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只有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我们才能在作文中有更细致的表达,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曹操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写曹操的作文篇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题记
自古以来,人们都赞赏文人墨客,而不看好军事家,即使偏爱军事家,又看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一类。就像《三国演义》一样,人们喜欢诸葛亮,喜欢刘备,而憎恨曹操。
但我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我觉得像诸葛亮一样有才华,却无统治的魄力的人不可取,像刘备一样遇着点事就哭哭啼啼的人更不可取。在当今社会,需要的就是曹操这样的人。
曹操是一名政治家,他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勇气;也有着先见之明,他知道天下为定,不宜称帝,而要称王;他更擅长“ 攻心计”,当官渡之战后,袁绍败退,曹操收获了许多写给袁绍的信,其中不少是自己人的,他知道,给袁绍写信的人不止一两个,而是上百个,如果一一查清,只会动摇军心,于是他一封信都没有拆开,只是付之一炬,全部烧毁,从此他的兵卒都死心塌地的跟他了。曹操也是一位文学家。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在《龟虽寿》一文中更是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样的豪情壮语。
当然,曹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有作为的军事家,在诸多战役中大获全胜,特别是官渡之战,至于赤壁之战,我想杜牧说得很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不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也有一些缺点:他太多疑,以至于误杀吴伯奢;他太自私,“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的功应大于过吧,他理所当然应是一位明君。
在当今社会,有谋略、有才华的人固然很多,但大多都是等待伯乐来发现,渴望像诸葛亮一样有人会赏识,会成就“三顾茅庐”的佳话。但这是理想中的生活,现实毕竟是残酷的,是处于激烈竞争中的,这需要我们能像曹操一样,敢于勇立潮头,劈波斩棘,去开创自己的事业,成就人生的功绩。虽然,我们不能成为帝王将相,可努力了、付出了、奋斗了,可以让人生无憾。如果千里马只是骈死于槽枥之间,不自己尝试走出去,那人生的价值也就没有体现的舞台和机会了。
我欣赏曹操,欣赏他敢于冲破束缚,欣赏他有勇有谋,我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样,展现自己,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生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辉。
写曹操的作文篇2
早上,刚起床,发现有个人在镜子面前打扮。我睡眼惺忪地在背后拍了一下他,当他转过身来的一刹那,我彻底醒了——“居然是曹操”!这五个字几乎全是用喊的。曹操大人也着实被我这一喊,呆若木鸡。
我满脸疑惑地瞪着他,“你怎么在这里?”“寡人刚想洗漱,发现到处都怪异得很,只发现这家伙里头有寡人,还好,寡人还在!还好!”他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倒是把我逗乐了,有趣!有趣!“说曹操,曹操到。”管他老人家是怎么来的。“不是英雄,不读三国。”我今天可要当一回英雄,带一位真正的英雄,狐假虎威一番。
“走走走,我且带丞相大人巡查这大千世界!”
“什么?”他满脸狐疑,我生拉硬拽。
多说无益,我也是出于无奈,你让我怎么跟他老人家解释现代吗?我一意孤行,只想引他往外走,“我们边走边说,边走边说。”
“哦,对了,你穿战袍去有点别扭,还是先换身衣裳吧!”人家定会以为唱京戏的,还来不及换下戏服,就被我这小子强行带来逛大街了。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啰嗦,一心要那荆州!”真是“曹操到,唱曹操。”我们走在大街上,冷不丁,路边的店里就响起了林俊杰的《曹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曹操一听愣了半晌,继而不停地追问,“这唱的是寡人吗?”“是!”我高兴地回答,他一听,大概觉得被冒犯,不乐意了,胡子直翘。
我的让他见识一下,带他去了电玩城,教他玩玩现代版的“火烧赤壁”。果然,他被“火烧赤壁”游戏的情节彻底惹恼了,“建安十三年(208年),寡人亲征,带领20余万大军,志在荆州。若不是诸葛亮、周瑜联合跟寡人玩阴谋诡计!”我看老曹那个义愤填膺啊,突然可以理解他的心病是怎么落下的,历史面前,说不清对与错,心疼,心疼。“丞相想当年有那么多辉煌战绩,息怒!息怒!”看他稍稍平复一些,我又觉得好不容易碰见一回曹操,我的看法也必须得说:“但是,这一战你可真是输给了周瑜和诸葛亮的才智啊!你想,你带20余万大军,人家孙权、刘备,拢共带来5万。你的可是精兵强将,弓箭船只一应俱全,人家的兵马武器基本靠拼拼凑凑。若不是你大意了,若不是人家观天象审时度势,想出这万无一失的好计谋。再说了,兵不厌诈,兵法上说了!”还没让我讲完,老曹确实已经气得脸色煞白,真成京戏里的曹操了。“汝等小儿,怎敢造次!”大喝一声,扬长而去!
再看我,一副想要抱头鼠窜的造型,原来压根没醒,是做梦呀!《三国演义》里,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位曹操大人了。有人说他奸诈,我觉得不全是,要不,周瑜、诸葛亮岂不比他还狡猾?有人说他心胸狭窄,我又觉得不公平,他不是还有许多英雄豪气在吗?有人说他过大于功,我也觉得不地道,虽然赤壁之战是他吃了败仗,但不是这样,还没有三国鼎立了呢?那哪来《三国演义》呀?有人说!也许他是三国里,最最难给出评价的那么一个人物,可是,我觉得没有关系,曹操就是曹操,罗贯中笔下独一无二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写曹操的作文篇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这悲壮的三国里,涌了了许多杰出英雄,然而一个杰出的奸雄也应运而生――曹操。
其实,曹操是不坏的,列位呵,您若想听,请听吾一一道来。曹操坏是《三国演义》带来的,《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史实,其实大多情节是虚构的,如孔明借东风、骂死王朗、玉泉山显圣……而正史《三国志》是晋朝陈寿所著,深奥难懂。这样一来,通俗的《三国演义》自然被接受。况且,罗贯中先生有政治倾向,他拥护刘家,反对曹家,如“汉王正位续大统”,说明的就是刘家的人才能当皇帝,异姓之人不能问鼎。
再说说《三国演义》书中被雪困住一直称为有仁者之风,帝王之分的刘备,其人比曹操如何?差矣,其人有三劣也。一劣,此人无忠无信,他先投刘焉后背之,投曹操,后背之,后投袁绍,后又背之。足见此人品行恶劣,无忠无信也。二劣,不义,吕布曾辕门射戟助他,后布被曹操所擒,刘备却落井下石,说:“公不见董卓,丁建阳乎?”难怪吕布在行刑前大呼!“无义的大耳我……”三劣,无才,刘备在未得诸葛亮时,屡战屡败,后来有了诸葛亮才所向披靡,在伐吴一役中刘备不听诸葛亮之言,结果损失惨重,在白帝城里一命呜呼也!而曹操呢!他年少时,自制五色棒打违法乱纪之人,不畏权贵。当时大太监之叔父就是被曹操打死的,还曾想为民除害,假借献刀之名杀董卓,可惜,未能成功。
他不计前嫌,当年,曹操攻打袁绍,袁绍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大家都认定曹操会输,纷纷写信投城,到后来,打败了袁绍,见到了那些信,曹操并没有处罚他们,也没有处死他们,而是叫官员们来看自己把信烧毁,那些官员们见到曹操如此宽宏大量,都下跪认错,曹也原谅了他们,这就是“将军肩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他才能卓越,平汉中,伐袁绍,擒吕布,灭张绣,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没像别人一样称帝,而是迎回汉献帝,用心力维持着行将就木的汉王朝。
威镇八方,他死前连刘备、孙权都不敢称帝。曹操还是一个出色文学家,写过《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等磅礴大气的传世佳篇。虽然他被名士许劭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是我也要为曹操竖起大拇指,大叫一声:“千古奸雄也风流”。
写曹操的作文篇4
汉末官渡之战是关系到北方统一的关键战役,曹操在兵微将寡、军需补给困难的情况下重创袁绍,一战奠定北方统一的基础,迈出了魏武挥鞭中最有力的一鞭。为什么曹操最终胜出呢?往事越千年,官渡正上演。汉末自董卓之乱以来,关东军阀互相吞并,在北方形成了袁绍和曹操最强大的两股势力。建安四年春(199年),袁绍以田丰、沮授、逢纪、审配、许攸、荀谌为谋士,备步兵十万,骑万匹,陈兵黄河北岸,准备伺机灭掉曹操。曹操在官渡前哨战中虽然击毙了袁绍的大将颜良和文丑,但袁绍仍然凭借强大的军力,把战线强推至官渡北面的阳武,形势对曹操非常不利。
许攸向袁绍献计,偷袭曹操的大本营许昌,袁绍不纳,许攸转投曹操。曹操纳许攸之计,亲率骑兵五千,火烧袁绍的粮仓乌巢。袁绍派张郃、高览袭击曹操,二人反而投降,袁军顿时溃败,袁绍仅带着八百骑兵逃回邺城。两年后,袁绍病死。七年后,北方底定。曹袁对决,《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军兵力还不到一万,而且伤者十之二、三。现代诸多历史学家,如范文澜、张传玺、朱绍侯皆明言曹操以一万人破敌。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认为不可信,并给出了三点依据。于是乎,《三国演义》说曹操率七万军迎敌,极有可能是真实的反映。再看袁绍兵力。袁绍兵力记载比较属实,历来都认为是十万兵,但袁绍投入官渡的兵力也不止这个数。袁绍战败后,曹操曾坑杀八万之众。袁绍其余士卒“闻绍在,稍复集”。加之逃亡士兵,其总数接近十五万。袁绍的兵力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就经济而言,袁绍则压倒曹操。荀谌曾言:“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又有:“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曹操迎献帝之后,虽实行屯田,但仍旧连年征战,不得喘息,以至于官渡会战之时,粮草居然捉襟见肘。就人力物力而言,袁绍仍旧占据优势。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汉末的主战场,也是遭到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而该地区正是曹操统治的核心区域,区域内四处可见“多所残戮”、“数百里中无烟火”字样。
袁绍出自四世五公,且少有抱负,又结束了东汉宦官掌权百年的局面,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光辉的正面形象。十年奋斗,十年耕耘。他从一个渤海郡太守成为坐拥四州的头号地方势力,在官渡之战前,他是很完美的。如此袁绍,为何一战就退出历史舞台?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志得意满的袁绍听不进任何意见,要以个人英雄主义解决曹操及其群士。与袁绍相反的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表现出了一个杰出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的能力。官渡战前,袁军连续冲破曹军防线,直抵官渡。曹操兵微将寡,粮食严重不足,抗不了几天了。在此危急时刻,曹操主动向荀彧问策,荀彧给出的是坚持、坚持、再坚持。而当曹操得到许攸的献策之后,立即亲率五千骑兵火烧乌巢,摧毁了袁绍的粮食大本营。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把自己敢于用谋、敢于用险,沉稳干练,擅长发挥群策群力的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汉末自黄巾起义以来,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军阀混战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曹操以微寒起家,统一了北方,救治了四分五裂的社会,成为一个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伟大人物。官渡之战是魏武挥鞭中最重要的一鞭,这是他平日强大能量积攒的表现,正如曹操在官渡之战后说的那样:”向使臣退于官渡,绍必鼓行而进,有倾覆之形,无克捷之势。“
写曹操的作文篇5
你的历史始终笼罩着迷迷云雾,你身后踏起的烟尘,也似乎消失殆尽。难读你,这渗透着血腥味和墨香的矛盾的灵魂!
你爱才如命,但对才华高于自己的人,却是常常拿他们来开刀的。徐庶奔刘备帐下,略施小计,便让刘备品尝了一次胜利的滋味,你特别想得到徐庶,又听说徐庶十分孝顺,便假传书信,硬是把徐庶挖了过来。关羽与刘备、张飞失散,迫于无奈携二嫂归顺于你,你把吕布原用的赤兔马和一套新甲送给他,分封为汉寿亭侯,又赠予千金相留,后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你曹操也没有一句怒言,这些事都成了千古佳话。然而,与其相悖的是,荀彧为你出媒划策,多次助你决胜于千里之外,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他最终被你暗示,含恨自杀。华佗是一代名医,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但就是因为你心中忌恨,使得中国医学界的泰斗,僵卧在你滴血的铡刀下。这岂不是狡兔死,走后烹?你确实成就了许多人,孰不知葬送的人里,有多少是历史的遗憾!
你儒雅但又粗鲁、惨无人道。你的诗歌有一股帝王的豪迈,沉稳、岿然。《龟虽寿》、《短歌行》等诗篇风靡全球,其思想的精华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伴着历史的长河,以一种傲睨一切的姿态,征服了世人。你伟岸的气概,深入的人生思考,影响了不知多少代人。你的军事专著有十多种,其中《孙子略解》成了世界级的经典,让多少年后今天的军事家们都叹为观止。可谁又能想到,你还是那个时代一个赫赫有名、双手沾满鲜血的侩子手!黄巾军替天行道,为拯救天下倍受压榨的穷苦人民奋力前进,然落后的思想本质及勃大的野心支配着你,使你让7万多人转眼间从世界上永远地抹去了。宁总负人,勿人负我,你口出此等狂言,阿瞒呀,难道你就真的问心无愧吗?吕伯奢全家宰猪沽酒,却被你杀光了。你每占一地,几乎寸草不生,鸡犬不留,血流成河,残忍得令人发指。
英雄?奸雄?你矛盾复杂的人生历程,史笔难评。许劭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陆机则说你虽功济诸华,虐亦深,其民怨矣。曹操,等待吧,等待史学家的铁镐,一点一点去刨挖那段岁月。那时,一个完完整整的你肯定会出现在世人面前。
写曹操的作文篇6
这是一堂不寻常的语言课。
上课铃声刚响,张老师踏着大步,挟着薄薄的的讲义夹走进了教室。“今天我们讲《短歌行》。”他翻开讲义,颇有深意地推了推了眼镜说,“首先是知人论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曹操。”
我的思绪乘着历史的清风又回到了那个战火弥漫、硝烟四起的动荡年代,回到了东坡居士吟咏的赤壁旁,刘吴大败曹军,曹操败走华容道,回到了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宁让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这此故事我们早已烂熟于心,还讲他作甚?我兀自嘀咕着。
“今天我带大家了解一个不一样的曹操。”张老师说道。接着便在黑板上吱吱地写了起来,随着张老师的讲解,我对曹操的认识也逐渐全面而清晰了起来。
能臣?奸雄?
曹操的家族可谓是官宦之家,祖父曹腾是有名的宦官,这样的出身也影响着他,导致他幼年时不学无术,胡作非为。众人皆以为他将毫无出息,可是一位相士却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真是一语成谶,成年后的曹操先后镇压黄巾军,官渡之战大败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举统一北方,势力日益强大。然而,这样的一代枭雄,历史上却有诸多争议。多数人认为他作乱犯上,奸险狡诈,但事实上,曹操虽无关羽之忠义,却有不下于诸葛亮之智慧。他看透天下局势,顺应民心,虽称霸北方却不称帝。他知识广博,熟读经书兵法,火烧乌巢,烧得袁绍心惊胆战,烧得北方地动山摇。他的一生,蹉跎于沧海碣石之侧,闪光于浩瀚星辰之间。他的抱负,吞吐于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的豪迈之中。
军阀?墨客?
作为雄居北方的军阀,曹操虽为胜利不择手段,全无君子之风,但他不可不谓是一个思贤若渴、知人善任的明主。铜雀台旁,满腹读书才情流转于胸,汇成《短歌行》流传于世,诗中充盈着无法广纳贤才的忧愁与对贤才的渴求与迫切。他是立马于行军途中,也能七步成诗的自然歌者。乱世之中,顾不得儿女情长,参不透尔虞我诈,道不完心头如春水般愁绪绵延。他是鼎立三分天下的大军阀,更是慷慨激昂泼墨成诗的大墨客,是顶天立地的大枭雄。
曹操与三国那个时代早已长眠于历史的滚滚红尘,纷纷扰扰千百年后,一切又从头。但我们依然时时记起他们,记起那个动荡不安、群雄逐鹿的时代。
曹操的华丽转身也让我明白,在这个众说纷纭的时代,任何观点,任何事物,我们不能偏听旁信,而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全面思考,从不同方面批判性地看待和思考问题,从而帮助我们认清真相、看清前路。
写曹操的作文篇7
凡是度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武艺超群的吕奉先,或是智勇双全的赵子龙……然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一代枭雄,魏武大帝—曹操了。
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孩童,都无一不把曹操看作一个坏人,一个粉脸的奸臣来对待。但我却并不这样认为。《三国演义》的中心是“尊刘、反曹、贬孙”,因此曹操的一世英名在《三国演义》里不是只字不提,就是草草概述。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因此,很多人认定他必定奸诈无比。而我以为,这句话反倒能说明曹操的军事能力。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正因为曹操熟读兵书,会使用计谋,他才被称为奸雄呀!
曹操身经百战,用兵如神,无数英雄豪杰都曾败在他手下,其后许多大将又为他所用。他淮南困袁绍,下邳擒吕布,以绝对兵力劣势却能大破青州百万黄巾,又曾行刺董卓,其它战绩也数不胜数。再看刘备,一点军事才能都没有,最后还是败于军事上,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
曹操在文学方面也是卓有建树。他写出的《观苍海》、《龟虽寿》等名诗,词藻华丽,荡气回肠,流传至今,可以说曹操是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
曹操胸襟广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周瑜之手,以周瑜比曹操如何?周瑜爱才的方式就是“杀”,只要把“天才”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真是眼光短浅,量窄易怒,非英雄也。而曹操豁达大度,如:不杀攻击自己的陈琳,反而自嘲说陈琳檄文可治头风痛等等。
大家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也是不对的。首先,他并未称帝,还说“天下英雄何须以帝位自累”,所谓三国只是在曹操x后才出现的。而刘备却念念不忘此事:他有二子,一名封,一名禅,即天子祭天地之礼,说明他早就有意于帝位。其次,若曹操不在,天下不知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绝非假话,称帝的袁术,就是被他灭掉的。他对于“炎刘”实有大功。
我爱曹操,因为他的武功,因为他的文治,因为他的种种。作文
写曹操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