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应包含适当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大家都知道,教案是教师规划课程的重要工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五年级上册语文《珍珠鸟》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上册语文《珍珠鸟》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要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2、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珍珠鸟由“怕人”到“亲近”的变化过程,并探寻其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课题:珍珠鸟。
1、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生读课题)真好,再来一遍。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生再读课题)三个字有一个地方要停一停,在哪个地方?在珠字后面。生读课题,读出停顿。好的,再来一遍。珍珠/鸟,起!
当我们读这个课题时,脑子里一定闪现的出一种小动物?是什么呀?珍珠鸟。
2、课件出示珍珠鸟的简介和图片。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冯骥才收到朋友送的珍珠鸟之后,他有一段话直接写出了他的心情,是哪一段?哪一句?找到了就把这句话划下来。(真好!)除了这两个字之外,还有一个标点是感叹号。同学们,除了文字,标点同样能传递一份情感,这个就是“我”,(师随即板书:“我”)作者得到这一对珍珠鸟之后的心情,预备起——(生齐读:真好!)这就是“我”得到这对珍珠鸟之后的心情!(语气渐强)(生有感情再读:真好!)
真好的原因是?生齐读: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2、刚才我们“珍珠鸟”读好了,把“珍珠鸟”放在句子里读好了,现在我们把句子放到段落里去读,你就又有新的体会了。请你打开书,把第一自然段读一下,谁把第一段读好了,谁就读给大家听。
“我”为小鸟营造了舒适的温暖的巢,把他们放在笼子里,还放了一卷干草,从这段你读到了我对小鸟特别什么?“喜爱”(板书:喜爱),你就用喜爱的心情再读这一自然段。
3、读书一定要大声吗?读书一定要那么激昂、那么高亢吗?不一定,你看我们把词放到句子里,把句子放到段落里,我们现在把段落放到全文里去读,读全文的时候,恐怕你的感受就不仅仅是喜爱了,可能就会读出新的东西,悟出深的道理来。现在请同学们读全文,自己读自己的.,用心来读书。
4、把这个段落放到全文中来读,我们就发现,他不仅仅是喜爱,他还有深的意思。读了全文我才知道原来作者要说这个。什么?生汇报。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读出信赖。
5、指导读第14自然段,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爱吗?它依然可爱,甚至更爱,悟出了更深一层的道理。生齐读第14自然段。
第一位同学读书了喜爱,第二位同学读出了更深一层的意思,他说是信赖!(板书:信赖)反复读“信赖”。请大家看第14自然段第一句后面是个什么标点符号?(冒号)后面是冒号说明什么?(说明后面说的是一句话)。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生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随机正音“的”,范读:这个“的”要念轻声,美好的境界。(生跟读)真好!这冒号说明它是另起一行而不是另起一段,它的作用是什么?知道吗?不知道?写下来,强调!就写在这个冒号边上。
对了,就是要我们读者关注这冒号后面的内容,它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来!既然要我们关注,咱们就再把这个内容一起读一遍好吗?准备。
师引读: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生接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6、信赖是什么意思呢?此时不讲,读书看。珍珠鸟怎么就信赖“我”了呢?快速默读课文找到你认为珍珠鸟信赖“我”的部分,用“——”划出来。生汇报。(8、10、11、12、13)
7、我做了什么使这种怕人的鸟信赖“我”了呢?快速在课文中用波浪线找出来。生汇报
我为珍珠鸟做这些事,一切都源自什么?(爱)没有爱,哪来的保护呀?没有爱,哪来的不伤害呀?带着冯骥才老先生的爱来读珍珠鸟信赖“我”的段落。指导朗读)
用爱读8、10、11、12、13读完有什么感觉?(淘气)即使淘气,作者还悉心照顾他。小珍珠鸟为什么越来越信赖信我呢?我不仅不伤害,而且把自己什么都给了他,把他的喜爱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了他。我并不伤害他。(板书:不伤害)指导读13段,睡着了要轻声读。12自然段指导朗读,他陪伴我(板书:陪伴)。
8、父母再三的呼唤,他才进笼子。怎么进去的?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绿叶钻进去。为什么“要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绿叶钻进去”?比原来胖吗?刚一生出来胖不胖?怎么知道的?小家伙什么样的?7自然段。(指导朗读)珍珠鸟的嘴脚毛是什么颜色的?后背长出了圆圆的珍珠似的白点了没?我们叫他珍珠鸟。
9、刚才我们词语放到句子来读,把句子放到段落里来读,又把段落放到全文中去读。现在请同学们很有感情的把全文读一遍,要求有“三全”,全体读,读全文、全会读。自由高声读,指名读。
10、发出一声呼唤是真的叫了一声吗?是在心里呼唤。如果真的叫了一声就会怎么样?(把珍珠鸟吵醒)怎么样把心底发出的呼唤读好呢?“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美好的境界指什么呢?(温馨和谐的关系,信任,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爱)心底发出的呼唤。读最后一段。背
你看,养鸟居然还能明白一个道理,这或许也是作者想要发出这样一声赞叹的原因,他赞叹到——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师生齐读)
三、总结升华
这样美好的境界温馨动人,这样美好的境界无处不在。只要捧出一颗爱心,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画心)
五年级上册语文《珍珠鸟》教案篇2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合谐相处的基础。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出示组前导语)还记得这两段话吗?这段话告诉我们善读生活之书的人都会从中获得启示,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个人的生活启示,他们都可以称得上是善读生活之书的人。
还记得吗,第一个人是谁?他获得了什么启示?(詹姆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这样严格的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对,这是他在钓鱼的时候获得的启示,第二个人呢?(伊尔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对,这是他和父亲登塔远眺时获得的启示,第三个人呢?(许地山,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对,这是作者从花生身上学到的启示。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人的生活启示,这个人是?(冯骥才)在他的生活当中,曾经有一段时光是与一只珍珠鸟相依相伴,这段时光,他读懂了,而且用勤奋的笔写了下来,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这篇文章?(珍珠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作者)
二、初读感知
错字大提醒:
明确内容:快速朗读,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我”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
(1)事件:起因:朋友送“我”一只珍珠鸟;经过:“我”和小鸟越来越亲近;结果: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2)启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
质疑中心句:从刚才这两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前面的启示(中心句),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美好的境界”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探究内容
体会“美好的境界”
齐读第13自然段,这个画面为什么美好?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1)美好是因为珍珠鸟和“我”很亲近,落到“我”的肩头睡着了。(2)读出了珍珠鸟对我的亲近/信赖以及作者感到出人意料。
从哪几个词语中你读出了出人意料?
?明确】“居然”“竟”,如果把这两个词代入最后一句怎么代?(我轻轻抬一抬肩,它居然没醒,睡得好熟!竟还砸砸嘴,难道在做梦?)所以加了这两个词和去掉之后给人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让我们体会到“我”对珍珠鸟在“我”肩头睡着这一动作感到不可思议和出人意料。
为什么“我”感到出人意料和不可思议呢?
?明确】第二段单独成段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而现在却在人的肩头睡着了。
小结:所以“美好的'境界”指的是这么怕人的鸟居然在人的肩头睡着了,多么美好啊。
体会珍珠鸟对“我”的信赖和“我”对珍珠鸟的呵护
(1)刚才解决了中心句的“美好的境界”指什么,现在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为什么这么美好的境界是由信赖创造出来的?怎么回事儿?”(我们也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大家应该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来说说看,你认为是怎么回事儿?)
(2)好,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好,到底谁的更准确呢,现在快速浏览全文,用()出冯骥才是怎么对待珍珠鸟的句子,用横线画出珍珠鸟有什么反应的句子。
(从冯骥才对待珍珠鸟的这些句子中你能读出什么来?--呵护/照顾(板书:我,呵护/照顾))
在冯骥才的呵护下,珍珠鸟又是怎么反应的?找到了这几句
(从这8个句子中,你能读出珍珠鸟的什么变化?--越来越信赖,越来越亲近,胆子越来越大,珍珠鸟和冯骥才的距离越来越近,最后零距离。(板书:信赖))
(3)在课文中这些句子是不是这样呈现的?先集中讲冯骥才怎么对珍珠鸟,再集中呈现珍珠鸟怎么对待冯骥才,是这样吗?
?明确】不是,是穿插夹杂在一起的。先写一句冯骥才,再写一句珍珠鸟。
(过渡:为什么这样写,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下面我们来展开对话,相信通过对话,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刚才的为什么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也就迎刃而解了。对话的时候要根据我作出的变化而相应的作出变化,这叫什么?随机应变。)
师生分角色对话
(1)师--冯骥才;生--珍珠鸟
师:我是冯骥才。(请集体作出反应)
生:我是珍珠鸟。(注意节奏,要尽可能舒服)
师:我把你们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蒙盖在你们身上。
生:我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轻松自在了(这就是随机应变,把人称从“它们”改为“我们”的请举手,你们现在就是珍珠鸟。)(注意腔调,不要一字一顿,再来)
师:我很少扒开叶蔓瞧你们。
生:我们便渐渐……瞅瞅你。
师: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你们。
生:起先,我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来回摇动。(越来越好了)
师:我不管你。
生:这样久了,打开窗子,我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渐渐我胆子打了,就落在你书桌上,先是离你较远。
师:我不去伤害你。
生:我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你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
师: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生:我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的响声。
师: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地享受着你们这些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生:我完全放心了……笔尖。
师:我用手抚一抚你们那细腻的绒毛。
生:我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你的手指。
师:我是冯骥才。
生:我是珍珠鸟。
师:我就是这样的冯骥才
生:我就是这样的珍珠鸟。
师:我就是这样呵护你们的冯骥才
生:我就是这样信赖你的珍珠鸟
师:我知道只有我付出对你们的呵护
生:我们才会信赖你(最后一句特别重要,我们再来)
小结:你看,前面的问题解决了吧,为什么美好的境界是由信赖创造出来的?只有人呵护鸟,鸟才会信赖人,人鸟之间才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不相信的话,我们再来,继续对话,还想对话吗?不要后悔。接下来,你们依然是珍珠鸟,但我已经不是冯骥才了,只是一个养鸟人,而且我对你们没有冯骥才那么好了。接下去的对话不用集体回答,想要回答的举手。
(2)师--坏养鸟人;生--珍珠鸟
师:我经常扒开叶蔓瞧你们。
生:我们经常缩在笼子的一角不瞧你,瑟瑟发抖,怕你伤害我。
师:我经常掀开叶片往里看,特别是添食加水的时候,经常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你。(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还赶出来吗,还赶想走出笼子吗,不管食物多好吃,都不敢吃了。)
生:我们连瞅你的勇气都没有。
师:有一天,我发现你们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我就拿着鸡毛掸子追赶你们。
生:我吓得四处乱飞,赶紧逃回笼子里。/飞出窗外、门外。
师:如果有一天我觉得空气有点闷,就打来了一扇窗。(现在还不举手的珍珠鸟,我估计是被我的珍珠鸟吓傻了,举手的同学脑子里肯定只有一个字)
生:逃!(两个字:快逃;三个字:赶紧逃)(举手的同学都是熟知兵法的珍珠鸟,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小结:如果我这样对待你们,我们的距离会越来越近吗?你们会信赖我吗?你们会在我的肩头睡熟吗?所以说,只有人呵护鸟,鸟才会信赖人,人鸟之间才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板书:美好的境界)
(过渡:感谢冯骥才,他通过细腻的描写让我们有了这样的收获,下面我们来看看冯骥才在对珍珠鸟的描写中,有什么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探究写法
快速浏览冯骥才描写珍珠鸟的句子,思考冯骥才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明确】排比:第8段:三个“一会儿”--淘气、顽皮、活泼、可爱。
动作描写:第8-13段--所以冯骥才写珍珠鸟主要是抓住?(动作)写的。从细腻的动作描写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珍珠鸟的活泼好动、可爱。
想象:“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说说怎么回事儿?仅仅是在写珍珠鸟胆子大吗?珍珠鸟识字吗?
都是作者的想象,表达了冯骥才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许多善写文章的大作家都很善于用这种独特的想象和独特的描写。比如老舍《猫》“小梅花”实际上是猫的葬脚印,但在作者眼里这成了梅花,也是作者想象,表达了老舍对猫的喜爱。又比如叶·诺索夫《白鹅》“官司”实际上指的是人与鹅之间的争斗,但在叶诺索夫眼里却是人与鹅在打官司,也说明了对鹅的喜爱。这些都是著名作家善用想象表达内心的喜爱。
五、课堂总结
所以我们要感谢冯骥才,用生动细腻的语言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人呵护鸟(动物),鸟(动物)才会信赖人,人和动物才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展示ppt图片,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照片、合影(配有背景音乐)
现在,我们对这句句子应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问题。这是文章的中心句,冯骥才在写这个句子的时候我们相信他一定是字斟句酌的,请问他为什么要在这句话中加上“往往”这个词,他想告诉读者什么?
五年级上册语文《珍珠鸟》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着重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
1、同学们喜欢鸟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有一个作家叫冯骥才,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对珍珠鸟。之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质疑。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2)读完后,想想有哪些不懂?
2、学生质疑。
教师及时梳理归纳。及时解决这些词语。
神气十足咂嘴细腻等
留下这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垂蔓”、“幽深”、“雏儿”、“不由自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意思。
三、再读、解疑。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理解“垂蔓”。从丛林入手理解“幽深”。
2、从含有“垂蔓”、“幽深”这句话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这对珍珠鸟的喜爱。
3、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可以看出作者对鸟喜爱的其它句子。
4、朗读这些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作者对珍珠鸟是这样喜爱,那么是否也喜欢它们的雏儿呢?顺势理解“雏儿”: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喜欢雏儿吗?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2、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
4、你能通过读让老师也喜欢这只雏儿吗?自由练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过渡:在课前我查找了有关资料,我了解到珍珠鸟是一种非常胆小的鸟,那么它怕我吗?
1、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2、小组讨论:(1)珍珠鸟怕我吗?为什么?(2)从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珍珠鸟对我是非常信任的?
3、出示描写珍珠鸟相信我的两个片断:(1)珍珠鸟站在书桌上,啄我写字的笔尖和手指。(2)珍珠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4、讨论:这两个地方,珍珠鸟对我的相信,在程度上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5、提问:对别人特别相信的.`能用课文中的哪一个词语来表示?(信赖)。
6、你能把作者对鸟的喜爱,以及鸟对作者的依赖之情表达出来吗?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依据老师的语言进行想象(教师配乐朗读第六自然段)。
2、提问:同学们,这样的情景美吗?美在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归结到人和鸟的心灵美)。出示填空:美在人对鸟的;鸟对人的;
过渡:看到这么美的境界,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唤:(学生接读)趁势理解“不由自主”。
3、同学们,鸟对人如此信赖,创造出这样美的境界。那么如果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会怎么样呢?(学生各抒已见,然后相机小结)。
4、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指板书学生齐读: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让我们彼此信赖,因为这样,我们的世界将更加美好。
板书:珍珠鸟
创造
信赖————美好的境界
五年级上册语文《珍珠鸟》教案篇4
教材分析
?珍珠鸟》课文以生动细腻、富有情趣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本课教学,将继续进行朗读、快速默读的训练,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方法,并继续进行概括课文大意的训练。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略读课文肩负着让学生运用已学方法学懂课文的使命,因此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最终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默读课文。
2、通过合作学习,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
3、读懂课文,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并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
领悟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文章内涵,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学习使文章流露真情实感的方法。
学生预习要求:
1、读课文,为14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查字典弄懂“垂蔓、斑斑驳驳、生意葱茏、瞅、细腻、眼睑、眸子、流泻”等词语的意思;
3、浏览阅读提示,给三个问题标上序号。
教师教学准备:
1、珍珠鸟有关图片
2、有关“拓展阅读”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家有没有养一些小动物呢?你和它的关系如何?相处的怎样?
(聊天交流,畅所欲言)
的确,小猫、小狗……很惹人喜欢,它们可爱调皮,有的甚至很通人性,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新的小动物(图片)有人认识它吗?
(珍珠鸟)
怎么认识的?
(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有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二、整体感知
是啊!珍珠鸟娇小可爱,生性胆小怕人,但它与自己的主人──作家冯骥才之间却发生了非同寻常的故事。大家想了解吗?请翻书自己阅读课文,同时思考:
假如你是一名摄影师,你会选择拍摄课文中哪些令你感动难忘的画面?
a、小鸟在生意葱茏的吊兰丛中自由生活;
b、小雏儿从叶丛间探出头来;
c、小家伙神气十足的.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大文豪的名字;
d、落在书桌上;蹦到杯子上喝茶;绕着笔尖蹦来蹦去;啄笔尖;啄“我”的手指;
e、小家伙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
三、研读赏析、质疑解难
1、刚才我们为珍珠鸟拍摄了那么多画面,不知你们感受如何、老师最喜欢的画面就是(插图),那么,从珍珠鸟的“怕人”到最后在“我”的肩头熟睡这只是个偶然或只是个简单的过程吗?珍珠鸟是如何转变的?
(怕人--胆子大了--亲近--完全放心、相信)
2、珍珠鸟最后变得那样的“胆大妄为”原因是什么?
(主人爱它们,给它们温馨的家。)
(主人尊重、理解它们,不伤害它们)
?、、、、、
3、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读读并理解:
a、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为珍珠鸟营造绿色安全的生活环境)
b、、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c、我呢,绝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水加食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d、我不管它;
e、我不去伤害它;
f、我不动声色的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在作者看来,小珍珠鸟蹦到他杯子上喝他的茶,蹦到他稿纸上绕着他的笔尖蹦来跳去,那是一份“情意”,一份回报作者友好的对待他们的情意。因此,他尽量不惊动小鸟,希望小家伙带给他的亲近能多些,再多些。)
g、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了它;
h、我轻轻一抬肩
4、朗读
四、总结延伸
人鸟相亲相依的情境,是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这种信任是无价的,也是最感人的,人的存在让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平添了许多乐趣,其实,任何人何尝不是这样呢?学会尊重,学会关爱与理解,我们的世界、生活将会是另一番美好的境界!
(根据时间情况,分享“心灵感应”故事)
五、作业布置
1、分发故事,写出感受(读后感)
2、积累优美词句
五年级上册语文《珍珠鸟》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待”。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与交流感悟相结合,联系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2.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3.抓住作者赢得珍珠鸟信赖的原因,感受作者与珍珠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鸟语倾听,诗歌引读。
1.鸟语倾听。
让学生欣赏一段鸟儿清脆悠扬的鸣叫声。
2.诗歌引读: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儿吗?林间欢飞的鸟儿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与鸟有关的文章《珍珠鸟》。(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冯骥才,他曾养过一对珍珠鸟,鸟儿给他带来的生活乐趣。你们想了解一下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吧。
二、初读课文,直击信赖。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待(dài)(对待)(招待)(待遇)
(dāi)(待一会儿)
2.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读后指名交流。
3.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简单了解珍珠鸟是一种怎样的鸟。
外形: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背后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个性:胆小,是一种怕人的鸟。
4.作者通过自己和珍珠鸟交往的经历带给你什么启发?(“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文章的内容只要求学生粗知即可。学生读文、交流的过程,既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梳理,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又由鸟的外形特点、鸟的习性,引出人与鸟之间相互信赖的话题。
三、品悟“我”是如何赢得信赖的。
(1)这种怕人的鸟,怎么会变得不怕人?
(2)“我”是怎样逐渐赢得珍珠鸟的信赖的?
(3)默读课文,画出并体会相关的内容。
2.学生交流并找出“我”精心呵护、照料珍珠鸟的语句。
(1)悉心照料:
“我把鸟笼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2)尊重:
“我很少扒开垂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3)宽容:
“我不管它。”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4)关爱: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
从作者的这些行动上,你又读懂了什么?对“信赖”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3.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同学们交流蕴含着作者爱鸟情感的语句。
四、雏鸟对作者的信赖。
(1)作者这样关爱鸟儿,鸟儿有什么反应呢?
(2)珍珠鸟与“我”的关系有了什么变化?
2.学生交流反馈。
(1)四周——屋里——桌子上——肩上
(2)开始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赖“我”
设计意图:
简单地感悟鸟对人的信赖,为后面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作准备。
3.从刚才的句子中,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预设:淘气、可爱、活泼。
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找出这些的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预设:“小脑袋、小脑袋探出来”等词语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
设计意图:
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情感。
5.想象交流:这可爱的小家伙从一开始怕人到最后完全信赖人,还把“我”的肩头当作了?
(它舒适又温暖的.巢;它软软的小床;温暖的港湾;树干……)
五、总结升华,体会“信赖”的含义。
1.望着这和谐的画面,感受着鸟儿亲近的情意,作家不由得从心底流出这样的感慨——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学生交流。
3.总结升华:信赖,就是尊重、理解、宽容。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和谐美好的境界。世界万物共生长,应以诚相待,和谐共生。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下,由怕人到与人亲近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并由此拓展到生活,延伸到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六、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写出感受。
2.用本文学到的写法写一个状物的小片段。
五年级上册语文《珍珠鸟》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