄鱼,引出课题:
师:“有一位鳄鱼先生一直用手捂着嘴巴,我们一起问问他吧,鳄鱼先生你怎么啦?”(我牙疼,打算去看医生,可是好怕哦!)“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看一本故事书,名字叫《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二)共读绘本,猜测联想:
第一遍看绘本ppt:引导幼儿逐一看图猜测讲述,然后教师用书上的文字逐一讲述。
重点提问:刚才老师说故事的题目是什么?你们猜为什么鳄鱼会怕怕?牙医会怕怕?后来鳄鱼去看牙医了吗?(勇敢面对可怕、困难的事情,并坚持把它克服。)牙补好了,鳄鱼会怎么说?牙医呢?(哇,鳄鱼和牙医都好有礼貌哦!)
(三)学习对话,体会心理:
1、提问:谁还记得故事书的题目?你们觉得鳄鱼可怕?还是牙医可怕?为什么?
2、师:我们一起再来看一遍故事书吧。
3、第二遍看绘本ppt: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学说重复对话部分(教师先说一句鳄鱼的话,幼儿学说一句牙医的话)重点引导幼儿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4、提问:谁发现了一个秘密,鳄鱼和牙医说的话是怎么样的?(一样的)
5、第三遍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表演故事,重点体会角色的心理,并尝试用动作、表情、神态来表现。
(四)懂得爱牙,天天刷牙:
1、鳄鱼的牙齿怎么会蛀会疼的?(不刷牙、吃太多糖、睡觉前吃东西)
2、师:现在,连鳄鱼都懂得要爱护牙齿呢,我们就更加要爱护,怎么爱护呢?(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3、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
小百科:对于看病、看牙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很强的恐惧心理,《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讲的就是一场鳄鱼与牙医之间的心理较量。用简单、反复的语句刻画了鳄鱼和牙医每时每刻戏剧性的心理变化。他们互相惧怕,可是又因为那颗蛀牙把他们凑到一起。凶恶的鳄鱼只得乖乖听牙医摆弄,而红脸的牙医也只能壮着胆子上。这反差不禁让人开怀大笑,这是一种快乐的略带讽刺意味的生活和心理放松,在玩笑间就把看病、看牙这样的“大事”化小了,化成了笑声了!
小班小鳄鱼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发现故事中角色的相同对话,体会角色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过程。
2、懂得勇敢面对生活中可怕、困难的事情。
3、懂得爱护自己的牙齿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爱牙重要性。
难点:
感受鳄鱼和牙医的心理变化过程,懂得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可怕、困难的事情。
活动准备:
1.《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绘本
2.鳄鱼玩偶及牙医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调动兴趣
1.通过出示鳄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鳄鱼图片(小鳄鱼长了一颗蛀牙,它要去看牙医,可是他从来没有看过牙医。小朋友长过蛀牙,看牙医吗?你看牙医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2.出示牙医图片:他是一位医生,一位从来没有给鳄鱼看过牙的医生。
3.一只从来没有看过牙医的鳄鱼,和一位从来没有给鳄鱼看过病的牙医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二、共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有关鳄鱼和牙医的故事,名字叫《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第一遍阅读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引导幼儿逐一看图猜测故事发展,重点引导幼儿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然后教师用课件上的文字逐一讲述。
重点提问:
1.刚才老师说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2.说一说为什么鳄鱼会怕怕?牙医会怕怕?
3.后来鳄鱼去看牙医了吗?(面对让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的时候,鳄鱼也想过逃避,但是最后它还是很勇敢面对,并坚持把它克服。)
4.鳄鱼长了蛀牙需要去看牙医,还有哪些情况我们需要去看牙医?
第二遍阅读绘本: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人物的相同对话。
重点提问:
谁发现了一个秘密,鳄鱼和牙医说的话是怎么样的?
三、师幼分角色讲述故事,进一步体会心理引导幼儿表演故事中的对话(教师先说一句鳄鱼的话,幼儿学说一句牙医的'话)根据故事情节,把鳄鱼(和牙医)从害怕--面对--忍耐--克服的过程表现出来。
四、懂得爱牙,保护牙齿
1、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分享保护牙齿的知识及正确的刷牙的方法。
2、《刷牙歌》,边表演边离场。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绘本。绘本通篇只出现两个角色——鳄鱼和牙医,但生动的角色神态,富有趣味的对话,能极具魔力地将读者带入到故事情景中和角色一起体验那看病过程中的复杂心理变化。阅读时绘本能带给读者别具匠心的阅读体验。但当绘本引入课堂后,作为施教者——教师不能仅仅只着重将绘本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幼儿,让幼儿充分感受、理解和体验。作为教学活动的阅读,它还承载着尽可能关注幼儿全面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引入教学的绘本另一方面也是为达到一定目的的载体,需要我们有效利用,将绘本中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元素充分挖掘享用。
基于以上的思考,在设计这堂教学前我对该绘本进行了反复地解读和推敲,认为绘本中牙疼与刷牙是可以进一步挖掘的点,通过放大,与孩子生活经验相结合,能够帮助幼儿树立自幼爱护自己牙齿的意识。因而在对绘本价值与课堂时效进行全面衡量后,确定理解人物心理活动及了解牙医职业,增强护牙意识为该活动的重点,从而拓宽该阅读活动的内容。落实到实践,我的做法是将拍摄的牙医录像与绘本中的部分情节巧妙融合,让孩子们在童话与现实中来回穿梭,积累经验、运用经验,了解情节、丰富知识。活动情况证明这种源于孩子生活,又高于孩子生活的教学能带给孩子更多的充满智慧与情感的快乐。
与此同时,我也感悟到阅读教学的开展,绘本解读与价值定位是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是决定阅读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而提高对绘本解读及绘本价值定位的能力,将是我之后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努力方向。
小班小鳄鱼教案篇7
设计思路:
?纲要》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是幼儿健康的出发点和归宿,即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情感、认知及生活方式,幼儿健康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让幼儿愉快、健康地生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以其角色对话的相同性而使整个故事幽默诙谐鳄鱼和牙医表现出的不同心理感受和变化贯穿了故事的发展。我借助《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一绘本故事及其生动形象的图片作为一次尝试,设计了这一活动,目的是借助绘本这一载体,对幼儿进行一次生动的健康。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蛀牙的'鳄鱼,激发兴趣,导入情景,第二环节是补牙的鳄鱼,理解故事内容,猜测联想,第三环节是故事《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完整欣赏,说说保护牙齿。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内容,乐意用简单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鳄鱼补牙的有趣情节;
2、懂得爱护自己的牙齿,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经验:
(1)初步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和方法
(2)了解牙医补牙的情景
2、物质准备:课件
活动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表现鳄鱼补牙的情节。
活动重点:
懂得如何爱护保护自己的牙齿。
活动过程:
一、蛀牙的鳄鱼——激发兴趣,导入情景(3分钟)
1、你们知道鳄鱼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回应:
(1)尖尖的牙齿很锋利
(2)很凶猛,可能会伤害别人
小结:鳄鱼很凶猛,尤其是他又大又尖的牙齿,会让我们很害怕。
2、过度:今天有一个鳄鱼先生来到我们小四班做客了,他看起来怎么了?我们一起来问问:鳄鱼先生你怎么啦?
播放录音:哎呀,我的牙齿疼啊,疼了好几天,这可怎么办呀!
3、原来,鳄鱼先生最爱吃糖、从不刷牙,所以有蛀牙了,他正疼的哇哇直叫呢!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他吗?
教师回应:
(1)止疼药可以缓解牙疼
(2)生病了需要看医生
(3)你懂得说好听的话来安慰鳄鱼先生,你真会关心朋友小结:多休息、涂药膏、吃止疼药、看医生都是让牙齿不疼的好方法。
二、补牙的鳄鱼——理解故事内容,猜测联想(10分钟)
(一)补牙前
1、看看,鳄鱼先生现在来到了哪?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教师回应:门口有个牙齿的标志,这个是牙防所,是牙医给大家补牙齿的地方。
2、(讲述故事:鳄鱼先生在门口站了很久很久,捂着脸说:“哎,我真不想看到牙医。”)提问:为什么鳄鱼不想看到牙医?他害怕什么呢?教师回应:凶狠的鳄鱼碰到医生,居然也会害怕了起来。
3、(讲述故事:咚咚咚,鳄鱼先生敲响了房门,走了进去。)提问:
(1)牙医一开门看到有一只鳄鱼来了,他看起来怎么了?你是怎么发现他很害怕的?
(2)提升:原来瞪大眼睛、咬紧牙齿、绷紧身体可以表示害怕。你能不能学一学害怕的样子?(个别、集体)
(3)猜猜看牙医在害怕什么呢?
小结:给鳄鱼补牙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受伤,所以牙医很害怕。
4、(这下可好了,他们俩你看到我害怕,我看到你也害怕。)
提问:瞧,他们在干吗?追问:鳄鱼先生害怕得躲到了哪?牙医害怕得躲到了哪?(说完整的话)
5、害怕的鳄鱼先生躲在树后面可能说什么?
6、教师引导幼儿情景表演:我们来做个躲猫猫的游戏好吗?
7、鳄鱼先生越想越害怕,我们可以对他说什么来鼓励他?
(教师:鳄鱼先生听了你们的话,说:“我一定要勇敢一点,牙齿补好了就不再疼了。”)
(二)补牙中
1、(讲述故事:补牙要开始了,鳄鱼坐在椅子上说:“我好害怕。”牙医也说:“我好害怕”。终于,鳄鱼鼓足了勇气张开嘴巴,牙医也鼓足了勇气把手伸进了他的嘴里为他补牙。)
2、呀,发生了什么事情?
3、(讲述故事:原来鳄鱼不小心咬到了牙医的手臂,疼的牙医哇哇的叫,牙医说,给鳄鱼补牙真是太可怕啦!)
提问:小朋友们,我到底要不要继续给鳄鱼先生补牙了呢?(和边上的朋友说说)(讲述故事:牙医又仔细想了想,如果今天不给鳄鱼先生补好牙齿,他肯定还会疼的。我要勇敢一点,于是他继续为鳄鱼补牙,擦一擦棉花、涂一点药膏。费了好大的劲儿,牙齿终于补好了。)
(三)补牙后
1、(讲述故事:鳄鱼先生的牙齿不疼了,有礼貌地对牙医鞠了个躬,对他说:谢谢你!)
三、故事《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完整欣赏,说说保护牙齿(3分钟)
教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想不想再听一次?
1、鳄鱼先生因为爱吃零食、不爱刷牙,所以牙齿都蛀光了。如果你是牙医,你会对鳄鱼先生说什么?
2、出示鳄鱼图片,播放录音: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少吃零食,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我一定会好好保护我的牙齿。
小班小鳄鱼教案7篇相关文章:
★ 小班放假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