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实施过程为教师提供了反思和改进的宝贵机会,教案为教师提供了多种应对策略,确保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淘一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纸玩具教案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纸玩具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读课文。
3、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4、把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认11个生字。
2、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具与学具】
挂图 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题
1、看图说话。出示课文的第一幅图:
⑴ 说话:
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
⑵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⑶ 板书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2、齐读课题:
设疑:
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 初读课文
1、学生默读,自学课文。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投影出示生字生词)
⑴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⑵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3、齐读生字、生词。
三、 朗读感悟
1、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干什么?
⑴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
⑵ 感悟句子:
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他这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⑴ 默读课文2~12段,画一画有关句子。
⑵ 感悟句子:
句子一: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他爸爸常年生病着,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为不能满足孩子心愿的无奈以及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等等。
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读这段话。
句子二: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思考:
抢在谁的前面说? 为什么要抢着说?用什么的语气、语速读男孩的`话?
⑶ 体会孩子的话:
带着自己的感悟读一读。
⑷ 体会妈妈的话:
从妈妈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理解富裕。说说它的反义词。
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这什么还指哪些东西?
小男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多懂事啊,此时妈妈的心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
⑸ 分角色读2~12段。
3、售货员听了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13~14段。
说说小男孩为什么不接受售货员阿姨的礼物?可以看出小男孩有什么样的品质?
4、售货员阿姨回家后又是怎么做的:
轻声读最后两段话,说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⑴ 感悟小女孩的行为:
感悟句子:
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男孩。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你读懂了什么?
⑵ 感悟售票员阿姨的行动: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理解盼,阿姨为什么天天在盼?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四、感情升华
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你准备做一个怎样懂事的孩子?
【板书设计】
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懂事的男孩
为难的妈妈
善良的售货员阿姨
有爱心的小女孩
纸玩具教案篇2
课前透视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引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良好教材。
现代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学生通过阅读,在被故事情深深吸引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与文听小男孩进行对照,教学中应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考,在读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
信息资料:
字词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谈话)而今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做法也许会出乎你的意料。(板题)
2、观察说话:
出示课文幅图。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
(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读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
初读
1、组织学生自学课文。划出生字词语,把生字所在句子认真地多几遍。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
4、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本课的11个生字只有认读的`任务,所以这一环节应成为本课的一个着力点。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方法,对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有效地促进。)
朗读
1、自主读第一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如: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多么等等。
(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讨论:
1、深入研读课文,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2、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进行体会。
3、分角色朗读第2----12自然节,结合着对人物心里的深刻理解,读好对话,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以再现当时的情景,加深
对文章中蕴含情感和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4、启发学生谈话:从对话当中,你体会一下,每个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你读了有什么样的感受?
(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从演中感悟。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
想象
1、自读13——14段。结合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小男孩不接受阿姨礼物时的心理活动。售货员阿姨会把女儿准备的礼物送到小男孩手上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2、自由交流:从阿姨、阿姨的女儿的表现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节内容。
(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升华
1、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启发学生谈话交流,挖掘学生的认知体验,
实现生生、师生间的互动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升华并丰富对了文章的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品质,使学文与做人的任务达到和谐统一,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目不转睛:眼睛凝神注视,眼珠一动不动。形容注意力集中。
兴奋:振奋、激动。
富裕:(财物)充裕。与“贫穷”意思相反
纸玩具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能说出外出安全、自救的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3、知道外出时要注意安全,了解安全的简单的常识。
二、活动重点:知道外出时要注意安全,了解安全的简单的常识
活动难点:能说出外出安全、自救的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三、活动准备:
1、课件
2、玩具店场景:各种玩具若干件、桌子4张
3、方向盘一个、红绿灯标志
4、场地安排:
四、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活动
1、提问:小朋友喜欢逛商店吗?(引导幼儿说出逛商店的心情)
2、提问:明明也喜欢逛玩具店,可是他怎么哭了?引导幼儿猜测明明哭的原因。
(二)出示明明在玩具店的场景(课件),引导幼儿讨论外出安全和自救的`方法。
1、出示明明在玩具店走丢的场景,引导幼儿讨论“明明为什么会走丢?”“走丢了怎么办?”通过讨论活动引导幼儿说出外出的时候要紧跟大人、拉紧大人的手,并能说出走丢后的简单自救方法。
2、出示陌生人要带走明明的场景,引导幼儿讨论“明明应该怎么做?”
提问:明明应不应该跟他走?应该怎么和叔叔说?
通过讨论说出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三)游戏“逛玩具店”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外出安全的重要性,能运用简单的自救常识解决问题。
游戏过程:
坐汽车出发(上车的时候不推不挤) 汽车开动(不要把头伸出窗外/遇到红灯停) 汽车停(下车时不推不挤/跟着老师走)
1、讨论集体外出时的规则
a、走路时要紧跟老师
b、乘车时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2、在玩具店买玩具时创设“陌生人接小朋友”的场景,引导幼儿运用自救常识解决问题
情景:(陌生人出场)xx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跟我走吧?
教师:根据孩子的反应进行,知道不跟陌生人走,遇到不认识的人要及时告诉老师。
3、以“玩具店赠玩具”的游戏情境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在挑选玩具时互相谦让,不争抢玩具。
“玩具店的老板要把玩具送给小朋友带到教室里玩,请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在挑玩具的时候要互相谦让。
4、教师带领挑选好玩具的幼儿“开汽车”回到活动室。
纸玩具教案篇4
活动目标:
乐意同小伙伴一起玩玩具或交换玩玩具,初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自己的玩具名称和玩法。
2、学具准备: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在丰富多彩的玩具情境中,请幼儿自由玩玩具,教师观察幼儿相互之间的交流情况。 “小朋友们,我知道你们都从家里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想不想玩一玩呀?” “那你们就去玩一玩吧!”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活动情况。(个别幼儿出现了争抢玩具现象。)
(二)利用问题情境,集中交谈:“刚才你们玩得开心吗?”
2、“你来说说,你刚才玩了什么?”(幼儿介绍玩具)
3、“你们的玩具真好玩。有电动坦克、有遥控飞机、还有母鸡下蛋……呜哇!这么多好玩的,老师看了都很想玩。”
4、“咦!××,你为什么不开心呢?”
(幼1:因为××会抢我的玩具。)
(师:××,你为什么要抢他的玩具呢?)
(幼2:因为我很想玩他的玩具……所以……)
(师:可是这样抢玩具,××很不开心呀。大家来帮忙想个好办法!如果想玩别人的玩具应该怎么办呢?)
(幼儿议论开了,都说要先问他愿不愿意。教师借机引导幼儿学习商量的语言,如:“你的玩具可以借我玩一会吗?”“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等等。)
5、师榜样示范:“××,你愿意借我玩一下吗?”(愿意。)(“谢谢你!”)
教师在幼儿面前演示玩
“这么好玩的`玩具你们想不想玩呀?”(幼儿纷纷举手表示想玩。)
6、“有这么多的小朋友想玩,可是玩具只有一个,怎么办呢?”
(幼儿1:可以一起玩。)
(幼儿2:可以一人玩一会儿。)
(幼儿3:你玩一会儿,再给我玩一会儿,轮流玩。)
(幼儿4:也可以交换着玩。)
7、小结:大家都想到了这么多分享的好办法,可以一起玩,可以交换玩、还可以轮流玩。知道了想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并要有礼貌地说“谢谢”,还要爱护别人的玩具,轻拿轻放。
(三)幼儿带着新的经验投入到情境中,体验和小朋友们分享玩具的快乐。
我们一起来分享玩具,看看能不能玩到更多玩具、玩得更开心?老师还会给会分享的小朋友贴上笑脸娃娃!
(四)小结,自然结束。
“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呀,原来大家一起玩可以比自己一个人玩更开心。和大家一起玩,不但可以交到好朋友,还可以玩到更多的玩具。所以,以后有了玩具我们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玩。”
纸玩具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感知乐曲欢快、雄壮的旋律。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用动作、语言等形式表达对进行曲的理解。
3.体验欣赏活动带来的乐趣。
4.大胆想象,尝试讲述故事的不同发展。
5.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小号
活动过程:
一、完整听赏音乐《玩具兵进行曲》。
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首曲子,我们听听看。”
提问:你听了以后,觉得这首乐曲的节奏怎么样?(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2、再欣赏一遍音乐。(幼儿可以坐在位置上动动身体)
提问: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玩具兵进行曲》,这首乐曲就是讲玩具们在学做解放军的故事。
3、老师讲故事。
提问:
(1)小主人睡着了,谁先从玩具箱里出来了?玩具兵们怎么做的呢?
(2)接着是谁出来了?指挥官出来干什么呢?
(3)天亮了,玩具兵们怎么办呢?
4、再次听赏一遍音乐。
提问:
(1)什么地方是小号手在吹号?(开始)
(2)什么地方是指挥官出来啦?(中间)
(3)什么地方是天亮了?(结尾)
二、分段欣赏音乐。
1、分析第一段乐曲。
(1)师:我们先来听小号手吹号的这一段乐曲,仔细听听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
(2)提问:你想当什么玩具?(如果你想当飞机,你就是飞机玩具,排队时就做飞机跟着号角前进。)
(3)老师当小号手,小朋友当玩具兵跟着音乐游戏。
(4)请一名幼儿当小号手,其余幼儿当玩具兵跟着音乐做一遍。
2、分析第二段乐曲。
(1)听第二段乐曲。
师:我们来听指挥官出来的这段乐曲。
提问: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呢?
(老师启发幼儿感受开始时音乐是强烈的、紧张的,后半部分是欢快的、跳跃的)
(2)提问:想想看指挥官会训练玩具兵哪些本领呢?(幼儿回答并做相应动作。)
(3)老师当指挥官来指挥玩具兵们训练。(注意听音乐的旋律)
(4)两人一组找空地方站好,商量一下,一个人做指挥官,一个人做小兵,指挥官做什么指挥动作,小兵服从命令地跟着他做。
(5)交换角色,提出要求:看哪个指挥官最能干。
3、分析第三段乐曲。
(1)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好象什么动物在叫?
教师小结:这段音乐告诉我们:天亮了,玩具们都惊慌地逃回箱子里,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
(2)师:我们来学玩具兵,注意听到公鸡叫才能逃回玩具箱。由于时间很紧,小主人就要醒了,你们要把玩具兵惊慌的样子表现出来。
三、完整地表演两遍。
1、分配角色。
师:三段音乐都欣赏过了,下面我们听着音乐完整地来表演。谁愿意来做小号手、指挥官?注意要听到号角声和13 5671 |13 5671|的音乐才能出场。
教师小结:重点评价第一段有没有表现出雄壮有力,地二段是否表现出活泼紧张,结尾是否诙谐、有趣味。
2、重新选择角色完整表演一遍。
(要求幼儿听准音乐跟着音乐的变化来改变动作。
四、活动结束。
跟着音乐走正步出活动室。
纸玩具教案篇6
设计思路:
最近我们在开展“玩具总动员”的活动,玩具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而且平时在家孩子玩得最多的、接触的最多的也就是玩具。但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对于玩具的各种不同特质,到底怎么玩,孩子也不知道所以然。今天开展这节活动让孩子在玩玩、说说中了解不同玩具的不同特质,体验和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活动名称:
我喜欢的玩具
活动目标:
乐意探索各种玩具的玩法,了解他们的不同性能和作用。
活动准备:
1、各种电动玩具、木制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发条玩具等。
2、幼儿自带玩具。
3、不同型号的电池。
活动过程:
一、观察摆弄
1、参观各种玩具。
2、讨论:怎样能把玩具放得整整齐齐,哪些玩具可以放在一起。
3、尝试将不同玩具进行分类摆放。
4、说说自己会喜欢哪些玩具,可以怎样玩,怎样不使玩具损坏。
5、每人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找出不同的玩法。
二、交流介绍
1、介绍:刚才玩的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2、共同寻找一种玩具的几种玩法。
小结: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玩法,同一玩具也可有不同的玩法。
三、尝试发现
(一)讨论:电动玩具为什么不能动起来?
(二)分辨电池
1、找出电池的相同处:电池的两头,分别表示不同的两极:一正、一负。
2、比较各种电池的不同(颜色、大小、高低、粗细等)
(三)试着装电池
3、告诉幼儿装电池方法。(儿歌:胖胖小屁股,坐在弹簧上、圆圆小脑袋,带顶小帽子)
4、两位幼儿一组,为电动玩具装电池。
5、电池装好了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
四、快乐体验
1、交流各自是怎么装电池的。
2、尝试用路轮换、猜拳等方法,使大家都能有机会玩到玩具。
活动延伸:
1、继续和同伴一起玩玩具,找找玩的新方法。
2、在区域中放置一些不同大小的电池和相应的玩具,供幼儿装配和游戏。
纸玩具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常见会转动的、滚动的玩具感兴趣,进一步分享和体验会转动、滚动的玩具带来的快乐。
2、协助幼儿尝试独立整理玩具,逐渐培养幼儿爱护玩具的意识和习惯。
3、帮助幼儿初步探索会转的、滚动的玩具的玩法并学会分类。
活动准备:
1、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容易操作的会转动的、滚动的玩具。
2、在活动区布置《轱辘轱辘玩具店》。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自由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2、请幼儿边操作边讲述:(1)你玩的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2)谁的玩具会转动?谁的玩具会滚动?
3、组织幼儿参观《轱辘轱辘玩具店》,说一说:有哪些玩具?这些玩具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送玩具到玩具店做客。(请幼儿把能转动的、会滚动的玩具送到轱辘轱辘玩具店,比一比,看谁送的又多又快)
5、学习儿歌《爱惜玩具》。
儿歌:
爱惜玩具
小玩具,真有趣,天天跟我做游戏,
你玩小熊布娃娃,我搭积木造机器。
轻轻拿,轻轻放,不摔不扔要爱惜,
不争不抢多快乐,做完游戏放整齐。
纸玩具教案通用7篇相关文章:
★ 纸飞机的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