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实际的教学活动和进度,在制定教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实际需求,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雨娃娃幼儿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雨娃娃幼儿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火柴、打火机、厨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当会有危险。
2、不碰触易燃、易爆的用具,不玩火。
3、练习遇到火险时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打火机、蜡烛、纸张等实验用品一套。
2、一大铁盆枯树叶树枝
3、多媒体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
谜语:红彤彤一大捧,见风它就逞凶狂,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火)
2、讨论:火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危害。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边进行小结:
好处:可以用它来做饭、取暖等。
危害:可以引起火灾。
3、观察小实验“纸的燃烧”。
老师用打火机将蜡烛点燃,将一张纸放在蜡烛的上方,让幼儿观察纸的燃烧过程,帮助幼儿了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
4、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教师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认识火源和易燃物品。
火源:有打火机、火柴、鞭炮等。
易燃物品:有纸、衣服、玩具、煤炭、汽油等。
教师小结:火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会正确使用火,火娃娃也会生气,给我们带来伤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也不要随便碰易燃物品。
5、让幼儿讨论如果遇到火灾应该怎么办?火场又应怎样逃生?
教师小结:如果发现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从安全出口逃离现场,再求救大人或拨打火警电话119。
6、播放警报音乐同时点燃枯树叶树枝发出烟雾,引导幼儿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通过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认识到了玩火的危险性,知道了不能随便玩火,让幼儿掌握了更多的自我保护、自救的方法。
(单位: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火娃娃坏脾气
(一)目标
1.乐意看看、听听、安全视频,理解故事内容,增强防火意识。
2. 能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火的认识和玩火可能导致的后果。
重点难点:增强防火意识,说说对火的认识和玩火可能导致的后果。
(二)准备
1.“火娃”图片,幼儿安全视频《不留情的大火》、音乐《杨基歌》。
2. 笑脸和哭脸标记牌、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图片。
(三)过程
1.身边的`火娃
教师:这是什么?(出示“火娃”的图片),你的身边有火娃吗?火娃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情?
教师:对,火娃的本领真大,可以帮助我们煮熟东西、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们的身边离不开火娃,可是,你们知道吗,如果人们没有正确用火,或小朋友去玩火会发生事情呢?
2.不留情的大火
教师:是的,大火无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听故事《不留情的大火》——
教师:谁来说说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是的,如果人们不正确用火,小朋友玩火,火娃就会发脾气!
3.安全闯关,对和错
教师逐个出示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图片,请幼儿辨别行为的对错,同时出示笑脸和哭脸标记牌,如果认为是正确的就站到在笑脸前面,如果认为是错误的就站到在哭脸前面。
4.游戏:我是小小消防员
教师:如果万一真的发生了火灾,我们就要拨打电话“119”请消防队员来,我们来做一个“小小消防队员”的游戏吧!听——消防队员们集合了!
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感受稳健、有力的音乐风格,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做消防队员模仿动作(戴上消防头盔,穿上消防服、消防胶靴,集合,开着消防车出发、使用水枪灭火、救援,等等。)
雨娃娃幼儿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在操作教学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教学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体会到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存在。
教学重点:
在操作教学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课件、小圆印章,三棱柱、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出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a: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 b: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
4、用自己的办法把图形从物体中“印”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探索与实践。
1、淘气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淘气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淘气的不一样。
五、课内小结与课后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堂课上你的表现怎么样?
2、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雨娃娃幼儿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体验歌曲中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故事《纸娃娃》
歌曲《纸娃娃》
录音带、折好的纸娃娃、纸爸爸、纸妈妈各一个,色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熟悉乐曲故事内容。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讲的是什么?
——纸娃娃为什么伤心?
——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如果是你拣到了纸娃娃会怎么做?
二、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教师扮演歌中的小朋友,边念歌词随着乐曲做动作。
——教师念歌词,请幼儿来表演,鼓励他们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三、请幼儿说一说
——小朋友拣到纸娃娃时,它一个人躺在冰冷的雪地里;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
——当小朋友给纸娃娃折出爸爸妈妈的时候,纸娃娃的心情怎么样?小朋友的心情又怎么样?这时,他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四、演唱
引导幼儿有感情的练习演唱。
五、组织游戏
组织幼儿学习折纸娃娃,并创编纸娃娃找爸爸妈妈的游戏。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在进行活动的时候我发现我能够和幼儿很好的进行互动,在进行活动的时候也没有像上次那么紧张了,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幼儿也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中,幼儿对本次的活动也很感兴趣。在活动中我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的部分有两次,在第一次进行操作时我是要求让幼儿将自己所探索的方法进行尝试,看是否能够成功,很多幼儿都成功了,并将自己如何进行操作的方法大胆进行讲述,有些幼儿胆子小,在我们鼓励之下也能够大胆发言这点让我很高兴.
雨娃娃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内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抱娃娃的动作。2.借助情境表演、游戏、记忆歌词内容。3.在结伴游戏时,愿意与同伴交换进行抱娃娃表演。4.复习汉字:小娃娃活动准备:布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布娃娃:小朋友看看这时谁呀?小宝宝要睡觉了,我们小朋友来当她的爸爸妈妈哄宝宝睡觉好吗?2.师生随着音乐用缓慢、轻柔的歌声演唱《我的小宝宝》
二、学习歌曲《小娃娃》1.师:小娃娃睡醒了,我们来看看这个小娃娃长得师什么样子?身上穿着什么衣服?你喜欢它吗?你想抱抱它吗?我们一起和小娃娃来做游戏吧,轻轻地抱他转一转,还要送玩。2.老师这里有一首小娃娃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3.师表演唱《小娃娃》: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演唱。
三、幼儿学玩表演游戏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出示娃娃,边唱边示范游戏的玩法,唱到最后一句将娃娃送给另一个幼儿,并与该幼儿交换位置。2.师:我做妈妈抱娃娃唱歌,谁来和我一起玩游戏?3.师:找一个好朋友做游戏,商量一个做妈妈,一边唱一边抱娃娃做动作。
四、幼儿完整地表演做游戏1、请一组幼儿做这个游戏,每人抱一个娃娃,唱最后一句时把娃娃送给好朋友,间奏后拿到娃娃的幼儿继续表演做游戏。2.师:娃娃要睡觉了,小朋友把小娃娃送到床上放好,轻轻地离开,不影响娃娃睡觉。
雨娃娃幼儿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体谅的真挚情感。
2、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了解大自然中大树与小鸟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活动准备:配乐《小鸟飞》;小鸟头饰、大树婆婆头饰。
活动过程:
1、悬念式提问,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引导幼儿思考:大树和小鸟之间会有一种什么关系呢?引出儿歌《大树和小鸟》。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请幼儿说出听儿歌时的感受。
3、引导幼儿一起说儿歌,大家一起扮演大树和小鸟,一边说儿歌一边表演。
4、引申到老师是大树,小朋友是小鸟,加深师幼之间的情感。
5、一起欣赏故事《树婆婆和鸟娃娃》,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情节,表达自己对童话的感受,总结树婆婆的情感变化(孤独----快乐----伤心-----快乐)。
雨娃娃幼儿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冰的名称,感受冰是冷的。
2、引导幼儿懂得冰受热后会融化的特点。
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
1、冰块、冰球若干;冰水、温水、热水每组各一杯。
2、结冰的图片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出玩冰块的感受。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很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
2、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摸到了什么”。
3、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说“玩了冰块后手里感觉怎么样?”
4、小结:冰握在手里的感觉是又冷又滑。二、引导幼儿知道0摄式度以下水才结冰。
1、你们看小树苗怎么了?你们见过小树苗结冰吗?(出示图片)
2、是不是冬天到了就会结冰?
3、小结:只有在0摄式度以下水才会结冰,我们温州冬天比较暖和,没有那么冷,所以会不结冰。三、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1、师:刚才玩的冰块是老师把水放在冰箱里结成的,看(出示冰球),这里面藏了个东西,谁能想个办法把取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办法。
3、教师请大家想办法,做实验。
①摸摸三杯水,说说不同的感受。
②将三块冰放在三杯水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丰富词汇:融化)
③观察讨论:为什么热水里冰块化得快,冷水里化得慢?取出可爱的指偶:冰娃娃。
④小结:冰块吸收热量后会融化,吸收热量越多化得越快,吸收热量少化得慢。四、幼儿操作
1、你们想要可爱的冰娃娃吗?那就快点把冰娃娃取出来吧!幼儿自由操作玩冰,直到冰融取出冰娃娃为止。
2、幼儿带着指偶冰娃娃,模仿滑冰动作出活动室。
雨娃娃幼儿教案篇7
课堂游戏:
泥娃娃
活动目的:
1.感受音乐的旋律,在初步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做动作。
2.能按照音乐的节奏模仿泥人动作,并能进行大胆改编。
活动准备:
不同动作的泥人(玩偶)、动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泥人,引发小朋友兴趣.老师:瞧老师这儿有一个什么?你们看它好玩吗?它是怎样来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好吗?
2.听音乐,熟悉乐曲旋律,模仿木偶的动作。老师:说了这么长时间,泥人着急了,它想邀请小朋友一起来跳舞,我们看看泥人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
3.老师:小朋友想不想和泥人一起跳舞啊?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听音乐,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出泥人的动作来。
4.引导幼儿选卡片,做动作。
雨娃娃幼儿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服饰。
2、根据主要民族的服饰特点,尝试画出民族娃娃的特点。
3、发展幼儿尊重、热爱少数民族同胞的情感。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少数民族挂图(蒙古族、维吾尔族。
2、油画棒、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那,你们都知道哪几个民族?
2、这些民族的娃娃和我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他们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讨论)
3、教师引导幼儿看挂图了解一些民族服饰的特点。
蒙古族服饰——他的主要特点是身穿长袍,斜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者戴着皮帽子,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
维吾尔族:头戴六角帽,男子穿斜领无扣的长袍,腰系长方巾。女子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几十条小辫子。
藏族:藏族服饰的主要服装款式就是藏袍,藏袍在藏语里又叫初巴。女孩身穿长裙,外罩一条五彩围裙。男孩一个袖子套在手臂上,一个袖子甩在旁边,藏装的基本特点是上身穿绸或布长袖短褂,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外加肥宽长袍,男子下穿裤子,女子下穿裙子,外系一条五彩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女子的头上一般都戴由多种颜色的丝线组成的扎秀。
4、刚才你们在看民族服饰的时候都看到了些什么?在什么地方?逐一提问,引导幼儿发现图案装饰的主要地方。(小结: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这些美丽的民族服饰的图案主要装饰在衣服的袖口、领口、衣角。那袖子两边的图案是不是一样的?(是)这就叫对称。小朋友再仔细观察,除了袖子还有什么地方能表现对称美?(衣领、裤脚、纽扣)。衣服上的图案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二、教师激发幼儿创作欲望。幼儿作画。
1、老师这还这有3个民族小朋友,你们看,她们穿的衣服和王老师的有什么不同?(少了许多图案)。我们想不想把它变的更漂亮一些。
2、请幼儿按各民族服饰的特点画自己喜欢的民族娃娃。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画出各民族服饰的主要特点,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讲评、展示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你们真了不起!能把这些民族娃娃打扮的这么漂亮,我们请几位小朋友上来说一说他们是怎样装饰的?我们和民族娃娃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雨娃娃幼儿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