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树教案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教案的详细规划,使教师能够更清晰地传达知识和技能,提前准备一份教案,有助于教师不断改进和提升教学水平,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五彩树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五彩树教案7篇

五彩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练习跑的动作,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机敏性。

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呼啦圈两个、玩法:

规则:

1、说完"看谁先占到圈儿"以后,才可以互换位置。每个幼儿必须离开自己的圈,不能站着不动。

2、没有占到圈的幼儿,必须站在中间去。

注意事项:

1、幼儿换圈时不要相互碰撞。

2、此游戏不宜人数过多。如果人数多,可将全体幼儿分两组进行。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弹性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幼儿生活中常接触的,他们很感兴趣。通过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践,让他们感知弹性物体的特征,探索弹性的秘密,从而使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

但是,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们感觉,对大班幼儿来说,内容多了一些,尽管活动的前半部分,我利用各种弹性物品让幼儿充分感知了弹性物品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并且知道了弹性可以再不同的物体上都能找到,也基本理解了弹性的特质。但是活动的后半部分,我利用铅丝让孩子们进行弹性物品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一是在材料的选择上,制作弹簧的铅丝弹性度不够,不能充分的展现弹簧的特征;二是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如何绕?怎么绕?搞不清楚,原因是:作为弹簧本身就有许多的知识点可以给孩子们讲解,其实弹簧本身就能作为一个活动来展开,从而能更好的让孩子们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认识弹性,理解弹性物品。

本次活动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是总体来说,孩子们对于最后的作品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在日常生活中可尝试的让他们利用相关的材料制作出更有创造性的东西。

五彩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体验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鹅卵石。

2.体验局部组合成整体的新奇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鹅卵石若干,手指点画的'示范画。

2.裁成小路形状的绘画纸(数量与班级人数相匹配),各种水粉颜料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兔姐姐和兔弟弟在松鼠大婶的店门口铺了一条五彩石头路,漂亮吗?(老师引导幼儿观察鹅卵石,并尝试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鹅卵石)。我们也来画些五彩的石头吧。

2.教师分给幼儿每人一个鹅卵石,请幼儿说一说它们的样子。

3.教师示范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鹅卵石,请幼儿在练习纸上练习点画鹅卵石。

4.教师出示绘画纸及绘画材料,让幼儿分组制作绘画作品《五彩石头路》。请幼儿用不同的颜色在“小路上”进行手指点画。

5.操作时教师讲清活动规则,幼儿进行自由创作。

6.教师根据幼儿能力,进行个别指导。

7.欣赏作品。

(1)将幼儿完成好的作品分别摆在桌子上,引导幼儿欣赏“五彩石头路”

(2)启发幼儿将作品连在一起,将小路变长,体验局部组合成整体的新奇感。

(3)引导幼儿使用各种颜料进行涂画,把幼儿画好的石头展示到手工区,供幼儿欣赏。

8.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五彩树教案篇3

教学过程

一、下面我们将学习五彩池这篇课文儿。(板题)大家有谁见过五彩池?知道五彩池在哪吗?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九寨沟的地图,简介五彩池——去年我就到过四川松潘旅游见到了美丽神奇的五彩池。(那是个晴朗的日子……)

师当导游配图和乐范读形、色两段,感觉五彩池怎样?(板:形、色)课文哪几段写了这内容?想不想再深入地了解五彩池?

二、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部分,老师为你们定了几个目标,投影出示:

1、通过学习,掌握相关段落中的生字、新词,感悟、理解词句。

2、能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不断句、不回读。

3、能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语句。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5、能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多方面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想想,你自个儿的目标是什么?可以在里边儿挑几个合适自己的。心里有底了吗?如果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记住我们的口号是——一起努力,合作互助!

三、下面,大家快速读这两段课文,将不懂的字、词画出来。

1、再读这两段,要求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己的兴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选读其中一段。

3、检查,分别读。(通顺、读准字音)

四、现在,请你再在自己喜欢的段落中选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尽量地读好它。指名读,交流为什么喜欢,自己认为读出味儿来了没有?别的同学认为呢?推荐一名同学读这句话,再齐读该句。(电脑配画及乐显示该句,相关练习含在其中。)让学生在反复感情朗读中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尝试背下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相互背给对方听。

五、读了这两段文字,有什么感兴趣,想弄明白的问题?(汇集、归纳、筛选出问题:五彩池为什么会出现各种颜色?)面对这样的问题现在可以想什么办法解决?(问周围的老师、问同学、查找资料等)老师告诉学生曾在图书馆找回了有关旅游名胜的简介,也曾上网搜索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存在电脑里可供学生查询。下面,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疑。

六、把问题抛给在座的老师及上网、找书获得答案的学生——解疑。

七、齐读解疑段落。

八、蒋老师有位朋友在南宁的旅行社工作,去年老师游览回来后他曾让我为他编一套有关五彩池的简介图册,我觉得人多力量大,你们愿意帮我这个忙吗?

出示某旅行社评选“最佳五彩池导游图册”广告:

要求:

1、设计一句能体现五彩池特点的广告词。

2、图册内容可在形、色、成因三方面中自选。简介语可节选课文或web网页上的语句,也可自编。

3、画面能体现五彩池的特点,书写工整,图文相符。

九、分组活动,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请教周围的领导老师们。其中一组由师生合作,在电脑上创编。(10分钟)

十、交流评比。

十一、布置回去后的任务:以导游的身份向亲人,朋友们介绍五彩池,要注意交际礼仪。

板书设计:

形:各异

五彩池 人间瑶池

色:丰富

五彩树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想象句子描绘的景象,从而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4、通过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启发学生多度并展开想象,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感受大自然的美,

2、积累语言。

难点:

感受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教学方法:

感受法、体会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小黑板、磁带。

教学板书:

面积:

大小不??

五彩池形状:

玲珑多姿(美丽、神奇)

色彩:

鲜艳多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引入新课

二、围绕要求,初读全文。

1、自读课文,说说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用“——”画出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作者游藏龙山观五彩池的感受。

三、学习第1、2自然段,感受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的神奇和美丽?

句子1: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玲珑多姿。

句子2:使人惊奇的是,……呈现出多种色彩。

句子3:漫山遍野的水池,……像一幅巨大的彩画铺展在眼前。

句子4:如果把各池的水……什么颜色也没有了。

2、句子理解的一般方法:

(1)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具体展开:

句子1:哪些地方写出了“大”、“小”、“玲珑”、“多姿”。

句子1、2,可展开想像,画画写了哪些形状和颜色,再说说还可能有哪些,感受神奇。

句子3:补充藏龙山如此美丽的水池有700多个。

(3)用各种方法感情朗读。

3、有条件的可看一些vcd,加深理解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

四、指导背诵:引读试背→媒体显示,进行情景背诵。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想想五彩池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用铅笔画出来,标上序号。

2、集中交流,弄清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第9周第4课时上课时间10月30日(星期四)本学期累计教案46个

第二课时

一、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怎么写清楚的。

2、文章中你最喜欢认为最美的是哪一句?读给小组中的同学听,让他们也与你一同陶醉。

3、听了大家读的句子,你有没有从中发现作者把五彩池写得那么美丽的法宝是什么?

(作者丰富的联想,多种修辞方法。)

二、再读体会,实践运用。

1、举行朗读比赛,带着感情美美的读。

2、仿写一个景物,尽量的用上修辞和想象的方法。

三、总结知识,拓展提高。

如果你是四川藏龙山旅游公司的职员,请你为美丽的五彩池写上一段广告词,吸引大家来旅游。

五彩树教案篇5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齐读课题。我们学校许多教师都没去过五彩池,我想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语,为了写好广告语,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同学们有兴趣完成这个任务吗?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现在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去看看五彩池。

1、(用挂图、投影,出示精美的图像)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完了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2、讨论观看五彩池景色后的心情或感受(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五彩池美丽与神奇)。(板贴:美丽、神奇)

二、朗读体会,观赏五彩池

引言:我们知道要想深入了解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就得认真学习课文。我们先自学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的句子,反复地,有滋有味的读读,拿起笔划划,看看五彩池美在哪里,神奇在哪里。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画出重点词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1)交流学习所得

把你选择的最喜欢的一句话,好好读读,把你所体会到的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让其它同学一听就明白五彩池神奇在哪里。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颜色”“光辉”“宝石”“闪耀”等词语体会五彩池的美。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想象它所描写的美景。

从“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无数”等词语体会五彩池数量众多,老师随机补充,藏龙山有大大小小的五彩池4000个

从“大的……”“小的……”,体会水池大小、深浅不一。

从四个“有像”,体会五彩池形状各异。(板贴:数量众多 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

(2)讨论这段话中的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水池还有像什么的?”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可以配乐想象)

(3)小结。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我们一时也说不尽,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投影出示课文段落)

2.朗读训练。自愿试读,齐读,启发学生读出美感,读出赞美之情。

三、欣赏五彩池水的美丽与神奇。

引言:五彩池数量众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真是美丽神奇,可是更让人惊奇的是五彩池的水,你知道怎样让人惊奇吗?先自己读读课文,再和同学讨论。

1、先自学,后讨论。五彩池的水为什么会令人更惊奇?重点感悟水色变化的美丽与神奇。

从第一句领会五彩池的美丽。水源相同,各个池水颜色却不同

从第二句话中“上层、下层、右丰边、右半边”的不同颜色,体会五彩池池水的变化多端。(板贴:颜色多样 变化多端 )

从第三话句“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体会五彩池水的神奇:看起来,水色丰富多变;舀起来,“什么颜色也没有”。

2、想想为什么课题叫《五彩池》

因为色彩五颜六色,变化多端,所以叫《五彩池》。谁能把五彩池的神奇读出来?

3、朗读训练。可范读,自己练读,自愿报名读,配乐听读,齐读。尤其要读好转折语气“却”“可是”。要指导学生读出惊奇的心情、神奇的感觉。

四、探究原因,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读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想要问老师吗?

1、学生质疑。

2、小组讨论

3、启发汇报(老师报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画演示。)(板贴:池底有石笋,表面有石粉,阳光折射,花草树木倒影)

4、看着板画,介绍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1)同桌介绍

(2)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当导游员,给大家介绍。

5、小结:欣赏了五彩池美丽、神奇的景色,又听了导游员的介绍,我们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话。

五、回应开头,写广告词

引言:学习到这儿,大家一定了解了五彩池的特点,现在能写出吸引游客的广告语吗?

1、学生动笔写广告语

2、汇报交流广告语,师生评价。

要求:简练、明确、鲜明、易记、准确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回去动笔画画美丽的五彩池。

附:板书设计

水池:数量众多 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

美丽、神奇

池水:颜色多样 变化多端

原因:池底有石笋 表面有石粉 阳光折射 花草树木倒影

五彩树教案篇6

适合年级:

大中小班皆可制作方法:用长约65cm的松紧带缝牢两头成圈,圈上粘五彩绉纸做成。

单人玩法:

1、手上绕圈:幼儿将圈套在手指上,在胸前或头顶上绕。,熟练后可边跑边绕,进行单脚跳着绕或原地绕。

2、 拉弓射箭:右手食指勾住圈;左手拉直松紧带,向空中射出并接住。比比谁射得高,谁接到的次数多。

3、 打气筒:将"五彩圈"一边踩在脚下,双手用力拉另一边。嘴里可模仿打气的声音。

双人玩法:

1、 拉力器:把两个"五彩圈"摆成十字交叉,幼儿面对面站成弓射箭步,双手伸平,轮流将圈向两侧拉送。

2、踩小蛇:两个拴地一起。一幼儿弯腰拖圈学蛇游动,另一幼儿则追着踩蛇。踩到后交换进行。

集体玩法:

1、 接边跑:全班幼儿分组,多组第一位幼儿将圈拴在距起点6米处的.椅子上,返回后第二位再将圈解开后把圈交给第三位,如此来回,比哪一组先结束。

2、 钻山洞:两个圈拴在一起,两幼儿拉紧,手放腰部,搭成动词。全班幼儿都搭成山洞后,排尾幼儿钻过山洞,站在排头又搭成山洞俯依次进行

活动目标

1、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2.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发现大班的孩子虽然不会转圈,但他们非常喜欢跟圈做游戏。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以玩圈为主线,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先让孩子自由探索,再集体练习。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圈的多种玩法,孩子们互相学习、分享,大大提高了孩子玩圈的兴趣!这节活动比较成功。

五彩树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亩、拇、舀、簇、珊、瑚”等6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欣赏五彩池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体会五彩池的特点。

3、学习××××××××××。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色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五彩池水的“奇异”之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五彩池。

二、谈话激趣,据题质疑。

1、你去过哪些神奇的地方?为什么说这些地方很神奇?这节课,我们又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到四川西部藏龙山欣赏神奇而美丽的五彩池。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后据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教师指导。

四、再读课文,重点探究。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五彩池的'。

2、抓住重点句段,理解五彩池的特点。

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中做记号,找出描写五彩池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一)提出突破口,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自读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作者是怎样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写具体的?讨论,归纳。

3、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五彩池景象的奇异。

(二)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五彩池的形状,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五彩池的什么呢?

2、默读,找出五彩池的颜色有些什么特点?

3、分小组讨论这节怎么把五彩池的特点写具体的?

4、造成五彩池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的原因是什么?

5、有感情朗读三、四自然段,感受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

(三)学习一、三自然段

1、自读一、三自然段,分别说一说段意。

2、说一说开头与结尾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五、总结全文

学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后,你有什么感想?

六、拓展练习

为五彩池写广告词,或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五彩池。

五彩树教案7篇相关文章:

手工树的教案通用6篇

手工树的教案优质6篇

新年树教案反思6篇

春天的树中班美术教案5篇

幼儿手工树教案精选8篇

手工树的教案精选5篇

艺术神奇的树教案5篇

我身边的树中班教案5篇

大班美术各种各样的树教案5篇

我喜欢的树语言教案模板6篇

五彩树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5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