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我们可以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分享心得体会可以激励他人积极学习和努力进取,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美术鉴赏课心得8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术鉴赏课心得篇1
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质。
“美是理念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物质感性世界不存在美或美的属性,美与某种超现实存在的神秘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紧密相联,由于这种精神实体的注入或显现,才使客观事物成为美的。
以前认为美术只是单纯的绘画作品,比如像那些水墨画、水彩画、油画和素描等。直到上了美术鉴赏课,才知道这只是狭隘的理解;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是现下的主流分类。
美术是一种富有内涵,表现形式多样,意义深刻悠远的艺术形式。课堂上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学会了如何真正的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跟着老师的思路的见解,我不仅领略到了大作的美还领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
中国传统的美术,水墨特色明显,表现的淋漓尽致。线条流畅,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讲究骨法用笔。这些都是对笔墨内涵的要求。徐悲鸿的《八骏图》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厂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齐白石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为表现出那种透视感,用虚实结合,简略得宜,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的线条,使纸上之虾看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力求深入表现它们的形神特征。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笔墨纷披,墨色浓淡干湿并用,苍茫简远,极富于变化。既形象地在现了富春山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
西方印象派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很多位大师,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其中莫奈的.《睡莲》在看似随意轻松的笔触中却将光线的美感,水面上自然漂浮的睡莲的温柔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睡莲》色彩十分丰富,但是所有的颜色在画面中都是分外的柔和和均衡。仅仅是描绘莲花的颜色也是随着光线和环境的影响而色彩变化多端,让人虽不能一口断定是什么颜色的睡莲,但是却又觉得那些娇艳的睡莲就近在眼前。甚至是那些捉摸不透的笔触都好像在描绘着莫奈当时对池中睡莲的喜爱。湖中的倒影和湖面上的睡莲看似都是有色块堆砌而成,却疏密虚实相得益彰,让人一目了然却又回味无穷。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我喜欢他那绚烂的色彩,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通过学习美术鉴赏课,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学到了专业课理论知识以外的东西,这门课培养了我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让我可以更加细致的观察生活中的美。更加坚定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美术鉴赏课心得篇2
3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小学美术教学研讨会,受益匪浅,对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深感不枉此行。美术教研会在温岭四中举行,开设了三节公开观摩课,一节名师讲座。通过观看公开课特别是听了老师和教研员们对公开课所作的评价后,我对美术课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就像教研员说的,我们今天的课不是经过层层评选选出的最拔尖的课,但是能站在这里讲课的老师肯定有他的独到与过人之处。对于课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一节是xx老师的`《肖像漫画》。这节课教师使用了直观式教学,陈老师一开始画了一个肖像漫画,让学生来猜一猜是学校里的哪位教师。学生通过肖像的特征,马上猜到是本校的音乐老师。接着图片欣赏马三立老师的肖像漫画以及各个明星的肖像漫画,学生非常感兴趣。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好的开始自然下边就好说了,思路特别清晰。第二节是温岭五中王文雅老师的《韩熙载夜宴图》,采用猜地名的方式引入课题,走马观花的参观了故宫,以及八大展馆,书画馆,引出课题故宫的藏画《韩熙载夜宴图》,王老师这节课的材料准备非常丰富。课堂上出示了这幅长卷《韩熙载夜宴图》让学生在画面中找出哪一个是主人,通过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节,学生在画面中很快的找到了出现了五次的韩熙载。整节课内容很丰富,课件中还出示了陈逸飞油画作品《夜宴》和吴冠中的水墨画作品《夜宴》进行了对比,过渡很自然,让人们更有目的地去欣赏。最后王老师的结束语也非常的幽默。第三节是温岭中学的潘濒湖老师的《图像与眼睛》,课上有些问题的回答已经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提问范畴,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我想这与他们平时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如果平时在课堂上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很少的话,学生是不会练出这样的好口才的。有几个同学不但语言组织能力好,而且十分优美,听他们回答问题感觉像听广播员演说一样。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学生,有个别班级学生回答问题的特别少,像闷葫芦,也许就是因为太多时候老师替他们表达了,以至于他们说话的机会很少。
接着是评课,讲课教师谈了自己的思路,教研员蔡老师给予点评及鼓励,其他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建议。最后是李力加老师的讲座《想改变什么》,会上是以一个“蒙面游戏”开始,讲述了艺术家的创作,眼睛可见的是形象,不可见的是思想,那是艺术家的思想,是他的创意,那是他带给大家的不可思议。
通过此次美术教学研讨会,我们学习到了先进经验,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无疑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美术鉴赏课心得篇3
短暂的美术鉴赏课程就这么告一段落了,我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本学期,我选修了“美术鉴赏”这门艺术学科。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从小就非常喜欢美术方面的东西,对这些看似神秘的艺术形态十分好奇,很想从这课程当中得到一些艺术的知识与熏陶。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不仅可以学到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对我们的性格、感情、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培养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艺术素养以及人文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这几个星期的短暂学习,我收获良多。美术鉴赏使我开阔了眼界,也使我领略到了美术领域的独特魅力。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生活内容无比丰富,但对每个儿人来讲,不管他如何见多识广,也不可能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然而,借助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却可以使我们形象地接触到许多人生与经历远远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
在美术上,我国发展的尤为迅速,从古到今,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描写的是淋漓尽致,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的。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上海世博会上看到的《清明上河图》。由北宋的张择端费劲精力所作的一幅惊世之作。我驻足在这幅唯美的画前,被它的美丽与精致所深深得吸引住了。
回家后我在网上还有一些文献上查找了很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资料,了解到《清明上河图》为绢本、淡设色,高厘米,长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继承发展了中国古代风俗画,更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时期,首都清明时节郊区、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城内建筑和民生的繁华景象。
?清明上河图》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北宋年间的卞京,城内河流贯通,交通发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略的看一看,杂乱无。细细的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等。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景色的。河上来往的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快要撞到桥上了,这一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张择端将其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其生活气息。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第一、内容丰富。《清明上河图》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清明上河图》中画有八百一十五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业,饶有无穷回味。
美术鉴赏课心得篇4
美术鉴赏,老师授课的方式与多数老师一样,ppt作品展示,这种授课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它的乐趣与浪漫同时也是任何学科都无法媲美的。经过这一学期的相处和学习,在美术方面,我也略有所知,了解了美术的发展史。同时知道了许多美术方面的伟大的作家,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历程。
美术鉴赏课,一堂可以让自己完全放松的课,喜欢老师的讲课方式,喜欢老师的平易近人以及她的温柔,最重要的是,老师总是以愉悦的态度对待我们,没见她发过脾气。通过学习美术鉴赏,我也慢慢的学会了欣赏美术,在美术鉴赏学习中,我紧跟着老师讲课的步伐,通过对不同美术作品的欣赏,也渐渐的感觉自己还有那么一丁点的美术细胞,自己也稍微的有点成就感。
美术鉴赏课堂上,老师通过不同的方式,深入地介绍美术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表现美,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感觉到美术的乐趣。
一直都觉得,直到现在还是这么认为,美术很深奥、很有内涵、很专业,像我这样的人事没办法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其实我也挺喜欢美术的,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呼吁全国人民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积小胜为大胜,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我喜欢它。美术就好像是一种符号,它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美术是一种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也是表演的艺术。在美术鉴赏活动中不但可以看它的变化,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了解美术表现的方法手段,同时老师也注重培养我们对美术情感的辨别力、表现力以及理解力。
美术鉴赏课堂,老师讲授了许多美术作品,例如:梵高的。我国的民族美术可以说是艺术聚集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深刻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大家也都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族艺术,它们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老师也给我们说过:美术艺术是不分国界的,了解博大精深的美术艺术是一种修养,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美术鉴赏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我们在欣赏中提高,在比较中进步。其欣赏价值,文化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广泛地汲取人类一切文化成果中的养分,不断地拓宽我们的视觉的感受领域,是提高和完善我们美术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有时会让我们从精神上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美术世界。它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紧张的灵魂有放松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我们心灵的归属。
所以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美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美术鉴赏课心得篇5
走进大学校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由于美学的复杂性,所以当时全世界对美的本质没有一个定论,而是众说纷纭。其中“美是生活说”是东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质。
“美是理念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物质感性世界不存在美或美的属性,美与某种超现实存在的神秘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紧密相联,由于这种精神实体的注入或显现,才使客观事物成为美的。
以前认为美术只是单纯的绘画作品,比如像那些水墨画、水彩画、油画和素描等。直到上了美术鉴赏课,才知道这只是狭隘的理解;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是现下的主流分类。
美术是一种富有内涵,表现形式多样,意义深刻悠远的艺术形式。课堂上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学会了如何真正的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跟着老师的思路的见解,我不仅领略到了大作的美还领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
中国传统的美术,水墨特色明显,表现的淋漓尽致。线条流畅,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讲究骨法用笔。这些都是对笔墨内涵的要求。徐悲鸿的《八骏图》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厂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齐白石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为表现出那种透视感,用虚实结合,简略得宜,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的线条,使纸上之虾看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力求深入表现它们的形神特征。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笔墨纷披,墨色浓淡干湿并用,苍茫简远,极富于变化。既形象地在现了富春山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
西方印象派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很多位大师,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其中莫奈的《睡莲》在看似随意轻松的笔触中却将光线的美感,水面上自然漂浮的睡莲的温柔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睡莲》色彩十分丰富,但是所有的颜色在画面中都是分外的柔和和均衡。仅仅是描绘莲花的颜色也是随着光线和环境的影响而色彩变化多端,让人虽不能一口断定是什么颜色的睡莲,但是却又觉得那些娇艳的睡莲就近在眼前。甚至是那些捉摸不透的笔触都好像在描绘着莫奈当时对池中睡莲的喜爱。湖中的倒影和湖面上的睡莲看似都是有色块堆砌而成,却疏密虚实相得益彰,让人一目了然却又回味无穷。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我喜欢他那绚烂的色彩,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通过学习美术鉴赏课,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学到了专业课理论知识以外的东西,这门课培养了我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让我可以更加细致的观察生活中的美。更加坚定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美术鉴赏课心得篇6
美术鉴赏学习心得体会我小时候就比较喜欢美术,但这种喜欢并不意味着我对美术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我只知道美术会给人美的享受,让人完全沉浸在其中。当然了,前提是你喜欢它。原本以为美术就是指画家的画作。比如像那些水墨画、水彩画、油画和素描等。直到上了美术鉴赏课,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从这个狭隘的概念中走了出来,真正走进了美术的世界,也才真正认识到了美术的博大和内容之丰富。美术一词被我所理解,也正是上了美术鉴赏课以后。下面我就来谈谈对美术鉴赏课的感想: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情色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美术鉴赏课走进大学校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第一:美术鉴赏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鉴于此,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已经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大学生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大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鉴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我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三: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美术鉴赏对美和艺术增进理解,无疑对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第五:美术鉴赏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通过鉴赏不仅使人视觉愉悦、心情舒畅,更在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进而使人产生联想。因而,当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管是遇见那些赏心悦目的写实作品,还是一些现代派艺术家的抽象作品,都会使我们获得一种喜悦与满足。对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也更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
总之,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美术鉴赏课的开设,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发展大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培养文明合格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术鉴赏课心得篇7
转眼间,我已渡过了七年的学习生涯,今年9月我也要上初二了。
在这七年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但最能影响我的还是美术这一门吧!
我从小就爱好美术,幼儿园时就已经开始接触它,学习它,当时老师都说我很有美术天分。我有没有美术天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很喜欢美术。
虽说如此,可是还是有许多人都反对我学习美术,他们都说学美术没用,应该学习英语这类有用的科目,将来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不过,我坚持自己的主见,坚持自己的'理想,我相信我将来一定靠美术而扬名立万,使那些看不起美术的人刮目相看!
说实在,美术对我的影响真的很大。可不是?因为美术,使我变得更有气质;因为美术,使我的内心变得安静;因为美术,使我变得更“美丽”。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是老师“御用”的美术科代表,至今从未中断过。可是就有许多人跟我说“做美术科代没用”“做美术科代好惨”之类的话,但每次他们这样说,我就当是一阵风从耳边吹过,我也并没有去反驳他们,因为我想用我的行动去证明做美术科代一点也不可怜!
从老师任用我那天开始,我便很努力,很用心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事情,并以身作则,给同学做榜样。终于,我成功了,我成功征服了同学们的心,让他们对我这个美术科代刮目相看。从那时起,只要提到“美术”,大家都一定会想起“陈莹”。我并不是在炫耀些什么,我只是证明我“成功”而已。
同时,因为美术,使我内心变得无比安静:记得有一次,我心情很糟糕,动不动就向别人发脾气,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当我回到家,拿起那支日夜陪伴我的画笔时,我的心开始变得安静,慢慢地,我便沉醉在画画之中,最后当我的作品完成时,我也变得阔然开朗。
是美术改变了我,是美术使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我想在不久的将来,美术将会影响我的一生!
美术鉴赏课心得篇8
在会产中参观了约3个小时,收获很多。虽然,以自己的鉴赏能力,还不能真正地透析作品的本质意义,但多多少少能凭自己的想象,与画面结合,阐述对自己作品的理解。我想,这是一种进步。
在诸多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意大利的艺术作品。鲜艳饱满的画面颜色,与时俱进的作品主题,深刻内敛的表现手法,精致的布局,皆让人印象深刻,驻足欣赏。 其中,《马林可尼》、《遥远的马林可尼》这两副组画令我印象很深刻。“看人看脸,看脸看眼,看眼看神。”透过两幅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一幅是婴孩时期,一幅是青少年时期。婴孩时期孩子的眼睛清澈透明,显得纯洁而对世界充满了憧憬;长大之 后的马林可尼,有着漂亮的双眼皮与精致的面庞,眼神中表达着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另外,此次展出,我看到了中西艺术文化的`交融。当代中国艺术家借鉴了西方的绘画艺术,结合中国特色和个人特点,创造出心的画风。如杭州画家方免衰,受著名书画家陆维建的影响,研习东方绘画,并在80年代初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得到西方美术教育,创造了“乱线画”。他的画一中国画的灵魂线条为核心,随意涂写,利用色彩线条的纵横交错来营造形象。
近看抽象,远看具象。画家米蓝尼的作品也很独特。他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布局出一个乡镇的各种建筑物,画面紧凑而有序,颜色的选择温暖而令人感觉安静。除了美术作品外,在另一块展区,有许许多多的雕刻作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流连忘返。
总之,通过这次的参展活动,我拓展了见识,讲艺术欣赏付诸于实践。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很多。
美术鉴赏课心得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