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教案可以提前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作出解答,保持课堂秩序,个性化的教案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淘一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词串的意思,感受了解四季各自的气象特点。
3.认识偏旁雨字头、左耳旁,能正确认读“霜”等8个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词语、词串)。
2.能正确认读“霜、吹、落”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春、风、花”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词串的意思,感受了解四季各自的气象特点和春季的'某些物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有关四季的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说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霜是水汽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很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认识部首左耳旁。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四、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课本13页有8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看本页插图,猜一猜这些词语可能是什么意思?
各种形式读四字词语(带音节拼读、去音节读、男女比赛读),适时纠正不规范的读音。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白鸟争鸣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树、草等植被对山体及环境的保护作用,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
学生:观察本地山体的植被情况,找一找哪些山爷爷穿上了绿袍,哪些没被林木野草遮住,裸露着身体,再看看这两种山在下暴雨后有什么不同。
教学设计参考
一、课题引入,渗透知识
1、教师提问引入:本课课题写的是谁?为什么称爷爷?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作答。
二、自读课文,疏通意思
1、学生自读课文,勾出不懂的`地方。
2、同桌互相帮助解疑。
3、向教师质疑。
三、认识生字,理解意思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愿读生字,互相评价矫正。教师注意帮助岩字的读音。
2、让学生说说自己人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齐读课文,巩固生字。
4、自己读课文,想想懂了些什么。
四、指导读文,拓展内容
1、学生告诉大家,这首儿歌写的是什么意思。自由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教师有重点地引向对山爷爷,受不了和山爷爷穿了眯眯笑两句诗的理解。发掘儿歌暗含着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教育的内容,重点要落实在行动上。可以问学生是怎么爱山爷爷的,为山爷爷做了些什么。读你植树,我种草,织一件,绿长袍。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意思。
3、重点指导儿歌前后两部分不同感情的朗诵。
4、学生装自己朗读课文,理解意思,体会感情。
五、结合实际,扩展迁移
1、把学生带出教室或走出校园。
2、让学生说说家乡有些什么山,有没有还没穿上绿袍的山。
3、讨论:我们该为山爷爷做些什么事?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3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词,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偏旁部首。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
课文较长,因此在指导朗读方面要花较多的工夫,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可以小熊找朋友为线索指导细读课文。
教学构想:
第一自然段抓住“孤零零”这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小熊住在荒岛上的情形,体会“孤零零”的感受。第二、三自然段则是感悟小熊种树的辛苦,感受小岛上发生的变化。第四、五、六自然段无需多讲,可放手让学生自读,抓住“这儿真好”想象一下小岛现在的样子,说一说这儿好在哪里?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本课生字词,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朗读。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示小熊图,问: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只什么?认识吗?
想知道小熊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第16课讲的就是这个小熊的故事(贴小熊图)。让我们打开书,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课文比较长,生字也比较多,遇到不熟悉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看你读几遍能把这个故事读下来。——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检查生字:小熊还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认识吗?
出示:小象小猴荒岛
天空梦见孤零零
一座一年一起玩
谁来读读第一行的`词语?(真棒,一下子就把这几个词语读对了,我们一起跟她读)
谁来读读第二行?——第三行谁来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小友真厉害,一下子就把这些词语读下来了)
老师这还有两个更难的,谁来读好它?
继续出示: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真棒,我们跟着他读一读)
还有这两个,会读吗?出示: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我们一起读一读)
三、精读课文,指导感情朗读
1、词语会读了,课文小朋友也会读了吗?我请一个小朋友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仔细听。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小熊住在哪里吗?(简笔画:荒岛)想象:荒岛会是什么样的啊?(没有树,没有花,光秃秃的)
是呀,小熊一个人住在这个荒岛上,没有树,没有花,多寂寞、多孤单呀!书上哪个词讲小熊很寂寞很孤单的?我看哪个小朋友最会读书!——示“孤零零”(齐读词语)
问:小熊孤零零的,真孤单啊,它想做什么呢?(找朋友)
是呀,小熊孤零零的,真想找朋友啊!——谁再来读读这一段?读出小熊特想找朋友的语气?
是呀,小熊孤零零的,多可怜啊!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熊这么想找朋友,这时候,它看到什么了?(贴“云”)——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小熊多么着急地想找个朋友啊,谁来着急地读一读?
引读:我们现在都是小熊了,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指导读出着急找朋友的心情)
4、学习第3自然段
(1)多着急找朋友的小熊啊!那云儿是怎么说的呢?快点往下读读——生自由读——谁来说说云儿怎么说的?(还有谁也找到这个地方了?)
(2)师演示:把白云变成一棵树
问:云儿飘来飘去不说话,变成了什么?
那云儿这是什么意思啊?谁来告诉大家?
——它是让小熊种树啊,小熊明白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示:“小熊明白了,它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
——小熊种的树多吗?想一想,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4)那么种了这么多小树,小岛怎么样了?再接着往下读一读,示:“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5)那怎样才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呢?
(指黑板)小朋友看这,小熊种的小树苗在小岛上一年一年长大
(师边述边在上面画几棵小树)那这是不是绿叶成阴,漫山遍野了呢?——怎样才是呢?——你认为小熊还会把树种在哪呢?谁上来种一种?(指名学生上黑板种树)
小岛上种满了树,再想象一下,小岛上还会有什么?(花,草)——指导学生把花草画上(下面的小朋友看看,这是不是你想象的“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呢?)
看图理解:小岛变美了,这儿是树,那儿是树,它们你连着我,我连着你,这就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6)看着这幅图,把这段话再读读,会读得更美——指名读,师给配上音乐——齐读
5、学习第4、5自然段
过渡:小岛在小熊的辛勤劳动下,到处都长满了小树,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变得多美呀!那他找到朋友了吗?——快速读读第4、5自然段。
(1)小岛上都来了哪些朋友啊?
a、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在说什么呢?——指名读小鸟的话
我们都变成小鸟了,伸出你的翅膀,一起说说:——(引读小鸟的话)。许多小鸟飞来了,都在这住下了(一起动作演示)
b、还有谁也来了?它们怎么来的?小象说什么?
小猴也来了,小猴说什么?——小鹿呢?
“这儿真好”,好在哪里啊?
(2)分角色朗读——学生分小组分别做小鸟、小猴、小象、小鹿,师读旁白。
小岛上不只来这几位朋友,一定还会来好多朋友呢!小朋友想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它们会说些什么?
6、学习第6自然段
小鸟、小象、小猴、小鹿都在这儿住下了,现在兴的是谁啊?——谁来高兴地读读最后一段?
我们现在都是小熊了,一起来读读。
四、复习生字词
故事中的生字宝宝还舍不得大家呢!谁来读?
示没有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认读——奖——课后拿着卡片考考其他小朋友。
作业设计:
喜欢这个故事吗?回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吗?
板书设计:
这儿真好
简笔画:荒岛
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本课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儿原来是一个()的荒岛,后来小熊在这里种了(),几年后,这儿()(),()、()、()到这儿安家落户了。
2、说说“这儿”好在哪里?
有树木:一年、两年,小树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有动物:许多小鸟飞来了,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都划着船来了。
这儿绿化搞的好,空气新鲜,绿叶成阴,生活在这里一定很愉快。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座玩空呀年象极
1、自主学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记字形(留下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互相交流)
2、结合学生发言,教者小结:
部件法:玩:“王”和“元”,合成“玩”。
座:“广”字头,里面“坐”。
空:“穴”字头,下面“工”。(教新偏旁“穴”)
猜谜法:象:撇刀下面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教新偏旁:撇刀头)
关键法:年:上面像个“人”,下面记笔顺:横竖又横竖,“年”字就写成。
3、指导写字:
座:半包围结构。注意:上面部分的横要略短,“坐”要略向左靠,否则会出现松散现象。
玩: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王”的最后一笔改为提,“元”的撇画写得稍长,要延伸至“王”的一提之下。
空:上下结构。上面是“穴”字头,要盖住下面的“工”字。
年:独体字。第一二笔写得偏小,三横之间保持等距。
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象:上中下结构。上面两个部分只占二分之一。中间部分先写一个扁扁的口。另外要处理好三撇。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2个偏旁“夕”“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2.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
1.花生实物、电脑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2.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树上、地里植物开花结果的情形。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揭题:
(出示花生实物)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学习“生”字)
花生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果子,不但我们爱吃,连小松鼠也爱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小松鼠找花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看多媒体动画,教师范读全文。
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
(1)(电脑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生活中你已经认识了屏幕上的哪些字?(指名说说)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2)小老师教读生字后同桌互相正音。注意读准“找、种、生”。
(3)学习新偏旁“夕”和“母”
(4)小组合作记字形,指名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巩固字词
(1)同桌互助,认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3)游戏:开火车找朋友
三、写字指导:“生、里、果”
1.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注意观察,找准关键笔画。
2.学生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三个字?
3.学生临写后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卡。
2.听写生字。
二、整体感知,朗读感悟:
1.结合插图自由地读全文,标出自然段。
2.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幅图的`内容?(1-2自然段写了图1的内容,3-5段写了图2的内容)
3.学习1-2自然段
(1)自读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2)看图,你觉得花生的花怎么样?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鲜艳)
理解“鲜艳”就是颜色明亮好看。
(3)思维拓展:还有哪些东西很鲜艳?(五星红旗、漂亮的衣服、五彩的贝壳等)
(4)读好句子:“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5)小松鼠看见花生的花,它是怎样问鼹鼠的呢?
(分角色读好鼹鼠和小松鼠的对话。)
点拨:“这是什么花呀?”要突出问话的语气。“花生可好吃
啦!”要突出感叹的语气,读出儿童的童真童趣。
4.学习3-5自然段
(1)引读3.4段:小松鼠听了鼹鼠的话,它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读: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
结果怎么样?(学生读:“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2)朗读指导:小松鼠没看见花生,心里觉得怎样?(很奇怪,也很失望)谁能用这样的语气再读读这句话?(指名再读:“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3)引导置疑:如果你是小松鼠,此时你有什么问题?
(电脑出示:“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读出疑问语气。)
点拨:这句话是小松鼠自己说给自己听的,这叫“自言自语”。
(4)小组合作讨论这个问题。(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花生的果实是结在地里的。)
(5)思维拓展:通过课前预习,你还知道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土里的?(藕、土豆、山芋、萝卜、地瓜、番薯)
(对答得正确的学生奖以花生)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实践活动:
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
1.讨论:小松鼠后来找到花生没有?它是怎样找到的?
(去问鼹鼠、自己上网查资料、请土地公公出来帮忙等等)
2.小松鼠找到花生后会怎样呢?
(和鼹鼠一起吃、自己把花生藏起来留着冬天吃等等)
3.点拨:讲故事不但要讲清楚事情的经过结果,还要讲清楚小松鼠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4.自由准备后在小组内先讲。
5.指名上台讲给大家听。
6.集体评价(普通话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流利、故事内容是否合理等)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怎、独”等13个生字,
2、会写“玩、很”等7个字。学会多音字:得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三)情感目标:懂得独自一个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体会诗中表达“怎么都快乐”的原因和乐观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分辨汉字,认识偏旁。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教学手段】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自己一个人玩的时候感觉怎么样?你和两个人一起玩感觉怎么样?玩什么?你知道课文的“我”什么感受吗?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怎么都快乐》,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zěn dú tiào shnɡ jiǎnɡ děi yǔ qiú xì pái lán yùn wán hěn dānɡ
怎 独 跳 绳 讲 得 羽 球 戏 排 篮 连 运 玩 很 当 yīn xínɡ xǔ
音 行 许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怎:音节:两拼音节,偏旁:心字底。结构:上下结构,组词: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
当:多音字
dā
nɡ 当时
当
dànɡ 上当
得:多音字
d 得到
得 de 跑得快
děi 得有人
行:多音字
ínɡ 不行
hǎnɡ 一行
反义词
独自——结伴 静悄悄——闹哄哄 正好——不巧
近义词
独自——单独 正好——恰好 许多——很多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走之旁 很多——很少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五、我会读(课后朗读)
1、学生一起朗读。
2、开会车朗读。
六、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写偏旁
独——( )
很——( )
球——( )
连——( )
加偏旁
元——( )
井——( )
午——( )
反义词
很多——( )
不巧——( )
七、升华学习
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认识了1个偏旁。
4、初读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小节。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小节?(4个小节)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4个地方空一行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
(1)第一小节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1个感叹号,两个省略号)
(3)一人玩怎么样?(很好)
(4)一个人可以干什么?(折纸船,折纸,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
(5)独自本是孤独的,但是正好一转,表达了作者积极的生活态度。当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5)第一小节写一个人独处时很快乐
反义词
独自——结伴 静悄悄——闹哄哄 正好——不巧 有——无 好——坏 近义词
独自——单独 正好——恰好
多音字
好:多音字
hǎ
o 好人
好
hào 爱好
yu 音乐
乐
l 快乐
的:多音字
de 好的
的
dì 目的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小节,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第二小节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有一个句号,1个感叹号,一个省略号)
(3)两人玩怎么样?(很好)
(4)两个人可以干什么?(讲故事,下象棋,打羽毛球,做跷跷板)
(6)第二小节写两个人玩时很快乐
(7)两个人还可以玩什么?
行:多音字
ínɡ 不行
hǎnɡ 一行
得:多音字
d 得到
得 de 跑得快
děi 得有人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小节,女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第三小节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有2个句号,1个感叹号)
(3)三人玩怎么样?(很好)
(4)三个人可以干什么?(讲故事,跳绳)
(7)第三小节写三个人玩时很快乐。
(8)三个人还可以玩什么?(拍皮球,做迷藏)
反义词
有——无
多音字
更:多音字
ɡnɡ 更好
更
ɡēnɡ 一更
6、请学生一起读第四小节。
(1)第四小节有几句话?(5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有三个感叹号,一个省略号,一个句号)
(3)四个人玩怎么样?(很好)
(4)五个人玩怎么样?(很好)
(5)许多人玩怎么样?(更好)
(6)许多人玩什么?(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开运动会)
(7)第四小节写许多人一起玩时很快乐
(8)许多人还可以玩什么?
7、老师总结:这篇课文讲的是自己对快乐的感受,独自一个人很快乐,与别人相处也很快乐,大家在一起玩更快乐。表达了乐观积极的情感。
【板书】
一个人——
两个人——
三个人—— 很好
四个人—— 独自一个人很快乐
五个人—— 多人相处更快乐,乐观积极的情感 许多人——更好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
五、表演朗读
四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朗诵。
六、考一考你
照样子写句子
例:人多,玩什么游戏?
拔河
1、人多,玩什么游戏?
2、人多,玩什么游戏?
七、课文升华
1、想一想,你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和同学们说一说。
2、写一写:以“我最喜欢的游戏”为题,写一写。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了课文,背诵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
(一)指导书写汉字玩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玩”共8笔。认识笔画:横折折撇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很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很”共9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车当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当”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指导书写汉字音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音”共9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五)指导书写汉字讲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讲”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六)指导书写汉字行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行”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七)指导书写汉字许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许”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七个汉字,认识了笔画。
2、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带拼音书写汉字,组词。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一、二年级要多认少写。因此本课的设计在突显自主性的同时,体现了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读文、写字。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犹如牙牙学语一样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同时展示他们熟悉的生活物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机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合;再运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识字,从而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
2.水珠、蜻蜓、青蛙、小鱼儿的图片。(教师)
3.熟读课文,预习生字词。(学生)
4.1张活动卡片。(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
一、由图入文,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配乐的荷叶美景画面。指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荷叶是什么样的?
2.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知道荷叶的样子。
3.揭示课文题目。
1.学生观看课件,欣赏美丽的荷花池。预设: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大大的。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朗读。
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1.填一填。( )的荷叶。( )的荷叶。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文。
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并检查自学情况。教师检查:看你们读得这么认真,几片圆圆的荷叶急着要跟你们交朋友了!跟他们打声招呼吧!
1.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在教师指导下自学生字新词。
(1)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2)去拼音读后齐读。
2.读准下面的词语。水珠 摇篮 躺着 亮晶晶展开 翅膀 透明 停机坪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脉(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有4个小伙伴愿意和荷叶交朋友,你能找出他们吗?边读边用圆圈圈出小伙伴的名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2.在教师指导下朗读课文,要带上表情,加上动作,读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高兴的心情。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话。
四、研读第2自然段(用时:8分钟)
1.指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句话,并做动作。
(2)(出示摇篮图)想一想躺在摇篮里的感觉。
(3)指导表达:小水珠躺在摇篮里会对谁说些什么?
(4)请学生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练读这段话。
3.指导学生背诵。
1.读第2自然段,正音、。
2.在教师指导下理解课文。
(1)在教师指导下边做眨眼睛的动作边朗读课文。
(2)想象一下躺在摇篮里的感觉,读出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快乐、舒服的心情。
(3)发挥想象,自由表达。预设:小水珠会对荷叶说:“谢谢您,荷叶妈妈,躺在您的怀里好舒服啊!”
(4)带动作、加表情练习朗读第2自然段。
3.自由练背,全班配上动作齐背。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荷叶是小水珠的( )。
5.照样子说词语。亮晶晶(abb式):_-
五、回归整体,巩固字词(用时:7分钟)
1.指导学生再次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2.指导学生写字。
(1)指导观察“朵、机”,提示这两个字哪里最容易写错。
(2)教师范写,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3)讲评作业。
(4)让学生同桌互评。
1.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在教师指导下写字。
(1)认真观察字形,找出易错的笔画。
(2)观察教师范写,注意易错处。
(3)展览作品。(4)同桌互评。
6.按笔顺写字。朵:——机=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借助插图、想像等方法了解关键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骑手技艺的高超;内化课文语言,并能“跳”出教材,看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骑手精湛的技艺;感悟人物品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像骑手一样善于积累经验,具有顽强、超人的勇气和胆量,以及坚持不懈的。
3、学习根据课题、抓住关键词来质疑,并运用读、想、找、议、问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品味课文语言,感悟骑手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骑牛比赛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框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基于以上思考,本课时的设计主要分成四大版块: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课始,教师由学生熟悉的“比赛”入手,通过谈话、交流和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一下子进入课文情境,努力做到“课伊始,趣已生”。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在读中整体感知骑牛比赛的精彩与激烈。三、潜心品读,积淀语感。紧扣描写骑手技艺精湛的语句,借助图片、文字资料,丰富学生的表象。运用想像、比较等方法反复品味词句,从而感悟骑手形象,并将一些规范、精彩的词语、句段积淀在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看图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骑手高超的技艺。
教学流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比赛吗?(板书比赛)参加过什么比赛?结果怎么样?
*赢第一名赢了以后心情怎么样?
第二……名想得第一名吗?你准备怎么做?
*输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不断努力,刻苦练习,相信你一定能获得成功!
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一场别出心裁的比赛,是什么比赛呢?(板书骑牛)
(1)读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的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在哪里?
*这场比赛怎么样?(你能抓住关键词“比赛”来提出问题,很好!)
*结果怎么样?
*为什么比骑牛而不是骑马?(你的观察力很强,能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真棒!)
(3)小朋友们真会提问题,那么骑牛比赛在哪里举行的?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吗?
(4)出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简介南美洲
*你能把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5)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骑牛比赛?结果又如何?这两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板书读找想)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大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这是一场怎样的骑牛比赛?(精彩)的骑牛比赛
激烈
引人入胜
3、的确,这场骑牛比赛太精彩了。所以,这一天,出示“赛场周围挤满了人……”
(1)指名读
(2)这句话告诉我们……
(3)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观看比赛的人非常多?
a挤满
*还有哪些词也用来形容人很多?
*赛场周围挤满了人,真是“人山人海”“观者如堵”。
b兴致勃勃
*“兴致勃勃”是说……
*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也是兴致勃勃的?读好这个词。
*赛场周围,人们正……
*谁来说一说人们兴致勃勃观看比赛的样子和动作?
(人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4)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自由练读男女生对抗赛)
(5)那么,比赛的结果怎么样?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二小节,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三、潜心品读,积淀语感
1、随机出示“好几个骑手……骑在牛背上。”
(1)分句读
(2)比赛结果怎么样?
(3)大家看到其中一个骑手……(出示“技艺高超”“技艺过人”)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个骑手技艺高超?再细细地读读这两句话。
a别的.骑手只两三秒钟就从牛背上摔了下来
*数“滴嗒滴嗒滴嗒”的钟声。
*说明他们……(出示“技艺一般”“技艺平平”)
*而这个骑手……
*这样一比较,就更加显示出这个骑手的技艺高超。
b公牛“野性大发”
*看图,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头公牛野性大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公牛的眼睛、鼻子、蹄子。
*交流
*猜一猜这头野性大发的公牛会怎么做?(出示“疯狂地上下蹦跳”)
*谁来描述一下公牛野性大发的样子和动作?
c尽管公牛……,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公牛背上
*再仔细地观察图画,说说这位骑手是怎样牢牢地骑在牛背上的?(注意观察他的手、腿和身体。)
*交流
*想看看比赛当时的情景吗?(出示画面)师描述:看,这头公牛野性大发,猛地抬起后蹄,把骑手甩了出去;这头公牛一个倒立,把骑手掀翻在地;再看,这头公牛疯狂地上蹦下跳,左摇右晃,但这位骑手一只手死死地抓住缰绳,另一只手高高举起,保持身体平衡,两腿紧紧地夹住牛的肚子,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谁能看着书上的插图像老师一样具体地描述一下?
*出示瞧,公牛野性大发,()。可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4)他的技艺多么高超!我们来一个小组赛读,来夸一夸这位骑手!(小组赛读齐读)
1、看到这位骑手出色的技艺,全场……
2、读到这儿,你的心中又产生了什么疑问?(没摔下来的原因,成功的原因)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先自己认真地读读,想想,找找。如果自己无法解决,我们也可以和伙伴讨论讨论,还可以问问老师。(板书议问)
(1)自读,思考
(2)找伙伴讨论(或问问老师)
*注意:不管是讨论或向别人请教,先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询问一下别人的意见。
(3)交流
*通过“读想找议问”,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点评:a善于积累经验
b顽强(超人的勇气、胆量)
c坚持不懈)
3、现场有一位小姑娘也怀着和我们同样的疑问向这位骑手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让我们来读读这一段对话。(出示对话)
(1)怎样读好这一段对话?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忘了自己是谁,把自己当成这位小姑娘,当成这位技艺高超的骑手。(分角色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合作对读)
(2)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4、这一节课,我们小朋友自己发现了问题,运用“读、想、找、议、问”等方法自己解决了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经常运用。
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片断练习
瞧,公牛野性大发,()。可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