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制定一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头的教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头的教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2、了解夜间成人的劳动,感受劳动者的辛苦。
3、激发热爱、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夜间人们工作的ppt。
【活动过程】
一、回忆分享,感受欢乐。
师: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回家了,城里的夜晚静悄悄的,月亮觉得很孤独,为什么皱着眉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月亮会怎么办?(找朋友)
二、幻灯阅读,交流体验。
1、出示ppt1月亮找啊找找到了谁?你是怎么知道的?描述手术室的医生。
月亮问:你们为什么这么晚还不睡觉呢?医生会怎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他们为什么还在工作?
小结:夜静悄悄了,医院里的医生、护士阿姨们还在忙碌着,为了减轻减少病人的痛苦,他们的夜晚没有休息,还在忙碌着。
2、出示ppt2
月亮继续找啊找又找到了谁?
(警察)理解执勤的'警察。月亮是怎么问的?警察为什么这么晚不睡觉呢?警察是怎么回答的?
教师小结:警察叔叔、交通警察为了维持秩序执勤。为了大家的安全执勤。
3、出示ppt3
月亮又继续找,找啊找,找到了谁?(建筑工人)你是怎么知道的?描述建筑工人。建筑工人为什么晚上不睡觉呢?
教师小结:建筑工人加班加点要把房子造好,为了让大家住的好一点,那么他又会怎么回答呢?
4、月亮怎么样了?(开心)为什么开心?(不再孤单了)
为夜晚的人们送上微弱的光亮!
三、教师完整朗诵诗歌。
教师小结:夜深了,人们也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医院里的医生、晚上执勤的警察、建筑工人却还在工作着,他们辛苦吗?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乐朗诵诗歌送给他们。
1、师幼一起朗诵诗歌
师:夜很深了,除了医院里的医生、晚上执勤的警察、建筑工人,想一想还有谁在工作没有休息呢?幼儿说出来点出来ppt
师:小朋友都说得真好,这些叔叔阿姨工作非常辛苦,我们一起来编一首诗送他们好吗?
四、仿编诗歌
1、教师引导小区里保安,师:夜很深了,保安叔叔也很困了,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没睡觉?为了小区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保安叔叔还没有睡,我们把保安叔叔也编到诗歌里仿编:“我们要保护小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希望大家能睡个好觉”
2、出租车司机:这么晚了他们为什么还在忙碌着?
师:出租车司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方便?
五、迁移经验
1、师:在我们小朋友中,有没有爸爸、妈妈在夜晚工作的呢?
哦,原来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当中也有许多在夜晚工作的,他们很辛苦;那小朋友现在知道,我们的生活能离开这些人吗?我们的生活很需要这些夜晚工作的人。
2、师:你们爱他们吗?爱,那今晚回家别忘了对他们说一句感谢的话,并把这首散文诗送给他们哦!
诗歌赏析《城里的月光》
城里的夜晚静悄悄,月亮觉得很孤独。
月亮出来找朋友,找啊找,找到了正在手术室的医生。
月亮问:“你们为什么这么晚了还不睡觉?”
医生回答说:”我们正在给病人开刀,希望他早日康复。”
月亮听了点点头,微笑的走了。
月亮继续找,找啊找,找到了正在执勤的警察。
月亮问:“你们为什么这么晚了还不睡觉?”
警察回答说:“我们正在维持秩序,希望民工可以早日回家。”
月亮听了点点头,微笑的走了。
月亮又继续找,找啊找,找到了建筑工人。
月亮问:“你们为什么这么晚了还不睡觉?”
建筑工人说:“我们要早日把房子造好,让大家早日住进新房。”
月亮听了点点头,微笑的走了。
月亮觉得自己不再孤单,又开心地挂到了天空,
为夜晚工作的人们送上微弱的光亮。
头的教学教案篇2
在工作的这一年时间里,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在学校中,我担任的是语文教学的工作。从一开始的六年级语文教学,我便参加了巴中市组织的,在南江县召开的“小学语文年会”。在年会中,我学习了来自全市的优秀老师们的教学实例,并认真向学校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请教和学习,多次观看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录象,参加学校组织和镇、区组织的听课活动。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各位教育前辈的帮助,我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县统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也在我校多次执教公开课,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的好评。
从去年开始,我便接任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一职,在这期间,我紧遵新课标的要求,以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为主,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方针,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断的创设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成长。在这一年中,我牺牲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研究教材,组织学生思维训练。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我所教六年级一班的语文成绩在县组织的竞赛和抽考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20__年的下学期,我出任初二二班的班主任,兼任班上的语文老师,而且任小学六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课。无论是那一项工作,于初出茅庐的我而言,都是陌生而又艰巨的,所以得不断的学习:熟悉初二的语文教材,了解近年来初中升学考试的动态;熟悉小学英语教材,寻求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学习班级管理并探寻班级管理的奥妙。感觉每天都是忙碌的,同事也是充实的。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我深深的知道:语感的重要性。于是非常重视班内学生口语表达
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动态。尤其是初二的同学:此时正值它们人生中最叛逆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课程容量是很大的,学生很容易浮躁,所以得经常和初露浮躁断你的同学进行指出和开导,直至回到正轨。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班中同学一团和气,且奋发向上,努力为谱写美好的明天努力!
在工作中,特别是在我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不断总结自己的各种成功经验,反思不足之处。在教学之余,我认真撰写与之相关的教学论文,并积极主动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先后有许多作品获奖。其中,《语文课堂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下》(ppt作品)和20__年的科技作品赛中的《微型收割机》等作品获奖。
当然,我知道,这些小小的成绩算不得什么。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还要继续发扬吃苦耐劳,勤学奋进的精神,做一位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的,人民满意的教师。
头的教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页的例1和第28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
2.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最优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
谈话: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种策略,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顾整理: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
提问: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择这些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转化的策略)
二、合作探究,运用策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
学生读题,自主完成。
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交流情况:(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①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理解2/3这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③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产生解题思路: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份、3份各是多少人。
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利用美术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谈话:通过刚才的汇报和交流看出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呢?(让多名学生回答,征求各自的看法。)
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吗?(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2.做第28页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策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要求学生说说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通过他们在交流中获得这些体验,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三、巩固练习,回顾策
1.练习五第1题。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里的数量关系,写出分数,并转化成比。或者写出比,再转化成分数。(这道题可以看作沟通数学概念之间联系,组建概念系统的练习,有助于问题的转化。)
2.练习五第2题。
根据已知的比或百分数,把线段图补充完整,要求借助线段图,把稍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探索原来问题的解法。(在线段图上可以联想到的数学信息越多,思维就越开放,问题转化的思路会越开阔,解决问题的资源也就越充分。)
四、课堂小结,提升策略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能合理选择,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3题。
头的教学教案篇4
目标:
1、能说出火炬上“祥云”图案的名称,了解它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
2、认识2008奥运火炬的样子,了解它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
3、了解火炬卷轴造型包含的意义,激起对传递火炬的向往。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重点:
引起幼儿了解2008奥运火炬的兴趣。
难点:
了解火炬上“祥云”图案及卷轴造型的意义。
准备:
课件“祥云”图及生活中的运用、火炬照片、涂好红色颜料的纸头(供小组操作)、记号笔。
过程:
(一)出示“祥云”图,了解它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很特别的图案,看看是怎样的?你觉得它看起来象什么?
2、知道这种图案叫什么名字吗?(祥云)那么人们把它用在哪些地方呢?(官袍、窗户、屋檐等)
(二)认识2008奥运火炬的样子,了解它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
1、2008年北京要开奥运会了,开奥运会时会有传递火炬活动,人们为北京要开奥运会设计了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火炬,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2、火炬上的花纹是怎样的?(祥云图案)为什么把火炬上的花纹设计成祥云图案?
小结:天上的祥云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有时会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有时会散开。明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全世界的人们就会像天上的云一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北京,所以聪明的中国人把祥云图案运用到了北京火炬上。
3、2008火炬上还有哪些地方有中国特色?(下半部分的中国红)
(三)了解火炬卷轴造型包含的意义。
1、除了祥云图案、中国红有我们中国的特色,现在我们看看火炬的背面是怎么样的?想什么形状?
2、火炬背面是纸卷起来的形状,它代表什么意思呢?
小结: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有了纸,人们可以把知识、文化互相传播。
2008年北京要开奥运会了,人们希望奥运会可以像纸一样传播文明,希望通过奥运会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所以把奥运火炬的造型做成一张纸卷起来的样子。
为运动会做准备:分组制作奥运火炬。
1、今天我们看了北京奥运火炬的样子,明年奥运会开幕前会举行火炬传递活动,或聚会一个个城市传过去,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还会传到杭州呢!你们相当火炬手吗?
2、现在我们分组也来做火炬吧。每组都有一张白色的纸,下半部分已经涂上了中国红,请你们把上半部分画上祥云花纹,画好后卷成火炬。
3、幼儿分组操作。
4、幼儿分组传递火炬游戏。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头的教学教案篇5
抱抱宝宝
活动目标:
1. 愿意亲近老师,喜欢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2. 能安静地听老师念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意思。
活动过程:
1. 和幼儿围坐成圈,一起拍手。
2. 站在圆圈中间边念儿歌边做夸张的动作。
让我闭上眼睛(用双手遮住眼睛),
伸出双手摸一摸,
这边摸摸(朝左边摸),那边摸摸(朝右边摸),
前面摸摸,后面摸摸。
呦——摸到一个宝宝!
让我好好抱一抱(抱着孩子转一圈)。
3. 反复念儿歌并拥抱每一个孩子。
头的教学教案篇6
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我校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好多不足之处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觉得极富“活力”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活力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活力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经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进取教学氛围。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我”。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向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我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并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
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必须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当是很多的实践,仅有在实践中,学生的本事才能不断巩固、提高。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经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四)、存在的.问题
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需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本事、思维本事、想象本事和创造本事上下功夫,使学生尽早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2、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语文。
3、学生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4、还需进一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借以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5、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本事还需进一步提高,能使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我的意见。
6、加强写作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头的教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绳子的玩法。
2、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绳子。
3、充分发挥农村资源——制作绳子。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绳子若干
2、废旧布条
3、稻草、万万草、茅草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了了解绳子的玩法
1、出示一条绳子
(1)师幼共同讨论绳子的玩法
(2)讨论绳子的用途
教师小结:绳子能玩很多游戏如:跳绳、拔河、舞蛇等,还能用它捆绑东西,绳子及好玩又有用。
(二)利用废旧材料激发幼儿制作绳子的兴趣
1、出示废旧布条、报纸、各种草
师:孩子们,这儿有很多旧布条、报纸和草,我们用它们做成绳子来玩好不好?
幼:好是好,这东西能做成绳子吗?
师:能,肯定能,看看哪个小朋友爱动脑筋先制作出绳子来?
2、让幼儿自己探索制作绳子的步骤
3、教师示范用布条、草和报纸制作绳子的步骤
4、师幼共同操作——制作绳子
5、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评价:我们班的小朋友及聪明又能干,能用这些本应该扔掉的废旧材料制作出这麽有特色的绳子来,真是太棒了!等下次活动时我们用自己制作的绳子玩游戏。
【活动结束】
1、让幼儿互相评价自己制作的绳子。
2、讨论:这些废旧餐料还能做什么?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幼儿活泼好动,让他们长时间坐着听你讲,肯定不会有很大的收获。只有动静结合才能让活动效果最好。此活动符合孩子的现有发展水平。每个孩子都在活动中兴趣盎然、生动、活泼、主动地玩耍,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能够主动积极参与探索绳子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以往的老师教,幼儿被动地学。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创造了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了探究活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并获得了自我认知、身体运动、语言、思维力、想象力等方面的相关发展。
活动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创造了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了探究活动,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了发现的乐趣。
头的教学教案篇8
小乌龟画画
活动目标:
1. 能比较专注地观看小乌龟爬行“画画”。
2. 对线条绘画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小乌龟一只。
2. 大白纸一张。
托班课本的教案-开心宝宝,
3. 色彩鲜艳的颜料两碟。
活动过程:
1. 把白纸铺在地上或桌上,幼儿围坐在四周。
2. 出示小乌龟,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导入活动。
3. 让蘸了颜料的小乌龟在白纸上随意爬行。
4. 随时用语言提示幼儿仔细观看(或念简单的儿歌),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如:小乌龟,爬呀爬,爬出一幅美丽的画。
5. 引导幼儿简单说说小乌龟画的画像什么。
头的教学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