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作文,我们可以传递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作文需要我们更加深入思考生活中各种细节的过程,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游莫高窟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游莫高窟作文篇1
暑假中妈妈带我去了敦煌最有名的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刚刚看到外面的窟壁就被外面只剩一部分的壁画惊呆了,上面画了许多种不同形态的图案。
由于时代的变化外面的壁画已经所剩无几了,我们和讲解员阿姨来到了第一个洞窟时,我一眼就看中了那一尊大佛,旁边有七位人,第一位是双手托着净瓶的阿难,之后是他的两位徒弟,他们右半身裸着,面对面互相笑着,好像是两位几年不见的朋友,又相见了,交谈着,接着是两位菩萨,穿着彩色的衫衣脚下踩着莲花宝座,一手平摊一手竖着放在平摊的手上,颈上系着金圈儿,手上戴着金镯子,赤脚在莲花宝座上踩着……接下来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洞窟,这次我们看到右边的壁画和前面几个洞窟的与众不同,上面人物的脸是灰黑色的,本以为这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但听了讲解员阿姨的话,我们感到十分的可惜,这是因为不断氧化变成的这种颜色的,原本这些壁画都是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保护到位所以…。十分可惜希望以后可以把回复的和以前一样好看。
今后我们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身边的这些文物,去旅游游玩的时候,不要在那些古迹上乱涂乱画,不让历史将它损坏,不让自己成为千古罪人。敦煌,我记住你了,用远都不会忘记你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
游莫高窟作文篇2
我探索着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不得不心生敬意!
汽车行驶在戈壁上,载着一行满怀好奇心的旅客,驶向三危山。不久,眼前便出现一段南北向的断壁,石窟如蜂巢般密布,窟前一条泉水河汩汩流过,河边种着一排红柳,白杨——这是中国最辉煌的宗教圣地。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这条意义非凡的丝绸之路。望着423窟内一片隋朝所刻的《莫高窟记》,王道士发现的17窟藏经阁,北凉三窟里残缺不全的佛像与壁画……它们仿佛把我拉回到千百年前,我好像看到了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人马,听到了北魏、武则天时期不间断地石窟开凿声……它是中古社会历史的记录者,我对莫高窟的'历史意义心生敬意。
在莫高窟我常常走神。洞穴狭窄,黑咕隆咚的洞窟里仅有导游手中的一束光亮射入,使壁画上的人群和洞窟中央的雕塑似乎都动了起来,他们是一群群身穿袈裟前来朝拜的教徒;他们是一位又一位日日夜夜不曾停息的画工、雕塑者……
在290和428窟,我欣赏到了飞天壁画。那是一群窈窕的女子,她们或弹琵琶,或吹横笛,或击腰鼓,她们有的结伴飞舞,谈笑风生;有的反弹古琴,边弹边唱;有的双手合十,礼拜供奉;有的手托花盘、花瓶,散花施香;有的腰缠锦带,姿态婀娜……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我对莫高窟信奉者的匠心心生敬意。
莫高窟多少岁了?从公元336年到如今,已经1600多年之久!
莫高窟外的河边有一座圆寂塔,外敷白色,沙漠的夕阳洒在它身上,更显端庄、凄凉。塔身旁有碑,是那位道士王圆箓。在博物馆里,我看见他的介绍与照片:小小的个子,普通不过的长相,几经转折,莫高窟成了他的家。但小小的人物,也是莫高窟第一位保护者。但因为当时清政府的无能,王道士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没有及时发现莫高窟惊人的蕴藏,我联想起了洞窟内残缺的佛像与不全的壁画。那是中国最大的遗憾啊!
临走前,我有幸来到敦煌莫高窟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的墓前,墓碑上刻着五个字“敦煌守护神”,在这个充满神佛的地方,被称为“神”的凡人,只有他一个。我还记得第一位壁画修复师李云鹤1956年来到莫高窟,从此三代人扎根在了这片荒漠上,一起为神佛“治病”,如今耄耋之年的李爷爷仍然爬脚手架,拿修复刀,而往往一座雕像的修复需要数年之久。他们为了守护这片神圣的地方,不惜付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他们在帮助壁画对抗时间,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始终保护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我对护卫莫高窟的坚守者心生敬意。
晚霞照亮了戈壁滩,我的心也被照亮,莫高窟让我心生敬意,但它正在一点点的老去,我愿守护它,让更多人看到这个神圣的地方!
游莫高窟作文篇3
听说在祖国的西部有一处世界遗产,它就是莫高窟,我很想一睹它的真容。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圆了这个梦想。
暑假的一天,爸爸对我说:“女儿,你不是一直都想去敦煌莫高窟吗?今年暑假爸爸带你去,好不好!”我一听要去莫高窟,心里万分激动,一口答应了。
在路上,爸爸给我讲解了敦煌和莫高窟:“敦煌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城市,它和张掖、武威、酒泉并称河西四郡。在敦煌还有两处著名的边关,分别是玉门关和阳关。”讲到这时,我马上说:“我知道,有古诗这样写‘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爸爸说:“是的,莫高窟是敦煌的一处文化景观,也是我们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了两天的车,终于到了莫高窟,我们先看了介绍莫高窟的形成和莫高窟壁画影片,接着又到实体洞窟。哇!怪不得叫莫高窟了,一座山崖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窟,星罗棋布的排列在三危山上。我们跟着讲解员一起步入石窟,讲解员阿姨讲了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从石窟屋顶的构造、壁画,再到石窟的彩塑,我如同听天书一般。爸爸对我说:“你还小,听不懂很正常,等你大了,就会对中国文化产生热爱。”
一路上,我们去了好几个石窟,其中一个就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96号窟。它好大呀!光脚背就可以坐四五个人。人熙熙攘攘,我与讲解员走散了,精彩的讲解自然错过了。后来,我了解到莫高窟的第一大佛叫九层楼,因为它的外围建有九层楼阁保护着,它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一天快乐的旅行。这一天,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莫高窟是我们祖国的瑰宝,体现了我们祖国的博大精深文化!
游莫高窟作文篇4
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若从长安出发,向西行进,穿过河西走廊,就会来到西域的最后一个边防重镇——敦煌。这座被茫茫沙漠包围的绿洲,曾经是中西交通的要道,由于往来的旅人在此聚集而繁荣一时。不过,它对世界最重要的价值,是坐落在漫天黄沙中的石窟群。在这些石窟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的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距离敦煌市东南处25公里以外的鸣沙山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至今保留了4。5万多平方米壁画、3000多个彩塑造像。莫高窟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位于沙漠高处的洞窟”,另一种说法是表示“修建佛洞是莫高的功德”之意。开凿洞窟修行这种方式,来源于古代的印度。由于印度地处热带,所以僧侣们在山岩上开凿洞窟,在里面雕刻或绘制佛像,以便膜拜、修行。渐渐地,这种方式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原,并染上了中原文明的色彩。据记载,莫高窟最初的修建者是前秦时期的一位高僧。366年,僧人乐僔路过敦煌时,忽见三危山上金光万丈,隐隐约约闪现着万佛的影像。为了纪念这一奇迹,他在山壁上开凿了一个洞窟,造佛修行。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又不断地有其他僧人和禅师来到这里,陆续凿洞、造像,最后逐渐形成了一条一千六百多米长的大型石窟群。这个石窟群是集建筑、彩塑和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作品的题材大都取自佛教经典,也有来自道教的传说,还有一些则来自民间故事。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的凿洞造像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莫高窟的主要功能既是为了佛教徒的修行和传播佛教思想,所以雕刻了数目众多的彩塑佛像。尤其在唐代,佛像既巨大又精美。如武则天时期开凿的一尊高三十四米的弥勒佛,位于第96窟,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这尊佛像雕刻得上大下小,即头部和上半身的比例超出正常人拥有的比例。这样,在地面上参拜的人向上看时,由于透视错觉,就会感到佛像的宏伟高大,从而油然而生敬仰之情。莫高窟另一标志性的艺术是“飞天”。几乎在每一个洞窟的壁画中,都画有婀娜多姿的飞天,堪称敦煌最美的艺术形象。在佛教世界里,飞天是音乐舞蹈之神,飞翔在天国中奏乐跳舞,以取悦神佛。
在北魏时期,飞天是男身的形象,到了隋代,演变成舞姿优美的女性。盛唐时期的飞天,穿着质地华美的衣裳,缠绕轻盈舒展的彩带,优雅地凌空飞舞,体现出富于韵律的美感。此外,莫高窟还有大量的故事画,传达了佛教经典的内容。这些故事画数量众多,人物形象生动,情节连贯,很好地向大众宣传了佛教教义。莫高窟的艺术是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交融汇聚的结晶,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它的勃兴和辉煌由一系列历史机缘促成,它的衰落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可避免。从元代开始,尽管开窟造像的活动仍在继续,但规模既小又少有珍品。随后,丝绸之路不再发挥中西贸易要道的作用,敦煌也就随之衰落了。莫高窟的艺术,也就成了古代中国如梦如幻的.美丽记忆。
游莫高窟作文篇5
暑假,我随母亲,在西北旅游时,参观了我仰慕许久的——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它是祖国大西北的一块美丽的地方,洞窟开凿时间,长达一千多年。洞窟中有许多壁画,这些画都跟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个洞窟让人觉得十分庄重。
去参观的那一天,天气非常晴朗,万里无云。坐摆渡巴士去往洞窟的路上时,我看到莫高窟离我越来越近。终于,在我迫不及待的心情中,莫高窟,到了!
我们跟随一位讲解员,开始了我们的莫高窟之行。
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洞窟进行参观。
我的脚刚踏进去,我便被里面的壁画震撼到了,洞窟的四周是“4佛”, 佛像的面部表情,没有一个是相同的,面对洞口的墙壁上,有几只飞天,它们就像在仙境中飞翔一样,动作非常舒展,非常生动,仿佛就在我眼前。它们上下飞舞着,口中发出悦耳动听的歌声,在仙境中,它们十分开心。
随后,我们去参观了藏经洞。在藏经洞中,有晚唐河西都僧统洪洪的真容塑像,在他后面的墙壁上画着一棵菩提树,一名女子,还有一个包。讲解员开玩笑说:“现在十分流行的女子手提包,在几百年前就很流行了。”
最让我感兴趣的,便是一个叫“东方最美微笑”的雕像,这是一位女性的雕像,她的嘴角有一抹淡淡的微笑。突然,讲解员用他特制的手电筒从下往上照她的脸,雕像微笑的幅度一下子变大了!慈祥的表情,美极了!
我们又参观了几个洞窟,里面都非常美丽!
莫高窟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很值得大家去参观喔!
游莫高窟作文篇6
暑假,我随爸爸妈妈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去“丝绸之路”上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参观。
火车到了甘肃柳园车站,我们又换乘汽车朝南驶去。行驶了130公里,到了敦煌县城。稍事休息后,我们的汽车又向县城东南方向行驶了25公里,来到了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只见一座陡峭的沙山上,断崖分为五层,每层都开凿了数十个石窟,一个接一个,数也数不清,难怪人们把莫高窟称为“干佛洞”呢!
听讲解员叔叔介绍,相传莫高窟从前秦建元二年就开始修建了,以后经过隋、唐、宋到元代,历代都有所修建。解放后,人民政府拨专款在石窟前修建了水泥栏杆,对佛像和石窟进行了全面加固,并成立了敦煌研究所。这里的彩塑像多达2100余尊,壁画 l45000多平方米,是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
一个个石窟中的壁画五光十色,画中有狩猎、营造的劳动场面,有轻歌曼舞的动情景,还有古老的印度五色鹿的神话故事……真是琳琅满目,千姿百态。
我们走进…个石窟,只见一尊雄伟的大佛,肩宽体胖,头高出山顶,脚踏在山根。 :l尊大佛是武则天时期修的,高达33米,仅次于71米的乐山大佛,是我国的第二大佛。据说这尊大佛初建时穿着袈裟,到了清代又改穿龙袍了。
我们继续参观石窟,壁画上有舞姿翩跹的飞天仙女,还有超凡脱俗的僧道。窟内佛像有的高达几米,有的还不到一支铅笔高。这些优美的造型,充分显录了我国古劳动人民高超的文化艺术水平。
这次参观,使我大开眼界。祖国有这样灿烂的文化遗产,我感到自豪和骄傲。
游莫高窟作文篇7
环境对我们来说就像天空和水,而我们就像天空中的鸟和水中的鱼。如果我们离开环境,我们就无法生存。-铭文
绿色,生命的颜色,代表活力和希望……
天空晴朗,但也是灰蒙蒙的。我走在街上,“太阳在天上照耀,花儿对我微笑,鸟儿说……”正当我满心欢喜的时候,一个脏兮兮的塑料袋像“悄悄话”一样向我走来。在我狠下心,奋力摆脱“低语”之后,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惊:尘土随风飞扬,到处都是“白色污染”的痕迹,汽车尾气像一张巨大的黑色床单覆盖了整个地球。天空不再蔚蓝,河流不再清澈,鸟儿不再歌唱,花儿不再微笑……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那么可怕。
……
“喊……”我嘘了很久。原来是梦。感觉额头的冷汗。想起来很恐怖。如果我们唯一的地球真的变成那个烂摊子,我不知道该躲在哪里。——“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说,他们在空中飞行时,远远地看着地球,迎接他们的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球体,蓝色和白色的波浪交织在一起,周围是一层薄薄的水蓝色薄纱衣。地球,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如此美丽壮观,和谐可亲。”地球只有一个,是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的地球母亲虽小,却是那么无私,慷慨地为人类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就矿产资源而言,它们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地质变迁而形成的。如果人们无限制地开采,地球的矿产资源将越来越少。再比如,人类生活所需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和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如果人类随意消灭它们,它们将无法再生,一步步被耗尽。就像著名的公益广告:最后一滴水会带走我们的眼泪!也许,你会不以为然地认为这样的灾难离我们太远了。但是,仔细想想,灾难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上演”得很频繁了。每年世界各大洲都有洪水,太平洋有赤潮,美国有龙卷风等等。震撼的场景你一定很熟悉吧!也许,有人会想:到时候,我们可以搬到别的星球去,一走了之!在这方面,科学家已经证明地球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只有这个地球可以生存!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拿得好,用在一个节日上,永远够用;如果乱拿乱用,不打结,往往是不够的。”是的,是我们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时候了。
世界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曾经“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心里千斤重……”一首《我的中国心》打动了很多中国人的心。时代变了。现在,由于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母亲河不再微笑,而是咆哮。美丽的长江变得浑浊、发黄、肮脏,甚至断流。诚然,人类是自然的主导力量,可以使自然更加和谐统一。于是,各种大型自然保护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自然美,神圣的美,让我们一起保护她。
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要从我做起,了解人类环保的法律法规,增强环保意识,自觉履行环保义务。
我们用虔诚的声音呼唤生命的绿色。为了让土地美丽,让家园绿蓝,让我们加入“呼唤绿色”的行列,保护绿色家园。今天播下一颗绿色的种子,明天收获一片蓝天和绿色的土地。
行动起来,从我做起!
游莫高窟作文7篇相关文章:
★ 叙事游的作文7篇
★ 游草原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