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的心得体会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篇出彩的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升,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升自我修养,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公平的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公平的心得体会5篇

公平的心得体会篇1

人人都喜欢购物,特别是女孩子十分喜欢卖东西,偶尔,男孩子也不例外。总去各种消费平台购物,购买一大堆的物品,等到卖家们寄货,快递员送货到家,自己收货,当收到一件又一件的快递时,拆快递是人生中一大趣事。认为拆快递很有成就感!

购物是女孩们的天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但唯一的缺点就是买东西不果断,当消费前重要考虑钱的问题。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绝对吃穿住行是不可避免的,是陪伴一生的。一副是显示一个人的品味,风格和地位的。因而,从衣品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多么有品味,地位和权利。如果他是穿得朴素又廉价的衣服,这说明他的地位有可能是不高的。如果他穿金戴银,很奢华的话,那他的地位很可能是很高的,一副,在普通人眼里,只要是穿着暖和,舒服就好,无需在饰品华丽衣着风格和今年流行的款式上纠结。

消费者往往在消费前纠结价格,纠结款式。其实,这些东西并不同区多考虑,区多思考,极少数的人不纠结这些,认为自己想要就买,想买就买的方式是对自己的慰劳,但有时候这反而全会成为一件坏事。当初兴奋又激动地或一不下心按了鼠标点击了购买,似乎是在发泄,但其实是在烧钱,在买之前,总得先看看合适不合适自己当前的年龄,合适不合适自己的性格,衣品。是说人不可貌相,但美貌还是不可缺少的。

消费的理念和消费观大多数人不会太去考虑这些过于繁琐的东西,但这些理念和观点确实是帮助你的,它会叫你如何正确的购买和消费,不会让你盲目的消费,盲目的购买。但如果太过于追究这些问题也是不好的,只要适当的,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去购买你所需要的东西就好啦!实体店的消费比网购是贵了点,但品质、质量是要比网购保障的多,实体店购买不会像网购一样纠结,因为实体店可以穿上试试大小合不合适,也可以挑选款式,服务员总是把最新款的款式,最流行的款式推荐给你,也许也会根据你的本身来帮助你挑选衣服。有些人在实体店试玩衣服后,先不着急买,记下样式,衣服的颜色,实体店的名称,去淘宝上一搜,便又成千上万一模一样的,价格从低到高依次排列的衣服任你挑选。这只人相对于现实来说是聪明人,用了聪明的方式,做了聪明的事,做对了事!因此现在的店面生意实在没有淘宝上的生意来的火了。比较淘宝上简单又方便,而且价格实惠,也可以砍价,最多都是平民价,对于一般普通的家庭来说,这点压力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购物消费时你首先一定要考虑你买好之后的感受,消费给人便利也给人带了快乐,消费不能盲目,我们要做个理智的消费者。

公平的心得体会篇2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普通人最不应该抵制高考,普通人最应该感谢的就是高考。

因为高考的存在,让很多人有了无限的可能,有了跳跃的机会。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两个家庭,这两个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穷,父母以农业为生,勉强养大几个孩子,孩子通过高考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进而改变了家庭的命运。

慧慧家里有三个姐妹,慧慧排名老二,前边还有一个姐姐,后边还有一个妹妹。

三姐妹家庭,在北方的农村,可是被瞧不起的家庭,用当地人的话说是:绝户家庭。

这个家庭不仅“绝户”,还穷,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靠着几亩田地维持生计。

慧慧姐妹三个人从小就被告知,想要走出这个封建落后的村子,想要彻底改变命运,父母是指望不上了,好好学习吧,听说外面的世界很广阔。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更乖巧懂事,因为她们选择的机会少,机会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三个姐妹的童年除了那些有趣的课本,就是土堆,几颗石子都能玩上半天。

慧慧的大姐是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给慧慧和妹妹都开了一个好头,两年之后慧慧顺利考上大学,之后慧慧的妹妹考上了重点大学。

慧慧的姐姐大学毕业回到了当地考了正式编教师,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慧慧大学毕业读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在大城市工作,慧慧的妹妹大学毕业直接进入了研究所工作。

如今这个家庭早就变了样,三姐妹出资给父母翻盖了房子,老两口虽然没有儿子,但是确实村子里过得最舒服的,偶尔被女儿接到大城市生活一段时间,成为全村羡慕的对象。

三姐弟家庭,同样是因为高考彻底改变了命运跟慧慧的家庭相似的,另外一个家庭中,前边有两个姐姐,老三是个男孩。

男孩子长相丑陋,个子矮小,皮肤黑亮,要什么没有什么。

这个家庭也是当地出了名的穷,父亲没有本事,地里忙的时候干农活,地里不忙的时候,出去打工赚钱维持生计。

父亲不苟言笑,母亲踏实勤劳,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家庭,养出了三个高材生。

老大老二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老三考上了一个普通的二本,但是研究生读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了电网工作。

原来的父亲不苟言笑,现在的父母见人就喜笑颜开。

这两个家庭中的慧慧和那个老三,曾经都是我们的同学,是真实的案例。

网上有人发声说,高考就是穷人的高考,甚至有一种论调是:富人家的孩子巧妙地躲过了高考到国外轻松镀金,回国后依然是风生水起,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苦兮兮备考,然后参加高考,试图通过高考来改变人生。

这种说法,抛开感情色彩不提,也不算不正确,但是我们要感谢高考,给了我们普通人机会,正是因为高考的存在,穷人的孩子才有机会走出底层进入到各行各业,大显身手,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普通人、底层老百姓最应该感谢高考,富人子弟有父母做支撑,穷人子弟只能靠自己,而靠自己最简单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走高考这条路。

不用等到孩子成年,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很多事情家长都无法主导孩子了。

如果孩子自己不想学习,心思没有在学习这件事上,不管家长如何逼,孩子还是学不会。

想要学习好,一定是自愿的,因为只有自愿,才能集中精力在这件事上,才能精准掌握知识点。

如果孩子产生了辍学的想法,或者是抱有一颗“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家长要做的不是逼着孩子学习,而是要放宽管制,最好把他丢到社会中去体验一下生存的艰难,体验之后,孩子就能深刻体验到学习是多么轻松的一件事。

当然了,如果孩子确实有做生意的头脑,丢到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价值,那放弃高考也未尝不可。

格局是自己要打开的,别人是无法替孩子做主的。

实际上,有很多有一些小聪明的人,辍学做生意,人到中年还是会感叹自己的格局太小,知识面太窄,学习能力太差,就是因为学生时代没有好好学习,才影响了现在的发展。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还是潜移默化的,如果孩子对高考产生了抵触情绪,首先要让孩子正确认识高考,让孩子真正明白,高考消除了阶级性,是这个社会最公平的存在,还要让他们知道,是高考给了普通人们无限的可能性,走过高考的独木桥,你将会遇到让你感到惊喜的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公平的心得体会篇3

今年,我国的消费者维权年主题是“让消费者更有力量”。在物质产品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商品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与此同时,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不法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也屡禁不止。我们未成年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小消费者,如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呢?

在校园生活中,我们去学校周边的小超市买东西时是否会注意一下商品的保质期限?也许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是“没有”,因为许多同学都没有这种意识。而你是否了解在每年的“3.15”打假时总会在周边小超市里查获很多的过期食品、假冒伪劣产品,还会责令周边不少没有卫生许可证和经营证的小餐馆整改?听到这些有的同学或许会吃惊,原来“打假”离我们那么近,而我们却常常将它忽略。

“让小消费者更有力量”不应该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应该养成维权的习惯。首先,应该宣传3.15打假相关信息。宣传维权不仅在校内,还可以通过志愿活动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社会上的人、儿童等易上当受骗人群。其次,应该练就一双能辨别真伪的“火眼金睛”。平时通过上网浏览信息或者听取维权讲座等方式学习辨别假货的方法。平时买东西要多关注保质期、合格证等。再次,当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通过正当渠道维权。最普遍的手段是与商家协商,要求赔偿或者退货。如协商不顺利,在校内我们可以通过校权益部进行维权;在校外还可向“消协”投诉,由协会负责与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协调,或提交民事诉讼,依据相关法律条例进行处理。

我们不能只在“3.15”的那一天才想起加入打假队伍,不能总是依赖媒体、政构。在“3.15”这一天替我们伸张正义。维权关系到我们的共同利益,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做出表率。只要假冒伪劣商品没有市场,不法商家就没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这样我们消费者就会愈加地有力量,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纯净。

我们未成年人也是一名小消费者,我们要做有心人,用法律来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只要我们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捍卫我们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就能阻止假货在社会上的肆无忌惮,就能让伤天害理的事减少发生,甚至不再发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6篇《2024公平守正安心消费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公平的心得体会篇4

二十一世纪,是个经济发展迅速,拥有先进技术的世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再有饥饿,现在虽然没有了饥饿可是人们又为另一件事而烦忧:怎样才能吃到绿色食品,健康食品而发愁!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不可忽视,它关乎人们的健康,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

有人会问:“那吃什么好那?”是呀!应该吃什么那?鸡、鸭、鹅中会有工业盐,蔬菜中会有残余的农药,饮料里会有色素,就连猪肉都被注水。我们还能去吃一些什么呢?应该去吃去什么?餐桌上的菜你还敢不敢吃?

电视上经常报道,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等。就连三鹿奶粉也被说是“毒奶粉”有些不法商贩为了减少成本竟然用可以导致致癌的工业盐充当食用盐。这些致癌食品它们打着“廉价”的旗号,来销售给那些不知情的'人。虽然已经查封了许多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但是还有许多不法厂家没有被查封,危险还隐藏在我们身边!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虽然不能制止不法商家但是我们可以不去买三无食品,所以我们应当选择安全食品,有生产日期,有qs号等食品。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买东西前看看生产日期,选择有qs的食品那么就不会让不法商家有可乘之机!

2月6日,中国首次特别设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包括国务院29个部委中的15个。农业部、卫生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分工协作。

我相信每个人只要不被蒙骗,加上管理局的管理,不法商家就会不攻自破!

公平的心得体会篇5

今天,高考结束。此刻,1193万考生即将结束十多年苦读,放飞自我。

他们还不知道,高考这一刻将是他们一生中知识最丰富的时候,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富五车。今后,十年苦读的大部分知识都会随着时间而忘掉,只能在若干年后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依稀记得这道题哥们曾经也做过。

大多数考生将在三个月后走入大学,开始另外一种学习旅程。

高考,就是人生的第一个大路口。曾经的同窗将因为几分之差走入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大学,开启了不同的人生。分数就成了各自方向的车票,高考也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高考,是公平的。

人的一生很长,面临的考核、评比、选拔不计其数,但毋庸置疑高考会是其中最公平的考核方式。

无论你是来自大城市还是偏远山区,无论你家庭是富裕还是贫穷,无论你外貌美丽还是丑陋,无论你身高是高还是矮……总之,很多社会上看重的因素都体现不到高考中。在这场考试中,唯一的评价指标只有分数。也因此,往往高考中一旦出现考场作弊、考题泄露等事件都会第一时间牵动大家的神经。

很多人都质疑高考选拔制度的科学性,但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又很难提出更好的选拔方式。一张试卷考到底的方式的确很难全面评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更无法依据个性特长分类取舍,但是面对每年数以千万计的考生,终归没有那么多的“显微镜”,只能通过分数来选拨人才。4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套制度是基本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

高考,又是不公平的。

科举考试是我国持续时间最久的人才选拔方式。考生从白生开始,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环节,每升一级都要付出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这漫长的过程是需要付出巨大经济成本的,也因此,在中国古代寒门是难出贵子的。

今天,我国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90%多。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而普通本专科招生为1001.32万人,平均录取比例达到约93%,几乎实现了人人有大学上的美好梦想。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批考生出生在2009年前后,当年出生人口在1600万左右,也就意味着有500多万同龄人是没有机会参加高考的。

这部分人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家庭贫困,父母也没有上过什么学,如果没有好的学校教育,大概率会辍学打工。高考,对于他们来说连公平参与的机会都没有。

高考的另外一大不公平体现在地域上。如果考生出生在北京,他大概率会就读一所很好的大学。在北京,一本录取率为30.5%,而全国是12.43%;985高校录取率是4.29%,而全国是1.62%;211高校录取率为13.99%,而全国为5.01%;清华北大录取率9.13‰,而全国是0.72‰。即使大家做的是同一套试卷,如果考生出生在河南,要多考出几十分,甚至上百分才有可能和北京的考生坐在同一间大学教室里。

世间事难有绝对的公平。如果全国统一试卷、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分数线,谁上名牌大学、谁上普通大学,谁上本科、谁上大专,全凭分数,这会公平吗?恐怕也难。看似招考制度做到了绝对公平,但背后的教育资源公平吗?教育不发达的地方和教育发达的地方同台竞技,大概率还是教育发达地区考生录取率更高一些。

教育的公平归根结底还是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而教育资源的公平也离不开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撑。以北京为例,在海淀区学院路上就有十多家高校,其中不乏211、985和双一流高校,而这些高校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地方享受的诸多服务,的确离不开北京市政府和人民的支持。高校在属地增加招生名额也就成了一种惯例。

近1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化发展的阶段。201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409所。到2021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1年的26.9% 增加到57.8%。

各地加快了高校建设步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43所高校处于新建中,其中广东省就有14所。当然,教育投入是长远投资,建设一所大学少则少则十几个亿,多则几十个亿,要维持一所高校的日常开支也要几十个亿,没有财力的支撑是很难建好一所大学的。

高考结束,考生终于可以完全放松,体会到狂奔后放松下来的快感,而对于考生家长而言,填志愿、选学校又要提上日程,父母的辛苦似乎永远在路上。

祝福所有考生和家长心有所愿,愿有所成。

谈职业,聊教育,

一位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学者

只分享有思考的观点,结交思想的朋友。

欢迎关注、分享“未来新职业”公众号

公平的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繁星的心得体会模板5篇

《简爱》的心得体会5篇

春联的心得体会5篇

读书的1000字心得体会5篇

热门电影的心得体会5篇

打工兼职的心得体会5篇

入党的初心心得体会5篇

员工担当的心得体会5篇

公司总结的心得体会5篇

找资料的心得体会5篇

公平的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