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差异,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因此在制定教案时不可忽视,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画人物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画人物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现代媒体,从“审美”、“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download/>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3.深入了解我国古代人物画的几副杰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三.课的类型:讲授课
四.主要授课方法:讲授、问答、讨论、欣赏
五.电教设计
1.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download/>课件。
2.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3.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龙凤人物图》《簮花仕女图》
5.小结
六.电教软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
按技法分: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中国画的特点
1.映示标题文字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2.映示图片投影: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慢速播放长卷,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Δ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Δ韩熙载,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贵族,避难来到南唐,初有恢复中原宏图大志,但李煜对他猜忌,他为免遭不测便沉缅于声色之中,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无所作为。
3.再把《韩熙载夜宴图》分成五个独立画面。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每个画面放大,主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配音乐。
(1)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
作者紧抓一个“听”字,把握不同听众的情绪反应,不论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伎的宾客,还是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都统一到听乐这个中心,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迷人的音乐陶醉。
提示:局部放大镜头,看到韩熙载神情忧郁,眉宇间含着沉思与隐忧,这种出色的心理描写达到极其传神的境界。
(2)第二段,观舞(映示画面)
画面局部放大韩熙载为助兴站起亲自击鼓,舞伎翩翩起舞,众人也站立,击掌,打板,合着节拍。
提示:韩熙载虽击鼓助兴,但脸上没有笑意,流露出闷闷不乐。提问学生为什么。
另外画面放大映示,后排穿黄色袈裟的和尚,处在观舞宾客中,并不正视舞女,而是眼看击鼓的韩熙载,人物表情内心活动,画得很出色。
(3)第三段,歇息
夜宴中休息的场面,此段情节轻松,使《夜宴图》有张有弛,富有节奏变化,是整个宴会情节上的一个间歇。
4.第四段:清吹
描写韩熙载欣赏乐伎演奏的场面,休息后的韩熙载更换了衣服,袒胸露腹,盘腿而坐,右手挥扇欣赏管乐。故作不拘小节,疏狂自放的姿态。
五个乐伎虽并排一起吹奏,但表情姿态不同,有合有分,丝毫没有呆板之感,使人仿佛听到高亢丰富的管乐和声。画家用的线描,有粗细、轻重、疾缓之分,充分显示了衣衫的质感。五个乐伎服装主色调是浅色,由红绿两色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显得丰富而统一,画的极其工细。
5.第五段,散宴
这段收尾用一对男女隔着屏风对话的情节,自然过渡到最后一段送别(映示对话图)
韩熙载的其它宾客都在与歌舞伎调笑言欢(映示画面并放大)
唯独韩熙载一人在独立深思,挥手与客人道别,为什么?
提示:联系前四段的形象,反映了他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下,强颜欢笑的矛盾心理和内心苦闷。
6.最后再次用录像配乐形式完整放映一遍长卷图,加深体会《韩熙载夜宴图》在刻划人物心理状态,用笔没色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八.作品欣赏
1.《虢国夫人游春图》
2.《捣练图》
3.《簮花仕女图》
4.观后交流,讨论,请学生根据《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人物动态、表情服饰等因素判断谁是虢国夫人?
九.总结
画人物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警察,知道警察的工作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
2、初步了解民警、交警以及交警消防员的工作。
3、体会珍惜生命,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已经观察、寻找过我们幼儿园周边的"邻居",包括附近的警察局。
2、民警、交警、武警消防员的相关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活动
1、通过"猜猜我的工作",引出警察这一。
师:"老师来做几个动作,你们看看我的动作,猜猜我是做什么的?(教师分别做手握方向盘开车的动作扮演司机;一手做梳头动作,另一只手当剪刀来剪头发的理发师;最后做警察敬礼的动作)师:"大家猜对了,这就是警察敬礼的动作,今天我们来了解警察叔叔阿姨的工作。"
二、基本活动
1、了解警察的种类很多,他们的工作也不相同。
师:"在生活中,有三种警察大家见的比较多。一种是抓坏人的人民警察;一种是指挥交通的交通警察;还有一种就是救火的武警消防员。""他们都是警察,但是他们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我们一起分别来了解他们。
2、分别介绍民警、交警、武警消防员的工作。
(1)了解民警的工作。
师:"大家看看这张图片上是谁?"(出示一张民警图片)师:"这些就是人民警察叔叔阿姨。警察叔叔阿姨做了哪些事情来帮助大家的呢?"(幼儿举手发言,根据幼儿所说出示相应的图片。如:抓小偷、送迷路小孩回家。)
小结:警察叔叔阿姨们每天都在马路上、小区里帮助大家解决许多的困难。人民警察叔叔送迷路的小孩回家,他们抓坏人、抓小偷,你们遇到困难就可以找民警或者拨打110电话。
(2)了解交警的工作。
师:"刚刚了解的人民警察的工作,现在我们来看看交警叔叔。"(出示交警图片)师:"请大家看看这个交警和民警的制服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幼:"交警的帽子是白色的,腰带也是白色的,他们戴着白手套,吹口哨。"师:"请小朋友说说交警叔叔们的工作是怎样的?"幼:"他们指挥交通,处理交通事故。"师:"交警叔叔们在十字路口指挥车辆,处理交通事故,他们还帮助老人和小孩过马路。"(出示相应图片)
小结:大家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要遵守交通规则,看到红灯亮着要停下来,等到绿灯亮了才能继续走,遇到黄灯亮时,要看看周围有没有车子,慢慢地走过马路。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有生命危险。小朋友们不敢过马路的可以找交警叔叔带你过马路。
(3)介绍消防员的工作。
师:"这些警察叔叔是做什么的'呢?""对了,他们是去救火的消防员叔叔。"(出示相应图片,接着出示消防用具、消防车的图片)"这辆车是做什么用的呢?""这辆车的车厢里装了很多水,都是用来灭火。""这个东西大家见过吧,它是灭火器。一般的小火,只要用灭火器一喷,在短时间里就不会有火。这个事水泵,消防员接上水管就可以用来灭火了。"
小结:大家平时注意不能玩火、玩电,防止火灾的发生。如果遇到哪儿失火,记得要拨打119找消防员叔叔。
三、结束活动总结:警察的工作种类有很多,他们做的事情不同,但他们都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我们遇到困难可以找警察,牢记电话号码110、119。
教学反思:
总观这堂课,我个人觉得我抓住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也做了正确处理,教学设计板块清晰,发挥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但还存在很多细节问题。
画人物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把握要求。
2、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 (重难点)
3、学会运用动作描写,具体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个性特点。(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朗读都德《最后一课》中的文段,思考: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动作描写,表现韩麦尔先生沉痛的内心和祖国必胜的信心,表现他强烈的爱国情感。可见,“举手投足 尽显个性”。 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学习人物动作描写。并出示学习目标。
二、比较优劣,把握要求
从两个选段的比较中,引导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体现人物个性特点;动作描写的要求:具体准确、形象生动。
三、文段阅读,提炼方法
阅读有关动作描写的精彩文段,思考动作描写的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方法
1、“挨打”的动作怎么写具体的?方法一:细化动作。
2、“投篮”的哪些动作准确地表现了运动员娴熟的技巧?方法二:精选动词。
3、动作前有哪些修饰语?方法三:形象修饰。
4、请找出与例句类似的句子,提炼方法。方法四:巧用修辞。
四、文段填空,小试牛刀
1、给文段填上准确的动词和形象的修饰语。
2、给文段填上恰当的比喻修辞。
五、片段写作,大显身手
1、朗读两个性格特点不同的人物的对话,运用方法对人物的动作进行扩写,以更具体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特点。
2、课堂练习:
(1)、描写课堂上一位同学做习题的一系列动作过程。
(2)、描写老师宣布放假时同学兴奋的情景。
(3)、描写体育课上的一个活动。
(4)、周末晚上在家看电视,忽然停电了……
要求:主要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当时的情景,表现人物的特点
六、课堂小结
生活正是作文的源泉。留心观察身边的人物,把动作描写的四种方法恰当地运用到平时的作文中,你笔下的人物就能栩栩如生。
画人物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解答古典诗歌人物鉴赏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阅读诗歌的重要环节,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诗歌。
教学难点:针对不同的题型选择恰当的答题角度。
教学方法与思路
1、从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中归纳人物鉴赏类题复习的重点;
2、掌握阅读和解题的具体方法;
3、实例训练,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诗鉴赏的两个阶段
诗歌鉴赏两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举例谈谈诗歌的鉴赏。首先看看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鉴赏。
二,主要从呈现人物形象的方式方法方面来鉴赏。
一种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容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来表现,主要是直接描写。
?例一】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请问诗中的“我”是怎样的的形象?请具体分析。
一种是完全借助景物、活动(事件)来表现人物,属于间接描写,运用衬托等表现手法。
?例二】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请问诗中是如何紧扣“怨”字来写的?
再以《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欧阳修为例
竹树日已滋,轩窗渐幽兴。
人间与世远,鸟语知境静。
春光霭欲布,山色寒尚映。
独收万籁心,于此一枰竞。
棋枰:音凭。指棋局或棋盘
本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请具体描述。(4分)
一种是通过诗中形象来指代所要表现的人物,即直接描绘的形象在诗内,而所要表现的形象在诗外,常常是一种代言体,用的是比喻、双关、代指、类比等手法。
?例三】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凭借帮助)
注:垂绥(读音“随”),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这是一首咏物诗,从_______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____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为我们展现的是_____人物形象。
三,小结
诗歌鉴赏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一、必要的诗歌知识,其二,合理的思维方法,既指思维步骤,其三,较强的审题能力,其四,必要的表述技巧。
四,练习巩固
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xiá)。
这首诗刻画了陆鸿渐怎样的形象?是如何刻画的?
画人物教案篇5
一、 教学目的:
高考《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考点要求是: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由上面考点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正确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才能准确的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国古典诗词是一座宝库,名家灿若繁星,杰作浩如烟海。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足以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乐府,到多姿多彩的南北朝民歌;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到为后人誉为诗仙、诗圣、诗魔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可以说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流,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
(二)、诗歌艺术形象的把握:
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家尽管创作方法及风格各具特色,但创作上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一定艺术形象的创造,表达特定的思想情感的。
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包括广义文学形象和狭义文学形象。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含义相同或相近。我们在平时的诗歌鉴赏中,应采用广义的`形象概念。诗歌形象根据鉴赏的不同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人物形象、动作形象,景物形象三种类型。
1.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例1. 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所表现的抑郁难平的思想感情。
例2.阅读贾岛《题李凝幽居》,完成有关问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填空: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环境的描写,暗示李凝的隐者身份。
从环境来看,李凝的居处“少邻 ”(邻居不多)、少人来(“草径”、“荒园”)、清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现他对李凝隐逸生活的向往。使作者的情感和所刻画的人物跃然纸上,李凝的隐者身份也不难把握。
2.景物形象: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1) 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2) 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
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的景象,还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之类的物象,都归为景物形象的范畴。这些艺术形象,同样也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观的心灵相互交融的结果,这恰如黑格尔所说的:“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
例3.分析虞世南的《蝉》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緌: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这首诗首句写的是蝉的形态与习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尊贵”与“清廉”的特点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次句写蝉的远传之声,“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分析之后可以这样表述:这首诗通过对疏桐之上的蝉的形态、习性、鸣声(自然属性)的描写,表明了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的能声名远播的道理(寓意),表达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感情)。
画人物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多,应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形式,着重从《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入手,深入挖掘其主要的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及思想内涵,并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沿革贯穿其中。通过对典型画家的代表作品的讲授,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有一个既较为深刻,又较为全面的认识。本节课课堂节奏应由“松”渐“紧”,再由“紧”入“松”,环环相扣。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注意从学生兴趣入手,大胆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赏析一些优秀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进行爱国主义。
二、教学目标
1、感受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2、提高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
2、以点带面,着重鉴赏分析《韩熙载夜宴图》讲授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并将审美与思想融为一体。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引导法、启发法、互动探讨法相结合
五、学生情况分析
鉴赏是一种能力,是鉴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较高层次上鉴赏艺术作品,鉴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同时,鉴赏允许鉴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而这些对于一个高二学生来说,还显得较有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鉴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作品地内涵实则也是重点。这样,也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地能力,达到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
提问:同学们对于中国画了解多少呢?
讲授: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传统的中国画在世界画
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中国画的分类:
(1)按表现内容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
媒体映示作品,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人物画《泼墨仙人图》、花鸟画《桃竹锦鸡图》等,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山水画,什么是人物画,什么是花鸟画。
(2)按表现形式又可分为: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探讨交流
提问:哪位同学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讲授:(一)古代人物画发展阶段:
1、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战国
?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帛》这是我国现已发现最早的绘画了。体现出墨笔线条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
1949年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我国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帛》,是我国现已发现最早的绘画,帛画是画在丝织物上的画。据考证,此帛画是当时的一种葬具,它的作用是引导死者的“灵魂”升天。画中宽袖长裙,双手合十,体态婀娜的女子是死者的象征。在妇女上方的`龙和风,据说是引导死者“灵魂”升天的一种神奇力量。这当然是当时迷信思想的反映。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可以看出墨笔线条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那妇女苗条的体态反映了当时“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审美时尚。
2、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魏晋南北朝
如果说战国时期的线描还只是表现了物象的轮廓,那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人画家的出现,其线描在体现造型功能的同时,还具备了更大的表现性,并渗透出画家自身的审美追求。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卷》。
(与学生共同回忆顾恺之其人)简介顾恺之,晋代杰出画家,他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以形写神”这一绘画理论。(出示幻灯片《女史箴卷》)
?女史箴卷》那细劲、圆润如“行云流水”般的高古游丝描,以及他对于人物画所提出的“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
3、人物画的成熟阶段----唐朝
提问:同学们知道的中国唐朝人物画有哪些?
讲授:唐朝的人物画又有了新的发展,更注重对象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其线描能根据不同物体的质感,变化力度与速度,风格趋于稳练坚实,用线工细劲健,设色富丽匀净,多用石青、朱砂等矿物质颜料,浓丽而不俗艳,工整而不繁琐。代表作品《簪花仕女图》《历代帝王图》
4、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五代(重点鉴赏)
在这一时期人物画取得了一定成就,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画家和一些流芳百世的名作,如《韩熙载夜宴图》。
(二)重点作品赏析
提问:同学们谁了解《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包括年代、作者)
讲授:《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
a.介绍作者:五代时期南唐的杰出画家,他擅长人物画、故事画。
b.简述此画背景:南唐后主李煜想用韩熙载为相,但又对他不太信任,于是派画家顾闳中,周文矩夜至其家,窥看他与门生、宾客夜宴的情景。
c.鉴赏分析
提问:《韩熙载夜宴图》可以分为哪几个场面?
此画分成五个独立画面:听乐、观舞、歇息、清听、散宴。
(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a.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
提问: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这些人都在做什么?(师生互动)
作者紧抓一个“听”字,把握不同听众的情绪反应,不论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伎的宾客,还是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都统一到听乐这个中心,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迷人的音乐陶醉。
b.第二段,观舞(映示画面)
提问: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这些人又都在做什么?(分6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派代表来讲述他们所讨论的结果)
画面局部放大韩熙载为助兴站起亲自击鼓,舞伎翩翩起舞,众人也站立,击掌,打板,合着节拍。
c.第三段,歇息(映示画面)(老师讲述此片断)
夜宴中休息的场面,此段情节轻松,使《夜宴图》有张有弛,富有节奏变化,是整个宴会情节上的一个间歇。
c.第四段:清吹(映示画面)(老师引导学生对此画面进行鉴赏)
描写韩熙载鉴赏乐伎演奏的场面,休息后的韩熙载更换了衣服,袒胸露腹,盘腿而坐,右手挥扇鉴赏管乐。故作不拘小节,疏狂自放的姿态。
(教师引导学生说)学生讨论、分析人物心理,从而得出画的思想(师生互动)
e.第五段:散宴(映示画面)
提问: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这些人都在做什么?
这段收尾用一对男女隔着屏风对话的情节,自然过渡到最后一段送别。
讲授:老师对《韩熙载夜宴图》进行综合讲授,深入挖掘其主要的艺术特色,总结鉴赏中国人物画的方法。
七、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赏析作品
(1)阎立本《步撵图》《历代帝王图》
(2)张萱《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课件展示
先一个学生讲,然后可再请2-3个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补充。
学生讨论或“七嘴八舌”的发言,分组讨论允许“自说自话”
(课件展示)学生鉴赏在教师的引导下展??
(教师引导学生说)学生讨论、分析人物心理,从而得出画的思想(师生互动)
八、课后评析
人物画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接着对五代人物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进行了重点分析,把长卷分为五段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并分别进行详细介绍,把重要人物都用图像软件进行局部处理,拉近,放大,比原画更清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把学生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带进充满遐想的绘画艺术境界中。最后点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通过这节课的鉴赏,同学们也许积累了一些审美经验,也看得出同学们从先前不会鉴赏到能自己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当然。这不是说就一节课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就可以提高多少,但至少体现了一个过程,这就是审美的过程。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生总结回顾鉴赏过程,感受作品的时代特征,从而找到一种正确地鉴赏方法。
同学们的观点肯定是众说纷纭,但不一定就能说得正确。对这幅看似简单却有着深刻内涵的作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在教师的讲述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因为学生的审美能力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性经验基础上的,但这种理性经验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还有赖于教师的讲述,从而使学生把握作品的内涵。通过层层理解作品内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通过这一过程,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优秀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画人物教案篇7
教学内容:人物动作描写
教学目标:
1、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观察好习惯。
2、学会捕捉精彩镜头,并运用三种方法把人物动作写进自己的文章中。
3、从片段描写入手,把人物动作描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学习三种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8分钟)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是的,好的游戏不仅能让人开心快乐,还能让人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今天这节课,咱们一起来玩个新的游戏---你遮我挡。
游戏规则:
1、四个同学,每人背上一个字,构成一个成语;
2、每个人不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字,同时要想办法看到其他三个同学的字,从而判断出自己的字是什么,三分钟内最先猜中者胜;
3、参加游戏者不能说话;
4、台下同学可以发出笑声,但不能提醒台上同学。
(挑选参加游戏人员、安排计时员)
二、学生初次写作(8分钟)
提问:(xxx,什么让你觉得这么好笑?你呢,你又在笑什么?)
围绕游戏“你遮我挡” 写一个片断,要求通过具体的人物动作描写来突出游戏的有趣。(板书:动作描写)
三、发现问题,讲解要点(8分钟)
1、挑选两份习作,指出存在问题:描写平实,不够生动、具体。
2、高尔基曾经说过: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先生也曾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过渡:可是怎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呢?今天,林老师就教你们几招。
3、讲述三个方法
方法一:动词+修饰语
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我们在描写人物的动作的时候,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动词,然后在这个动词前面或后面加上表示修饰的词语。
如:方向+动词----他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向右侧了侧身。
轻重+动词----老师轻轻地摸了摸学生的头;他的脚重重地踢在了墙上。 快慢+动词----厨师手里的菜刀飞快地舞动着;他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程度+动词----爸爸狠狠地打了小明一巴掌。
动词+数量----他向前跑了几步。
这其实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扩句很相似,大家看看,用这样的方法写出来是不是很具体呢?
方法二:动作拆分法
过渡:至于第二招嘛,咱们先来看看这句话。
出示:李明把爆竹放到地上,身子离得老远,伸长胳膊,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凑。他手打着哆嗦,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
这句话中出现了几个动词?也就是说,李明点爆竹这个简单的动作,作者分成几步来写?
是啊,作者这样细致的动作描写,一下子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胆小鬼的形象。这就是林老师今天要教大家的第二招---动作拆分法。
有些同学认为人物动作难写,因为人物的动作往往是一闪而过,既难观察又难描写。其实,再复杂、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平时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能把动作拆分成几步,一步一步仔细观察,并选择恰当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写,就不难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方法三:妙用修辞手法
例:小明贪婪地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
想到这儿,张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脚下生了风,三步并作两步地往回跑。
(男女生分别读)是什么修辞手法?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学生对照三个方法修改作文(6分钟)
同学们,作文,是写出来的,而好作文,却是改出来的。现在啊,我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大家对照着屏幕上老师刚刚所说的这三招修改作文,也可以同桌交换作文,共同交流。
五、片段赏析(10分钟)
刚才巡视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在老师讲之前就已经用上了这三招,这让老师很欣喜,说明你们已经走在了老师的前头;更让我开心的是很多同学虽然第一次写得不是很好,但是对照着老师的三招重新进行了修改,于是获得了进步。这样的同学尤其值得表扬,说明你们上课很认真,而且善于改正。
优秀的'作文是全班的财富,应该让大家来共享。所以接下来,我想请几位同学,把自己写得最精彩的部分贡献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一句。只要你认为自己写得精彩,都可以起来读。当然如果能够结合林老师所说的三招来说说就更好了。
预设一: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意思是说朗读很重要,文章写得一般,但是如果读得好,也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
预设二: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班xx同学做的比较好,他的作文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很真诚的感受。
六、小结。(1分钟)
今天这节课啊,咱们不仅玩了有趣的游戏,还学到了描写人物动作的三个好办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能像今天这样善加利用。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
人物动作描写
1、动词十修饰语
2、动作拆分法
附:时间安排: 3、妙用修辞手法
1、导入,游戏---8分钟
2、初次写作---8分钟
3、发现问题,讲解要点---8分钟
4、学生修改作文---6分钟
5、指导讲评----9分钟
6、小结---1分钟
画人物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和表演,感受歌曲的情绪,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初步体验在音乐中“赶海”的情趣,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2、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3、通过歌表演,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联想音乐所表达的境。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更好的把握音乐情绪,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赶海”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
1、第四乐句的八分休止符。
2、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
师:今天有一位住在海边的小姑娘想邀请大家去美丽的大海边看看,你们想不想去?
师:那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出发吧!(播放音乐先让学生聆听一遍。带领学生做律动,通过动作把乐句区分开来。)随音乐律动划分乐句(播放音乐2遍)
生:模仿老师一起随音乐律动
师:大家动作真美,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很大海边,咱们先看看小姑娘在海边的生活怎么样?(播放课件)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
师:大家看的很认真,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大海的图片中还藏着一首歌曲呢?仔细的听一听,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师:你觉的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样,给你什么感受?
生:很欢快、活泼
师:小姑娘在海边都做了些什么呢?谁听清了?我们再来仔细的听一听,(播放音乐)
生:仔细聆听,捡海螺和虾,跳舞、唱歌
师:小姑娘在海边又捡海螺又抓对虾,那小姑娘的心情怎么样?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曲就是住在大海边的小姑娘专门为迎接你们的到来演唱的,名字就叫做《赶海的小姑娘》,出示歌谱,小姑娘也特别的开心,她想邀请你们一起唱着歌去海滩捡贝壳、海螺,好不好?
2、发声练习
师:嗯,咱们先来跟着录音用“哩”轻声的唱一唱,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小姑娘的快乐情绪,身体坐直,小胸脯抬起来,声音要柔和,用上气。(提示学生像吹螺号发出的声音一样,并出示图片”螺号”让学生观看)
生:随音乐用“哩”轻声的唱一唱。
师:同学们的声音很美,好像让老师看到了大海一样,大家感情再投入一些,声音再轻柔一些,再用“哩”跟着老师的琴唱一唱,行不行?注意,我们一边唱还要一边听,你的声音要跟钢琴的声音一样高。小胸脯抬起来,小嘴要拢起来,气息均匀一些。
生:用“哩”跟琴演唱
3、朗读歌词
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我们用刚才歌唱的状态有感情地读一读歌词好吗?(要求学生咬字要清楚,声音要集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生:按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读得真是太感人了,老师也特想把这首歌曲给大家唱一唱,行吗?同学们可以跟着老师轻轻的唱一唱。(自弹自唱)
师:好听吗,特想唱了吧?下面跟着老师的琴我们轻声唱一唱,同学们要注意,我们一边唱还要一边听,你的声音要跟钢琴的声音一样高。(老师以稍慢的速度弹琴,请学生轻声跟唱。先让学生们完整的唱一遍第一段歌词,如果出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如果问题不是很大,就让他们把第一段完整唱完后再次唱时再提要求、纠正音准、节奏、咬字、吐字、情绪等)
生:好听,跟琴轻声演唱
5、解决难点
师:这第
三、第四乐句表现了小姑娘欢活泼、俏皮可爱的性格以及在海边赶海时高兴的情绪,我们在演唱时一定要用轻巧、活拨的声音来演唱,尤其这句“珊瑚礁上捡起了一枚海螺”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唱的?(用肢体语言把八分休止符表示出来)
生:聆听、模仿,用轻巧、活拨的声音来演唱
师:后三乐句节奏舒展,表现小姑娘从小就生活在大海边,对大海充满了热爱之情,因此演唱时要用很深情、优美的声音来演唱,你们听听老师这两句“找呀找呀找呀找呀找,挖呀挖呀挖呀挖呀挖。”是怎么唱的,(示范:力度上第一句强,第二句弱,用手势给学生们表现出来)
生:聆听、模唱
师:最后一句“哎啰啰哎”(激发学生联想,小姑娘越走越远,声音也越来越小,用手势或肢体引导学生去演唱)
生:看老师手势用轻轻的的声音来演唱
6、完整演唱
师:大家唱的真不错,我们再完整的跟琴唱一唱,注意老师刚才提到的要求,弹琴伴奏。
生:按照教师的不同要求来完整演唱《赶海的小姑娘》,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
师:同学们进步真快,多好听的声音啊,我们用什么样的速度更能体现出小姑娘赶海时的快乐、高兴的心情呢?(提示学生稍快还是稍慢的速度)
生:稍快的速度。
师:那我们再用稍快的速度由感情的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吧(教师指导演唱)
生:用稍快的速度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7、歌表演
师:同学们的声音又有进步了(及时表扬)。请大家想象一下在海边捡贝壳、见海螺的情景,能不能把我们赶海时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跟录音演唱,老师用手势提醒学生们演唱)
生:用高兴的心情、轻巧欢快的声音演唱
师:大家唱的真不错!我们唱着歌和小姑娘一起去赶海喽。(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表演)
师:同学们做的真美,下面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随着音乐动一动,去捡更多的海螺和贝壳吧。(播放音乐)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做的真美,老师都被你们感动了,今天我们和海边的小姑娘玩开心吗?我们不光观看了大海边的美丽景色而且还学习了一首好听的什么歌曲?天色已晚,我们和在座的老师们说声再见一起坐着小火车回家吧!(播放歌曲)
画人物教案8篇相关文章:
★ 画雨伞的教案6篇
★ 画植物的教案7篇
★ 画鸭子的教案5篇
★ 蓝色的画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