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教案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要融入评价机制,以便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情况,教案的反思与改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升,淘一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立交桥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立交桥教案7篇

立交桥教案篇1

活动目标

了解立交桥的外形特征和建筑风格,知道其功能。

欣赏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尝试创编有关桥的儿歌。

活动准备

准备图画纸、笔若干

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桥·各种各样的桥①》。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

组织幼儿观看录像,引导幼儿讨论:立交桥有几层?每一层面上车辆的行驶方向

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二、欣赏儿歌

用录音机播放儿歌《立交桥》组织幼儿欣赏。提醒幼儿边听边思考:儿歌里说的

立交桥是什么样的?

三、朗读儿歌

教幼儿跟念儿歌,引导幼儿在念儿歌的过程中发现儿歌的特点,如每句话的字数

基本一样、最后一个字音基本押韵、念起来琅琅上口且富有节奏等。

四、创编儿歌

欣赏儿歌《各种各样的桥》,说说桥的特点。

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一种桥,尝试进行创编有关桥的儿歌。

五、想像绘画

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的儿歌里的桥画下来。

教师协助幼儿将自编儿歌写在画纸上。

立交桥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立交桥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感受不同立交桥,体会立交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它又与幼儿的生活很接近,每天都要接触,可是能有几个幼儿会对立交桥的特点有很细致完整地了解呢?所以设计了这次活动,让由儿真正了解"立交桥"的含义和特征。

组织形式

集体。

活动目标:

1、感受立交桥的形态,进一步了解立交桥的功能。

2、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

都见过城市里的一些立交桥。

环境准备

城市里常见立交桥的图片若干。

重点难点:

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我知道的立交桥。

小朋友,你见过立交桥吗?你看到的立交桥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你们分别是从立交桥的什么地方看的?有什么感觉?这些桥为什么叫“立交桥”呢?

二、欣赏漂亮的立交桥。

师带来了一些立交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说你最喜欢那座立交桥,为什么?你最喜欢那座立交桥?有几层?有哪些你觉得特别的地方?这么多立交桥,你觉得哪些立交桥是从上面往下看到的?哪些是从下面往上看到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小结:

立交桥是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标志,它可以让汽车畅通无阻的通过一个个路口,不必在路口慢慢的等红绿灯,免去交叉路口拥堵的烦恼。现在很多交通要道和高速公路上都建起了多座立交桥,城市立交桥越多城市现代文化程度越高。

三、师幼讨论:立交桥的作用。

你觉得城市里有立交桥好吗?这是发生什么事了?你遇到过吗?为什么会堵车呢?在城市的什么地方需要立交桥?为什么?

附:儿歌《立交桥》

立交桥像彩虹,

高高架起在空中,

沟通东西和南北,

秩序井然顺序行,

嘉定交通展新容,

道路平坦又畅通。

四、作品介绍参观。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时在学习同伴作品基础上再次创造。

2、引导幼儿在建筑区搭建各式立交桥。

活动反思

课前幼儿对各种立交桥已经有所认识,对立交桥也产生了比较高地兴趣,尤其是双重立交特别感兴趣,通过师幼讨论,我发现幼儿对立交桥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一活动基本上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

立交桥教案篇3

班级:中班

科目:语言社会 艺术

执教人:李秋花

一、活动名称:《立交桥》

二、活动目标:

l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变化,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l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对文学诗歌的理解能力。

l 能较完整地朗诵、表演诗歌。

三、活动准备:

l 组织幼儿到家乡较繁华地段游览,参观新的建筑。

l 请幼儿、家长一起搜集地区标志性建筑图片,如桥、路、楼等。

l 绘画纸、笔及积木若干。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出示自己搜集的图片,相互交流近期家乡的建筑有哪些?

基本部分: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新建筑?它们在哪个地方?叫什么?为什么要修建这些路、桥、楼?引导幼儿明白人们生活提高了、车多了、房子大了、空间小了,修这些路、桥、楼是为了方便大家的通行。

与幼儿一起欣赏儿歌《立交桥》后讨论:为什么要修建立交桥?你见过哪些立交桥?在什么地方?

与幼儿一起说儿歌《立交桥》, 边表演边说。

请幼儿为家乡设计新型立交桥,用积木拼搭立交桥。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五、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搜集的`图片布置“家乡的新建筑”专题展。

立交桥教案篇4

教学目的:

一、体会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经济腾飞,给京华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激情。

二、通过与《中国石拱桥》比较阅读,理解记叙与说明等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所起的作用。

三、了解通讯的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别记叙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同难点。

教学方法:

①与《中国石拱桥》进行比较阅读、分析、理解、把握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

②利用课文插图或教学挂图进行欣赏分析,把握立交桥的特点。

教学时数:二节。

第一节

要点:导入新课,检查预习,理清文章结构。学习一、二两部分。

内容和步骤:

一、导言:陆地上有没有桥?有谁见过陆地桥,能说说陆地桥的模样吗?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大家画出难写难懂的生字词。

2、生字:

颤 窥 匝 悖 徜徉 苜蓿

椭 瞰 涵 浚 惬 塞

翌 迥 湍 妪

3、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全文共18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1—2),叙写作者孩提时的所见水上桥。

二(3—14),具体描绘京城大地的立交桥。

三(15—18),赞美京华大地的立交桥。

三、范读课文。

四、研习新课。

1、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本文的题目是“”,可作者却从“护城河桥”说起,假如把它删掉行不行?

——①从亲身经历说起,有亲切感。

②引起读者联想、比较。

③从水上桥写到陆地桥、陆上桥显得自然。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提问:第二部分是文章主体,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一)(3—4)叙写京城第一座立交桥。

(二)(5—8)叙述京城立交桥建造的速度和宏大的规模;

(三)(9—14)描绘四座立交桥的各自风格、特点。

(2)提问:作者在文中说到大型立交桥共61座。所提到的共多少座?

——提到桥名10座,详细描绘5座。

(3)阅读10—13段,完成表格。

桥名 使用比喻句 特点

建国门立交桥

西直门立交桥

三元桥

玉蜓桥

(4)请同学欣赏课文前的彩色插图和文中插图,对照课文,说说它们分别是文中描述的哪座立交桥?

——引导学生欣赏立交桥的丰姿。

(5)集体朗读14段,要求有感情、有节奏。

五、小结本课内容。

六、布置作业。

1、整理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七。

课后回顾:

第二节

要点:

学习第三部分,比较阅读,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造句练习。

二、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

2、提问:作者写路口堵塞现象时借用了什么术语?

——作者借用医学术语“动脉栓塞”,形象生动道出了写于交通堵塞的现象,运用比较法来赞美立交桥的巨大作用。

集体朗读17、18段。

三、小结课文:

1、教师简述“通讯报道”的特点:

——通讯,也叫“通讯报道”,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事件的'新闻体裁。通讯以叙为主,还可插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方式。

2、中心思想:

本文报道了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描述了立交桥的雄伟壮丽的风姿,热情赞颂了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3、在记叙文中插入一些必要的说明,可以把事情讲得更加清楚,可以把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加明白。

4、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内容,以记叙为主要手段。为了使记叙的事情通俗易懂、清楚明白,离不开必要的说明和恰当的描写。

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内容,以说明为主要手段。为了使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准确、需要简明的记叙、生动的描写。我们读文章、写文章,都要认真分析,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和要求。

六、布置作业:

1、把《》改写成说明文。

要求:

a、抓住立交桥的特征,注意详略;

b、局部改写或全部改写;

c、200—300字。

2、课后练习八。

立交桥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通讯的特点

2.说明文和记叙文作比较

教学方法:

注意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和交叉。

从目的,记叙的完整性与比重,描写的程度等方面同第一课作比较;将某些代表性段落改写成说明文,达到更鲜明直接的比较目的,对于交叉,可重点分析几个代表性段落,摘取说明部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预习作业:思考题

(1)里有哪些记叙成分?

(2)与《石拱桥》的不同表现在哪?

生词注意

匝道(zā) 翌日(yì) 迥导(jiǒng) 鸟瞰(kàn) 湍急(tuān)

老妪(yù) 并行不悖(bèi) 疏浚(jùn) 矗立(chù)

徜徉(dnáng)(yáng) 茴蓿(mù)(xu) 豁亮(hu)

俨然(yǎn) 姹紫嫣红(chà)(yān) 惬意(qiè)

栓塞(shuān)(sè) 偃旗息鼓(yǎn)

文学常识:通讯是新闻体裁,一般是记叙文,用叙述描写等多种方法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通讯必须真实、详细、生动、文学色彩较浅。

课文分析

是一记事的通讯,它报道了北京立交桥的修建和建成后的情景,在给划分段落时,我们要思考以下问题:

(1)“立交桥”这个名词最先出现于哪一节?(3节)

(2)课文介绍立交桥时,先用什么顺序?从第几段起改换了记述顺序?(先以时间为顺序,从10节后改成空间顺序)

(4)从哪段开始是回顾立交桥出现之前的情景?(15节)

(3)哪些段落是带性的段落?

(8节,从时间上总括上面几段,介绍建桥速度和数量,9节、14节,从空间上总括,介绍立交桥的造型姿态)

(5)从第几段开始又说起立交桥了?(17节)

弄清了上面几个问题,我们就给课文找出了几个分界处,那就是:2、3节之间;8、9节之间;14、15节之间;16、17节之间。

是不是就应当以这四个分界处将课文分为五部分?若不是该如何合并划分呢?(见书)

(一)十年中北京立交桥飞速发展的情况。

(二)北京立交桥的多姿多彩。

(三)北京立交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现在我们对这三点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

请在课本上标出表示时间和桥名的词语。

(板书)

从图表上我们看到文章记叙了1974复兴门桥,1978以后十年间建成的共61座桥,其中点出名称的共八座,为什么1980以后的就一般不再点名了呢?

(因为桥太多了,速度太快,不能也没必要一一列举)

从课文中哪体现出来了?(见书5节)这些正烘托了立交桥纷纷出现的气氛。

7节、为什么记叙完“去年一年”建桥13座后,又打乱了时间顺序,说起“1984年建成的三元桥”了呢?

(前面以时间为序,体现出建桥速度快,而三元桥是这61座桥中较大的一座,若放到前面就无法突出这个“大”,若突出了“大”,就干扰了“快”,所以放后面合理)

6节、连用时间词,说明建桥之快之多,而且是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要力求真实,准确,时间词的三运用,正体现了这一点。

:同学们回想一下初一读过的《新闻两》你以为通讯和消息有什么不同?

1.通讯的叙述比较详尽具体;消息的叙述比较简明概括。

2.通讯较多地报导人物(当然也有事件);消息以报导事件为主。

3.通讯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主要表现手法叙述,但也常常有较多描写,有时也用抒情、议论等手法,描写手法上,描写占了相当大比例。

作业:课后一二三六。

第二课时

课文写北京的立交桥,为什么从护城河说起?为什么要这样写护城河?

(通过护城河桥的破败不堪,映衬立交桥的雄伟壮丽)具体分析一下对比:

(“颤魏”:带缝的“桥板”“——”壮丽雄伟的`钢筋混凝土桥

桥下是“浊流”——车水马龙

桥边是“乱坟岗子”“农家柴草堆”——“姹紫嫣红”立体花园)

课文为何要连写护城河桥,五带桥、卢沟桥?

(突出桥与水“形影不离”)

于是作者对桥的旧有观念做了“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物”这里是为了与陆地桥区别,而引出立交桥。

那么立交桥特点是什么?(陆地桥)

4节、“在桥上凭栏下望”,为什么要“凭栏下望”?

(按习惯,凭栏下望会见到水)

文中为什么要特别用这个词呢?

(1节写护城河桥时曾描写过“透过桥板缝就问窥见浊流”,用这个词比较就更明确了;还有一层对比意义)

当年“窥见浊流”,如今“凭拦下望”见到的是什么呢?当然没有河,没有水,文章用“旧日的桥的概念似该修正了”进一步突出了立交桥的特点,但这只是说“没有”了什么,那见到的是什么呢?

(车水马龙)3节做了描述性说明(见书)

通过说明,作者又点明了立交桥路上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

我们已经知道这一部分是按空间顺序介绍的。

那么9节是从(一)到(二)的过渡,是从什么过渡到什么?

(由立交桥的发展转入到立交桥的造型和姿态)

在这部分中分四段分别介绍了四座立交桥,列图表这四座桥的特点:

(板书)

14节总括了桥的艺术性

第三部分

立交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交通问题确定不可忽视,课文用“动脉栓塞”形象的喻出路口堵塞给建设事业带来的巨大障碍,从而突出了立交桥在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做书后练习二(区别记叙文、说明文)

做书后练习三五(两种文体的交叉)

立交桥教案篇6

科学活动:立交桥和天桥

活动目标:

1、 欣赏城市交通中现代的桥:立交桥、天桥,了解它们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合作并采用多种方法制作立交桥模型。

3、 大胆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 课件“立交桥”欣赏。

2、 故事图片“马路上面的桥:天桥”、“交叉的桥:立交桥”

3、 积木,各类废旧纸盒、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1、 故事“交叉的桥”,引出活动,了解立交桥给人类交通带来的便利:

提问:狗熊司机为什么急得满头大汗?

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2、 欣赏立交桥,进一步了解立交桥。

(1)幼儿小组交流:

提问:你见过立交桥吗?在哪里见过的,是什么样的?

(2)欣赏课件

教师引导幼儿主要从造型上欣赏。

你喜欢立交桥吗?为什么?你喜欢晚上的立交桥还是白天的立交桥,为什么?

3、 教师介绍天桥。

故事“马路上面的桥”。

4、幼儿分组讨论合作制作立交桥或天桥。

(1)介绍材料。

(2)小组讨论,并把打算和想法介绍听。

(3)幼儿分组制作。

5、作品介绍参观。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时在学习同伴作品基础上再次创造。

立交桥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曲线和直线的穿插进行构图,表现盘绕的立交桥。

2、知道立交桥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体会立交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认识立交桥。

你们认识这三个字吗?什么是立交桥?

这些桥一样吗?它的形状像什么?

为什么要造立交桥?想一想如果现在没有立交桥上海的道路会怎样?

教师小结:立交桥是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标志,它可以让汽车畅通无阻的通过一个个路口,不必在路口慢慢的等红绿灯,免去交叉路口拥堵的烦恼。现在上海很多交通要道和高速公路上都建起了多座立交桥,城市立交桥越多城市现代文化程度越高。世博会的时候各国来宾来到上海可以在道路上畅通无阻的行驶。

二、欣赏范例,设计立交桥。

嘉定有立交桥吗?你觉得嘉定的哪些地方可以造立交桥?

这座立交桥有几层?哪层在最上面,哪层在最下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20xx年世博会即将在上海召开,立交桥会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什么?

请你为嘉定也设计一座立交桥,使嘉定的道路更通畅,更好地迎接世博会的到来。

三、相互介绍,传唱立交桥。

小朋友相互说说自己设计的立交桥。

老师介绍立交桥的儿歌。

附:儿歌《立交桥》

立交桥像彩虹,

高高架起在空中,

沟通东西和南北,

秩序井然顺序行,

嘉定交通展新容,

道路平坦又畅通。

留疑:立交桥可以分成哪几种不同的种类。

立交桥教案7篇相关文章:

古诗画教案幼儿园教案7篇

秋天的雨教案优秀教案7篇

幼儿园安全教案防雷电安全教案7篇

体育游戏教案小班教案参考7篇

体育游戏教案小班教案7篇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教案7篇

中班语言教案春天来了教案推荐7篇

幼儿园教案中班教案推荐7篇

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7篇

二年级教案数学上册三单元教案7篇

立交桥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