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知识点的引入和总结,都应与教案整体内容紧密关联,有效的教案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增强师生关系,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活动里和外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活动里和外教案篇1
活动目标:
感知2与3前后两数的相邻关系,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讨论如何才能做到。
2、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比3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3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
3、引导幼儿归纳:3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3少1的2,排在3的前面,一个是比3多1的4,排在3的后面。
4、组织幼儿讨论2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根据前面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5、玩找朋友竞赛的游戏:幼儿分成5个人一组,排成三排,当教师说到4是,幼儿马上排成2、3、4三排,中间一排人不要动。看看哪组小朋友排得又快又对,这一组就是胜利者。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瓶盖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的各数的相邻数。
数学活动里和外教案篇2
教学内容: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抽奖、举旗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准备:
1、装有各色小球的双层袋十个、各色小旗若干。
2、学生分成6人小组。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元硬币提问:这是什么?用它可以干什么?
生1:一元硬币。可以用它买东西。
生2:还可以用它玩猜正反的游戏。
师:你会玩吗?能介绍游戏的玩法吗?
生2:把硬币往上抛,落下后用手遮住,让别人猜正反。
师:想不想现在玩?
生(齐):想!
师(抛出硬币后盖住):谁来猜?
生有的猜正面,有的猜反面。
师:能确定吗?
生(摇头):不能。
师:那该怎样说?
生3: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可能性。(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摸球比赛
师:老师这儿有两袋球,请两组小朋友进行摸球比赛,摸到黄球多的小组取胜。
两小组开始摸球。其中一组全摸的是黄球,另一组一个黄球也没有摸到。
学生渐渐觉察到什么,纷纷说:不公平,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4:一只袋里全装的黄球,当然摸到的都是黄球。
师:真的吗?抽出来看看,果真全是。在这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生5: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球。
师;板书一定。另一只袋子里呢?
生6:一个黄球也没有。
师(边抽出里面的网袋边提问):在这样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生7: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摸到黄球。
师:板书不可能。如果我想在这只袋中,可能摸到黄球,你有办法吗?
生8:放一个黄球进去。
师:照你说的,放一个黄球,现在在袋中任意摸一个会有什么结果?
生9:可能是红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师:板书可能。
活动二:小组摸球
师:小朋友们都觉得刚才的比赛不公平、不合理,下面我们就举行一次公平合理的小组摸球比赛,比一比,哪一小组摸得最有秩序、收获最多?小组成员轮流摸球组长在表格内作好记录。附表格
红球
黄球
白球
小组摸球,组长记录。
五分钟后。
师:谁愿意把你们这组的摸球情况向大家汇报。
生10(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摸球情况记录表):我们小组摸了10次白球,6次红球。
师:猜一猜他们小组的袋中装了什么颜色的球?
生11:白球和红球。
师:抽出你的网袋,看他猜对了吗?(猜对了)在这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生12: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白球。
生13:不可能是黄球。
师:根据你们组记录的情况,猜猜你们的袋中会有什么颜色的球。再抽出网袋验证一下。
生猜测验证。
师:你们猜对了吗?在你们组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小组成员交流交流。
小组成员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从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出现的结果。
师任选两组网袋,让全班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交流摸球结果。
活动三:摸奖活动
师:一个月前我们金坛举行了一次摸奖活动你参加了吗?手气怎么样?
生(齐):不好!
师:今天想不想碰碰运气?
生(兴奋地叫了起来):想!
师(拿起一只装有6只黄球的网袋和一只装有4只白球、2只红球的网袋,把球合并到一只袋中。):在这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生14:可能摸到黄球、可能摸到白球、还可能摸到红球。
师:现在规定摸到红球为中奖。
师生合作进行摸奖活动。大约摸了10次还没有人中奖。
师(故作疑惑):刚才明明小朋友说可能摸到红球的,怎么现在一个也没中奖?
生15(急切地):因为红球少不容易摸到。
师:如果让你再摸一次,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的球中奖?
生16:黄色,因为黄球个数多,容意摸到。
师:分析得真好。但真正的摸奖活动的组织者才不会向你这么大方,他们总把大奖放得很少,这样中奖的人才会很少,他们才能赚到钱。不过如果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摸奖活动,老师还是希望你们献上一份爱心。
三、联系生活,学以治用
师:摸球比赛、抽奖活动中有可能、不可能、一定发生的事,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看图你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句话吗?先说给好朋友听一听。
实物投影展示:母鸡下蛋图、太阳落山图、球员射门图。
全班交流。
师:说说你身边可能、不可能、一定发生的事。
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师:这节课玩得开心吗?(开心)想不想下课?(不想)还想干什么?
生(异口同声):玩游戏。
师:满足你们,我们就来玩举旗游戏。让大家一定只能看到红旗。
生:举红旗。
师:让大家可能看到红旗。
生:举红旗、黄旗、蓝旗。
数学活动里和外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找出5以内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即某数比前一数大1,比后一数小1。
2、要求幼儿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重难点:
找出5以内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基础:对1~10有一定概念。
人手15片雪花片,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一、供给每人15片雪花片,让幼儿操作,找出5以内各数之间的关系。
二、手指游戏,巩固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
引导策略
有效提问
1、供给每人15片雪花片,按数字在空格里放上相应的雪花片。
2、放好后进行观察,让幼儿找出规律。
3、出示范例图进行小结:当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时,每一个数都比前一数大1,比后一数小1。
4、手指游戏巩固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
游戏开始,教师说,找找找,找邻居,2的邻居是几和几?(边说边伸2个手指头)幼儿就左手伸1个手指,右手伸3个手指,并说:老师告诉你,2的邻居是1和3,或教师说:找找找,找邻居,谁是2和4的邻居,幼儿边伸3个手指,边说:3是2和4的邻居.
1、上图每个空格的下面有什么数字?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
2、把每一行雪花片的数量与前一行和后一行比一比,发现了什么?
3、猫的邻居是谁和谁?它比小兔大几岁?比小狗小几岁?
数学活动里和外教案篇4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初步了解“ 1”和“许多”的关系,使幼儿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进一步学习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二、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小房子1座,小白兔1只,许多萝卜(个数与幼儿人数相等)。
2、小篮子1只。
三、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语言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新故事,小朋友要认真听,我们来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听得最认真。”
基本部分:
1、教师边讲述故事《小兔拔萝卜》,边演示磁性教具,帮助幼儿认知“1”和“许多”。
师:“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房子(出示磁性教具小房子),房子里面有一位小主人,你们看它是谁?(出示磁性教具小白兔)。
幼:“小白兔”
师:“这是几只小白兔?”
幼:“1只”
教师出示萝卜问:“这只小白兔在干什么呀?”(出示磁性教具萝卜)。
幼:“拔萝卜”
师:“小白兔的萝卜地里有多少萝卜?”
幼:“许多萝卜。”
2、幼儿做游戏《帮小兔拔萝卜》,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师:“小白兔很爱劳动,它在地里种了许多萝卜。萝卜一天天长大了,小白兔忙呀忙呀,怎么都忙不过来。它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小朋友高兴吗?”(幼儿做游戏)幼儿拔出萝卜时说:“我拔了一个萝卜。
师:“原来地里有许多萝卜,小朋友你一个,我一个,一个一个拔走了,地里还有多少萝卜?”
幼:“一个也没有了”
师:“对!许多能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拔走了就没有了。”幼儿说:“一个也没有了”
3、幼儿做游戏《帮小兔把萝卜送回家》,感知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师:“小朋友帮小白兔拔完萝卜,现在咱们把萝卜给小白兔送回家好不好?”
请小朋友把萝卜放进篮子里,并说:“我放上一个萝卜。”
师:“篮子里现在有多少萝卜?”
幼:“许多萝卜。”
总结:“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教说:“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今天帮小白兔拔萝卜,并帮它把萝卜送回了家,小朋友们累不累呀?”
幼:“累。”
师:“天也快黑了,咱们也该回家休息了,小朋友和小白兔再见吧!”
幼:“小白兔再见!再见!”
放律动音乐让幼儿学小兔跳蹦出教室。
数学活动里和外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尝试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的鞋子、袜子、手套,进场音乐和游戏音乐,鞋架两个。
活动过程:
1、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以兔妈妈的口吻邀请小朋友去做客,随音乐进场。
师:兔妈妈家到了。
2、初步尝试。
师:哎呀,兔宝宝真顽皮,把鞋子弄得乱七八糟,宝宝快来帮兔妈妈把鞋子收好,每个宝宝拿两只只鞋子,把鞋子放在你的椅子前面。
1)幼儿分散收拾。
2)讨论:和你旁边的宝宝说说你拿的是怎样的鞋子?
3)师:我的鞋子这只是白色的,另一只也是白色的,(.老师)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你的两只鞋子有什么是一样的呀?
4)让幼儿说说两只鞋子的相同处。
5)纠正错误。
6)教师小结:这两只鞋子的颜色一样、外形一样、花纹一样,我们就叫它们一双鞋,一双鞋要放在一起。请宝宝把鞋子放到鞋柜里,一个盒子只能放一双鞋。
3、再次探索。
师:我还洗了很多袜子,现在都和在一起了,怎么办呢?
每人拿一双袜子,一双袜子是几只?两只袜子要一模一样。
幼儿分散找袜子。
讨论:说说两只袜子为什么能在一起?
4、互动游戏《找朋友》
1)宝宝们真能干,帮兔妈妈收好了鞋子,理好了袜子,谢谢宝宝!
我还给宝宝准备了一份礼物,(出示手套)
是什么?可是太少了,每个宝宝只能拿一只,拿几只?(幼儿上来选手套)
说说你拿的'手套是什么样的?
2)给手套找朋友。
3)和朋友手拉手,我们去外面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靠游戏来完成的,它摆脱了枯燥、无味,充满了童趣,因此小朋友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孩子的积极性都很高,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多动脑筋,就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带动气氛让幼儿开心的随着老师的引导能正确的区分谁和谁是好朋友。
数学活动里和外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
★ 方程数学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