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教案5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避免时间不足或过剩的情况,认真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月球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月球教案5篇

月球教案篇1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1、 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

2、 乐曲《春江花月夜》;

3、 学生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及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一、情境引入:

(cai出示图片)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看到这幅场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关古诗、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问题呢?(学生发言)

cai出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么美好的遐想。

师:同学们,你们也被这皎洁的月光勾起了无限的遐想了吗?(是的)那么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话,好吗?(学生朗读cai出示的这句话。)

师: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相机点击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

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cai出示自读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出示的自读要求,自由的读一读课文。

屏幕上出示了哪些自读要求?请一个同学来大声地读出来。(指生读)

1. 划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 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课余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

的猜想。(老师相机发表,学生填写表格)

我最感兴趣的.谜 我的猜想

三、 组内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颇有兴趣的研究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接下来请你和组内同学交流交流你划出的月球之谜,把你感兴趣的谜先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你的猜想。

四、 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真起劲儿,想不想让全班同学都知道你的猜想?(想)现在就给你机会,谁来说说你在课文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指名答)

a、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 指生答 ](cai相机点

击出示:月球是从哪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的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早?)

b、 师:作者在课文中提出了对月球的疑问,那你有没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呢?

(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些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型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 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师:老师这有几块牌子,上面分别写了不同的月球之谜,你对哪一项谜感兴趣,就请你到哪一组来!大家共同来猜想谜底。同学们可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展开讨论,组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开始行动吧!(学生们纷纷自由活动)

我们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我们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咱们校园里要举行一次月球奥秘发布会,(cai出示“月球奥秘发布会”)愿意参加吗?(愿意)那可要通过严格的选拔哦!对自己有信心吗?(有)那我们马上进入第一关!

a、 第一关: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你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指生读)

b、 第二关:请小组的中心发言人有条理的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c、 第三关: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已通过了层层选拔,恭喜大家,欢迎你们一同去参加校园月球奥秘发布会,高兴吗?(高兴)

六、 实践拓展: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想通过什么方式来进一步了解月球呢?(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到图书馆查找有关书籍)那同学们赶紧行动起来,去探索月球的更多奥秘吧!

月球教案篇2

一、引言导入

1、出示月球图片,师:每当看到这皎洁的月亮,都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说。

师:是啊!月球在我们的心里永远那么神秘,其实同学们的许多疑问已经经过科学家揭开了,可是1969年的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成功登陆月球,他们又发现了许多未解之谜,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22课《月球之谜》

3、师板题,生齐读

二、初步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未解之谜,遇到不会的字词自己解决。

2.汇报:通过刚才的.读文你了解了什么?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学生自由汇报。师指明课文的省略号独立成段。

4.再读文找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自己边找边读。

5.师出示词。生齐读,开火车读。

6.找出哪些词容易读错,特别纠正“撒”的读音。

7.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逐段读文,师相机指导第一自然段的三个问句的读法,第六自然段两个问句的读法。

8.再读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9.展示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生评价。

三、概括全文

1.默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总结。

四、板书设计:

22.月 球 之 谜

月球景色

未解之谜

月球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月球之迷的兴趣。

【板书】

奇 异

月球之谜 〈 〉 探 索

费 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观看月亮的图片:

1、教师描述浩月当空的美境。

2、提问:

望着它,你会想到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传说,或者有关月亮知识呢?

3、学生自由说。

(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后的提示和课后资料袋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习)

二、导入第二自然段学习,感受月球景色奇异

1、教师描述:

月球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和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吗?人们总想揭开它的神秘面纱。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

2、播放课件图片:阿波罗号登月。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

当我们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4、激发想象,交流:

理解“荒漠、奇异”。

⑴ 学生自由回答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景色。

⑵ 提问: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称荒漠?

(强调课文中荒漠指没有水,没有生命的月球。)

⑶ 请一位孩子起来为我们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孩子静静地听,体会体会月球上的“荒漠”。

⑷ 提问:

课文第二自然段用了哪个词语,概括出了月球上景色的特点?

(板书:奇异)

⑸ 提问:

月球上的景色,让你觉得最奇、最异的是什么?

学法提示:

如果我们能向刚才那位孩子,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带着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再仔细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收获。读书时,可以在词语下打上圆点,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

⑹ 学生再次自渎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读书感受。

(借助登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月球天空和表面景色的奇异)

⑺ 指导朗读,师述:

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⑻ 播放月球景色的课件,师述:

你们想亲眼看看月球上奇异的景色吗?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

⑼ 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

三、学习3~6自然段,探索月球未解之谜,理解“费解”

1、过度:多美的读书声!月球真神秘!更多的神秘还在后边,不信你默默地,静静地读读课文3、4、5、6自然段,看看你又会发现哪些月球之谜?(在板书“谜”下打点)

2、师提要求:

然后,画出课文中的问句,待会起来读一读。

3、学生自读,勾画。

4、交流课文中的月球之谜,出示三个问句,指导朗读。

5、提问:

这些“月球之谜”科学家解决了吗,弄明白了吗?是啊,这一连串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说:多么令人“费解”啊!)(板书:费解)

6、教师讲述:

在书上找到这个句子了吗?捧起书,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

指导:

读好感叹句,引导学生认识一句话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

7、提问:

令人“费解”是什么意思?

指导: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8、提问指导学法:

这些实验哪些地方令人费解?请孩子们再读课文3~6自然段,勾画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学生默读勾画,交流学习收获。

9、体验感悟:

如果你就是做实验的科学家,当你做完实验后,你会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相机进行德育教育。

四、激发兴趣,填补课文空白

1、师:月球上的谜仅仅只有这些吗?可以从课文中的哪个标点符号看出来?

(板书:探索)

2、引导猜想,师:孩子们,看看还有哪些“月球之谜”需要去解开?选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谜”进行大胆猜想,和伙伴说说。

五、课外延伸

1、教师给学生读报:

讲述:孩子们,现在你们虽然知识有限,可你们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科学家的研究都是从猜想开始。在你们刚才的发言中,还运用到了许多课外知识,老师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个关于人类探索月球之谜的最新消息(出示报纸)这就是4月12日的《重庆时报》登载的消息,它告诉我们:人类的最新研究表明月球可能存在“水”了。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在课外找来读一读。

2、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教师讲述:多么神秘的月球啊!人类的探索还将继续下去,请捧起书,我们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讲述:老师更相信,你们对月球探索的兴趣也将继续下去。建议在课外可以看看相关书籍、收集关于月球的知识,或者把今天在课堂上的猜想用几句话、几段话写下来,作为习作小练笔。

月球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4、媒体资源:教学演示课件《月球之谜》。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

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

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

(板书课题)。

4、点击课件主页中的登月图片,观看人类登上月球相关视频。

二、听范读,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再自读

1、提出自读要求:

⑴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⑵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⑶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2、组内交流:

⑴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⑵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⑶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3、全班交流:

⑴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⑵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①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②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4、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⑴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⑵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①课后“资料袋”。

②月球起源之谜:

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③月球年龄之谜:

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④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间的第一次通话。

⑤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氮-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⑥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⑦月球表面照片和课文插图。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⑴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⑵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⑶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月球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开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终究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教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

飞向月球)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

嶙峋

联络

牙膏

呈现

土壤

浆糊

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

扶梯

百看不厌

心驰神??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屡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局部,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交流,教师评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

②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

③怎样飞向月球?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

(板书:升天加速脱离接近着陆)

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

(3)录音欣赏。

边听录音(第1~4自然段)边回忆一下第一段的内容。

(4)设疑。

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请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2)讨论,交流:

①“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②“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说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困难)

(4)工作如此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5、6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样子。

“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人类想登上月球已经很久很久了)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慎重态度)

(板书:小心冀翼深深脚印)

假设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

(3)自由读第6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①月球上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②随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外表呈现奇异色彩。

③站在月球看到的地球的模样。

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

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干百年来的梦想,心情该是何等冲动!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场了工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答复)(板书:几十种元素)。

(2)“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说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

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

(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是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困难)

(4)工作如此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们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三、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1.默读课文,概括段落提纲。(板书:飞向月球登上月球开发价值)

2.这篇课文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效劳?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教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同学们,每到中秋,人们都喜欢赏月诵月。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也很多。谁能列举一二。〔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树等〕

2.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你又知道哪些呢?

3.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月球心驰神往,渴望着有一天能够登上月球,而这个梦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终于实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当年登月情况的课文?飞向月球?。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根据“飞向月球〞、“登上月球〞、“月球很有开发价值〞理清课文脉络。

三、阅读感悟、重温历史

1.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飞出地球,飞向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冲动人心的场面。

2.播放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的视频。学生交流观后的感受。

3.学生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引导交流阅读体会。〔抓住“终于〞、“深深的脚印〞等词〕

4.引导思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想到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5.出示阿姆斯特朗的话:“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学生齐读,交流感受。

6.看到他们登上月球时的情景,你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四、阅读体验、快乐旅行

1.月球离地球有38万多公里之遥,那么宇航员又是怎样飞向月球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宇航员开场月球之旅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至四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飞向月球的经过。〔抓住离开地球、加速向月球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在月球着陆等几个步骤说〕

3.在旅行的过程中,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描写宇航员飞行时工作、吃饭、休息的句子。让他们不仅体会到其中的趣味,也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五、阅读交流、作客月球

1.当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放眼四周时,他们看到了些什么呢?这与你想象中的月球有什么区别吗?

2.登上月球后,宇航员们不忘看一看人类的摇篮地球。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呢?

3.出示地球图片、语句“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辉,漂浮在茫茫的宇宙中。〞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4.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地球宇航员百看不厌?

六、阅读思考、开发月球

1.自由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思考月球有哪些开发价值。

2.假设你是一位研究月球的科学家,你还想做哪些研究呢?

七、阅读升华、总结激趣

1.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中国的登月行动正紧锣密鼓地进展着。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人也会在月球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假设现在你就是那位英勇的中国宇航员,面对采访你的记者,你会怎样向他们讲述你的月球之旅呢?

2.一同学为宇航员,其余同学为记者,模拟采访。

3.总结激趣。同学们,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教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月球教案5篇相关文章:

5以内点数小班教案5篇

小班房子教案5篇

大班文学教案5篇

5.2统计图教案5篇

找位置教案5篇

环保知识教案5篇

《勇气》教案5篇

轻轻小班教案5篇

美术生教案模板优秀5篇

幼儿园小班5教案精选5篇

月球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