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教案都是一个完善教学设计的机会,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连贯性,教师的教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春的教学设计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春的教学设计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视频一个;
2、溺水图片若干;
3、模拟溺水急救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看,图片里的是谁?他怎么了?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引导孩子观看动漫视频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小组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进行总结: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说案例,小孩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引导孩子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年龄小、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三、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要告诉孩子只有大人可以下水救人)
小孩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
孩子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孩子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教师详细讲解急救步骤: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夏季幼儿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夏季幼儿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第二步:控水。
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 话120送医院或者向附近的大人寻求帮助。
四、安全总结
1、孩子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孩子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不和哥哥姐姐等小孩去危险的池塘、江河、水库,不单独跑到危险的地方玩水。
五、活动延伸
请家长利用周末时间,查找书籍、上网等方式让孩子深入了解防溺水的知识,并编成故事。
春的教学设计教案篇2
教材分析:
5月24日,我在成飞小学四年级一班,上巴金名篇《海上日出》。
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的《海上日出》,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壮丽景色,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展示在我们眼前。结合时代背景,不难读出文章字里行间,作者对的大自然热爱,以及年少的他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海上日出时的不同景色。
学生情况分析:
上午拿到教材,下午开始上课。要求是 就本篇课文的内容,自己选择,随便上哪一部分,时间为20分钟,学生是否预习,抑或上过第一课时,只等精读课文?还是完全没有准备?……一切情况不清楚。手边没有教参书,没有四年级教学大纲,一句话:除了一张印得发黑的纸,(一起去的冯老师还问:你看得清楚不哦?第五段全是黑的....)我手上什么也没有,可想当时的感觉......
但是,既然是四年级的学生,一定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也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虽然是四川盆地内的孩子,缺乏对海上日出的直观感受,但是一定通过电视,图片,旅游等各种手段,有过间接或者直接的感受。所以,老师只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心捕捉作者的思路,体验作者的情感,充分发挥想像力,边朗读边在脑海里形成画面,便可以引导他们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
毕竟是比赛,为了追求尽可能的万无一失,我和冯老师决定,上第一课时。定下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20分钟)
1.随文学习本课3个生字,理解 "一刹那"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初步感受海上日出是一个伟大的奇观。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板书: 日出
师:来,读一读。(生读:日出,果然如金校长预料,毫无激情。)孩子们,你见过日出吗?(生:见过)在哪里见到的?你能描述一下日出的画面吗?
生:我在我的房间里见过,我的房间正对东方,很多时候都能看到日出。
师:真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孩子。你觉得日出怎么样?
生:很漂亮。
生:我也见过,在三亚旅行的时候,在海边看到过。
师立刻板书:海上
师:恩,你有幸看到过海上日出,真羡慕你,你觉得怎么样?
生:恩,恩,很漂亮。
生(纷纷说):我也看到过,我也去过海南岛……
师:孩子们,寂静的黎明,一只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驶向远方,这时,一个深红的圆东西从波澜壮阔的大海中跃了出来,啊!这就是……(指课题)生齐读:海上日出(有感情了)
师:多年以前,巴金爷爷乘船出海,就见过这么一次海上日出。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散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跟随巴金爷爷扬帆远航,驶入这波澜壮阔的大海中,去看一看……(再一次指课题)(生激情朗读:海上日出)吧!(板书:p75)
二、听读课文, 整体整知。
师:仔细听老师读课文,静心体会,海上日出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师范读课文,生勾画,标自然段。)
师:刚才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好多孩子还自己标出了自然段,看得出来你们平时就很会学习。现在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觉得海上日出很漂亮。
师:恩,看得出来你很会边听边想。
生:我觉得海上日出比较奇妙。
师:你确实用心体会了的!
生:海上日出很伟大!
师:哟,你的见解与众不同。你们谈的都是自己的感受,都谈得很好,那巴金爷爷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书上有一句话写出他的感受,找一找,勾出来。
生汇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师板书:伟大的奇观)
三、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真会学习!一下就找对了。孩子们,你也一定想看看这伟大的奇观吧?现在请你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生:自读。师巡视。将生字词板书在黑板上:扩大,镶嵌,重荷,一刹那。
四、检查自学情况:
五、
师:读完了吗?刚才老师发现这几个词比较难读,谁来教一教?
抽生领读,全班跟读。一刹那读成了平舌音。
师:仔细想想,这个字怎么读?
生改正,齐读。
师:谁知道一刹那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形容时间短,极快。
师:你的解释很精确啊,(生说:我刚才查了字典的。)真会学习!那你能读读吗?(生读,不够快)
师:有点快了,还不够。(一生自己起立读,还不够。)
师:想想,再练练,来,一起读读。(全班齐读,感情到位了。)
师:(指 重荷,一刹那)这两个词很难读,你们读的都很好,能读好词,就能读好句子,能读好段。找一找这两个词在哪一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全体拿起书来。
师:都这么有自信啊?(生笑:啊!)那好!全班一起读。
生齐读(通顺流利)
师:读得不错。刚才自学时,还有那些段你觉得比较难的,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的?
抽生读,
一生读4段,直射到水面上读成了一直射到水面上。
生:这句他读错了,应该是直射到水面上。
师:可见你听的很仔细,全班一起读读看,注意不要加字。
生齐读。
一生读5段,重围读成了zhong ,女生坐下时自己觉察到了,伸了一下舌头。
师:你伸舌头做什么?我觉得你读得非常棒,只是有一点小小的错误,改正过来就完美了。你知道那里错了吗?
生:应该是chong .
师板书在重荷旁边:我们再来读读这两个词。(生齐读)它们是…(生:多音字)好,拿出小铅笔,(看得出来梁老师教低端教久了。;_p)写在书上,今后一定不会再错了。
一生读2段。
(孩子刚刚读完,20分钟到了,设计的内容还剩下一个步骤:课文读得不错,说明大家都很会余曦,现在请孩子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讲了那些天气下日出的情景。引导孩子们找出2.3段写了晴朗;4.5段写了有云。)
教学反思:
因为是这样的情况下上的课,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更多的追求了稳。所以,整个大环节清晰,但是没有什么新意,加上不知道孩子事先的情况,将目标定在了初步感知上,显然目标定得不高。不过在学生自读课文的时候,我问了几个孩子:你读得真好 ,难道在家里预习过?孩子说:这是第一次读。当时就吓出了一身汗,幸亏幸亏。
下来之后再回想这20分钟,觉得在处理中心句的时候,应该加一个步骤,当孩子找出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之后,我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和 这是伟大的奇观。这两句话,让学生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这样处理,通过两个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能有更感性的认识。
春的教学设计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课本79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进位的方法。(连续3次进位)
2、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你会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吗?那老师出两道计算题同桌位的同学每人选做一题
24×4=??????????167×3=
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吗?(个别说计算方法后订正)
你知道我们在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你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出示主题图)
(1) 看图中是什么地方?(运动场)运动场上正在举行比赛,而且还来了很多的同学来观看比赛,那观看的同学坐在什么地方?(看台)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看台的布局吧?(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
(2) 看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要示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也就是示这个运动场的看台有多少个座位?
(3) 应该怎样列式呢?
8×634=????????????634×8=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8个634)
(4)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634×8=?(学生尝试、板书)
(5) 学生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对错)到底哪个算式才对,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6) 计算过程:
6?3?4?×?8?=5?0?7?2(人)
6??3??4????????????个位:8×4=32?向十位进3,个位上写2;
×????2???3?8????????????十位:8×3=24,24+3=27?向百位进2,十位上写7;
5???0??7??2????????????百位:8×6=48,48+2=50?向千位进5,千位没数字直接在千位上写5,在百位上写0。
(口答)
(7) 原来这个看台可以坐那么多人,那你知道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可以坐得下吗?
2.对比、归纳小结
(1)对比分析:
把例4与复习题的竖式进行对照,你能找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
“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算一算
1.236?×7=??????????127?×9=
先独立完成后口述过程(学生板书适当找错例进行分析)
2.p79“做一做”
自己读、审题分析各数量关系后独立完成。
3.p81练习十八第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由于进位的次数比较多,在计算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春的教学设计教案篇4
(一)初步感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有许多树叶和花,请你们来看一看、玩一玩,让幼儿初步感知。
幼儿有的拿着树叶玩耍,有的围着仙人球看,最吸引幼儿的是仙客来和灯笼花这两种特殊的花卉,孩子们围着它们讨论着。
2、在幼儿玩耍过程中,教师个别提问幼儿:你手中的树叶它像谁?
幼儿纷纷拿着手中的树叶,有的说像小船;有的说像弯弯的月亮;有的说像花瓣;有的说像圆形、椭圆形;有的像扇子等等。
(二)扩散思维活动:
1、教师提问:你玩的树叶像什么?这里的花有的像什么?
孩子们想象力丰富,有的说像牙签;有的说像缝衣服用的针;有的说像刺猬身上的小刺;有的说像大头针;有的说像心、扇子、小手等。幼儿扩展思维,展开想象,幼儿争抢着说出自己看到的花,有的说菊花像头发;有的说荷花像彩色的灯坠……。
2、教师发散幼儿想象还见过的树叶或花像什么物品?
幼儿说有的树叶像小船、月亮、箭、胡萝卜、圆形等等。
幼儿说出了有的花像美丽的蝴蝶;有的说像发卡;有的说像衣服上蝴蝶结、鸡冠、喇叭、太阳等。
引导幼儿活跃思维,发现两种物体的相似之处。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幼儿的创新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 创新想象和操作活动:
1、出示鸡冠花、梧桐树叶、郁金香、小手、酒杯、公鸡头等的图片。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发现两种物体的相似之处,发挥想象空间,找出两种相似的物体并进行粘贴。
本环节,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能将两种相似的物品进行正确的对应粘贴。
(四)创新思维活动:
1、教师:人们很聪明,他们通过观察物体的某个特性或本领,做了相似的发明。出示实物雨伞、小锯、钳子让幼儿观察,让幼儿了解这些东西是根据荷叶、小树叶两边的小齿以及螃蟹的大螯能夹住东西的本领发明出来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教师引导幼儿开拓思维,想象出还有什么物品是根据物体的某种特性或本领发明的。
本环节要让幼儿知道是根据物体的特性发明的用品或工具。
3、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做小小发明家设计发明来方便人们的生活呢?
请幼儿自己讲一讲要设计什么样的发明,是根据什么物体的什么特性发明的。开拓幼儿的想象空间,大胆说出自己的创新想法。
4、让幼儿绘画出想要发明的物品或工具等。本环节只让幼儿用几分钟的时间简单设计出自己的构想。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展示出来。
本环节让幼儿进一步开创思维,展开创新思维活动。
春的教学设计教案篇5
一、播放flash课件边讲述故事引题。
1、蚂蚁队长宣布要举行“爬爬赛”,需要我们帮助它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绳梯,给它们“爬爬赛”用。
二、幼儿探索单种材料的连接、变长方法。
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为蚂蚁做出各种各样的绳梯。
2、将做好的绳梯固定在铁丝上,绳梯的长度不能低于铁丝与地面的距离。
3、幼儿交流探索经验
①你是用什么办法,将它越变越长的?
②蚂蚁队长检验我们的绳梯。
三、探索多种材料的不同种连接方法
蚂蚁队长发现我们做的绳梯又漂亮又好用,你们真棒。但是你们的绳梯给蚂蚁爬爬时太简单了,没有难度。它希望我们做出特别的,爬爬时又有难度的绳梯。
1、幼儿尝试多种材料的连接变长方法。
2、幼儿讲述探索经验:你的绳梯给蚂蚁爬爬时有什么难度呢?
四、蚂蚁“爬爬赛”正式开始
教师播放flash课件,孩子观看,体验成功的喜悦。
春的教学设计教案篇6
丁丁当当
活动目标:
1. 能听到2拍子、4拍子的音乐节奏跟老师做动作。
2. 对音乐活动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手铃、脚铃人手一副。
2. 欢快且节奏明显的律动音乐磁带一盒。
托班课本的教案-开心宝宝,
3. 请大班幼儿排练简短的舞蹈。
活动过程:
哦托班课本的教案-开心宝宝1. 大班幼儿戴着手铃、脚铃跳舞,幼儿欣赏,可跟着拍手或扭动身体。
2. 给想要参与的幼儿戴上手铃、脚铃,让他们跟随大班
>幼儿一起跳舞。
3. 请大班幼儿把自己的手铃、脚铃送给弟弟妹妹,并帮助他们戴上。
4. 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请你跟我跺跺脚,一二三,跺跺脚;请你跟我转转手,一二三,转转手),边做动作。
5. 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一起随节奏做动作。
春的教学设计教案6篇相关文章:
★ 英语教学教案8篇
★ 教学活动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