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能够制定适当的活动策划和执行计划,提高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职场人明白活动策划在制定的时候有哪些需要当心的事项吗,淘一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节气活动策划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节气活动策划篇1
每年的立夏日是汉民族传统的立夏节。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营造和谐的(.1mi.net)校园氛围,我校少先队、德育处决定在5月5日至10日,组织开展民俗民风,经典传扬立夏主题活动。
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活动一:蛋王pk赛
活动对象:一二年级全体队员
活动时间:5月5日
活动目的:以这种抗击性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活动的乐趣,加强竞争意识,提高对传统节日——立夏节的直接感受和热爱。
活动方式:以中队为单位,进行蛋王pk赛,每中队产生一名蛋王,颁发学校斗蛋王证书。
活动二:编织蛋网,网蛋,网心
活动对象:三、四年级全体队员
活动时间:5月6日下午
活动目的: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对传统节日——立夏节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这次活动,进一步教育学生关注弱势群体,情系他人,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浓浓的爱心。
活动方式:邀请社区热心人或学生家长教学生编织蛋网,并在活动结束时办个蛋网展示会,评选出若干名蛋网编织高手,以及举行一个小小的短暂的为社会弱势群体祈福的仪式。
活动三:护蛋二日行
活动对象:五六年级全体队员
活动时间:5月9日——5月10日
活动目的:以护蛋行动为契机,不仅提升学生对传统节日——立夏节的认识与热爱,还融入了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
活动方式:每队员胸前挂一个生蛋,除了晚上睡觉时间摘下放置于枕边,其它时间都要和它形影不离,要把蛋当成小生命来看待,好好地保护它,不让它受到伤害。在活动过程当中,队员还要写护蛋日记,记录护蛋的过程、感受、遇到的问题等等。直至为期两天的活动结束,最后把蛋保护得完好无损的队员就是胜利者。
活动四:蛋艺创作大赛
活动对象:五、六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5月9日——5月10日
活动目的:认识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立夏节,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这个活动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活力,感受艺术的气息。
活动方式:以蛋为基本创作材料,进行蛋绘、蛋艺品等创作,最终将评选出若干名优胜作品,将进行全校展示并颁发奖状,给予激励。
节气活动策划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夏至节气的特点,知道为什么“夏至不过不热”。
2.了解有哪些方法对抗炎热,了解扇子的不同种类。
3.学习用彩纸和冰棒棍制作小扇子的方法,锻炼手部肌肉和协调能力,学会废物利用。
活动准备
1. 正方形彩纸、冰棒棍、双面胶
2. 扇子制作教程视频
活动过程
1. 夏至节气知识介绍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点达到北回归线,是最接近我们的时候,这天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可是为什么最热的时候在七八月份呢?原来我们感受到的气温不是太阳照射的度,而是大地反射出的温度,夏至之前地表积累的热量还未达到最高,所以夏至这一天其实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反而是夏至过后,地表温度逐渐累积,再加上依旧长时间的日照,气温因此逐渐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1. 提问引导
——提问小朋友们是怎么过夏天的?
——有什么对抗炎热的好办法?
——需要借助什么?(如扇子,电扇,空调等)
——你们知道扇子有哪些种类吗?(教师展示图片:蒲扇、羽扇、折扇、团扇等)
2. 自制小扇子
——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做一把属于我们自己的小扇子。
(1) 教师展示小扇子教程视频。
(2) 小朋友们看懂了吗?请几位小朋友来复述一下制作过程。
(3) 教师分发彩纸,冰棒棍。
(4) 小朋友们开始制作扇子,对于有困难的小朋友教师进行指导。
(5) 在扇子的形状完成后,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扇子进行一些装饰。
4.作品展示
请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5.活动结束
节气活动策划篇3
活动目标
1. 了解夏至时节的天气变化
2. 感受雨声的变化,欣赏关于雨声的诗句
3. 能自主完成雨伞的涂色,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雨伞简笔画、雨声音频
活动过程
1. 介绍夏至时节天气变化的知识。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江淮一带出现梅雨天气,频繁下雨,空气潮湿。
2.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雨天吗?
——有的小朋友喜欢,有的小朋友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呀?为什么喜欢呢?
——其实雨天也不是那么的讨人厌的,只要你细细观察,能发现很多让人喜欢的事。比如老师就特别喜欢听雨声,很多古时候诗人也很喜欢下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吧。
3. 教师播放雨声音频,体会古诗中的雨。
(1)教师播放小雨音频,请小朋友描述小雨是什么样的。
志南写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小雨落在衣服上,衣服都没有湿;风吹在脸上,脸也不觉得冷。
(2)教师播放大雨音频,请小朋友描述大雨是什么样的。
李商隐写“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深秋天空昏暗,寒霜降临,池中荷叶已经凋零所剩无几,只留了几片供人听雨珠滴落的声音。
(3)教师播放暴雨音频,请小朋友描述暴雨是什么样的。
苏轼写“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乌云如墨汁一般,却没有把山峦全部遮蔽,大雨打在湖面,溅起的水花跳入船中。
4. ——小朋友们,现在下雨了,你们要怎么防雨呀?
——现在老师给你们发一把小伞,请你们给它画上漂亮的图案吧。
5.教师分发打印好的雨伞简笔画,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涂色,教师会需要帮助的幼儿进行指导。
6.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画,教师对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幼儿奖励。
7.活动结束
节气活动策划篇4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二、活动内容
1、冬至我知道
让孩子知道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二日。通过讲冬至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学习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南馄饨,北方饺;
暖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2、科学知识
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
3、节气习俗
人们还会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姜饭、冬至米团以及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节气活动策划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背诵小寒儿歌,知道小寒天气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2、幼儿知道腊八节的来历和传说
3、在活动中,幼儿能够坚持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内容:
小寒儿歌
小寒到,梅花开,进三九,天更寒,
玩冰雪,笑开颜,腊八粥,喝几天。
太阳升,来锻炼,防寒服,身上穿。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通过二十四节气儿歌导入,大家一起背诵《二十四节气歌》,然后提问,我们刚才过去了一个节气是什么?谁知道下一个节气诗什么?冬至,小寒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小寒的天气状况吧
二、展开部分
首先,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念一首儿歌,看看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念儿歌,然后请幼儿回答,听到了什么?
帮助幼儿了解小寒的儿歌。
教师讲解小寒儿歌。
1、小寒到,梅花开,进三九,天更寒。
小寒节气到了,这个时候梅花开始开放了,大家见过梅花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梅花是什么样子的?梅花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一种花,在冬天开放,受到很多诗人的欢迎,谁会背关于梅花的古诗?引导幼儿背诵王安石的《梅花》。小寒节气一般是12月的6号左右,今年的小寒是12月5号。
小寒以后,就进入三九天气了,俗话说,三九四九,冻裂石头,三九天气,四九天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我们小朋友怕不怕冷啊,有个小朋友,到了这个时候,因为害怕外面冷,就不来幼儿园了,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啊?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防寒?(幼儿举手发言,老师引导,运动、饮食、衣服三个方面)
2、进入了三九,虽然天气变冷了,可是也有很多好玩的活动和传统啊,我们来看一看,你在这句儿歌里发现了什么?教师念“玩冰雪,笑开颜,腊八粥,喝几天”
引导幼儿说出,因为天气寒冷,很多地方下雪,结冰,我们可以玩雪玩冰,现在我们长春市就要很多的冰雕和雪雕,有时间可以让爸爸妈妈带领你们到雕塑公园或者是南湖、北湖去看冰雕和雪雕,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冰雕和雪雕,漂亮吗?小寒节气还有一个传统的节日-----腊八节,大家知道腊八节的传说吗?教师讲解腊八节的传说。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听完了故事,我们知道了,腊八粥还有这样的一个教训啊,告诉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勤劳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好吃懒做。回家后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爸爸和妈妈听,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腊八粥。
3、我们要做一个勤劳的孩子,不怕冷,刚才我们也说了如何才能战胜寒冷呢?从三个方面,饮食、运动和衣服上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小寒节气的运动注意事项吧。太阳升,来锻炼,防寒服,身上穿。小寒节气因为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所以我们要等到太阳升起以后再出去锻炼运动,户外运动的时候要注意防寒,多穿些衣服,运动不要太剧烈,可以快走、踢沙包等活动,在老师小的时候,我们冬天会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挤油渣”的游戏。游戏儿歌:冰冻冰冻你上墙,我吃冰冻你来抢,挤油挤油渣渣,挤出油来烫巴巴。玩法:孩子们分成两队,选择一块向阳的墙,两队的人靠着墙,排成一条线,从两边往中间挤。被挤出来的人,跑到队尾,继续挤。教师带领幼儿玩挤油渣的游戏。
活动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寒节气,知道了小寒节气的基本特征,知道了小寒的大致日期,大家回家后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腊八粥啊。
节气活动策划篇6
一、活动背景:
我国在气象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相对落后,特别是如何开展青少年气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活动机制,特别是在学校中开展这项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普及与推广工作十分缺乏。然而,气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科技、教育问题,各地天文、气象学会围绕天气、气候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十四节气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非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是以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在学校里进行“二十四节气与我同行”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普及工作对传播传统文化思想、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继承非文化遗产,普及传统文化方法非常重要。“弘扬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更是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把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渗透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除了成立校级气象传统文化社团这支骨干队伍外,一至五年级学生分层学习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各班级都成立了探究二十四节气兴趣组,进行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考级棋的考级活动,操练二十四节气健身操,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这个实践活动,制订了“弘扬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方案,按方案进行活动。
二、活动总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旨在引导全校师生树立传统文化意识,传统文化普及传播传统文化思想、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普及传统文化方法,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的普及,传播传统文化思想、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普及传统文化方法,把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知识渗透进教育教学之中。
(二)思想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促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传统文化态度、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作风,同时养成关注气象、关注节气、关注周围的生物环境、农事、自然灾害、健身及社会发展,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能力目标:在小学生中分层次普及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观云识天气、测气温、风向及植物的始叶开花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知识目标:不断探索在小学生中如何有序、规范地指导学生开展分层学习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开展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并不断加以优化,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活动环境,营造学校二十四节气和生物环境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五)效果目标:通过开展活动,宣传传统文化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探究全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三、活动人数及对象:
一至五年级全体学生一千二百余人。
四、活动内容:
1、全校各个班级成立二十四节气兴趣组,定期开展活动。
2、收集二十四节气农谚、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的诗歌,古诗。
3、查阅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是怎样形成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的区分及春夏秋冬的区分,围绕二十四节气这个中心,分年級进行各种有趣的儿歌,诗歌,趣闻等活动。
4、开展二十四节气之立夏系列活动:中对授课、称重、烧立夏饭等。
5、开展二十四节气之芒种系列活动:收割小麦、喂蚕宝宝、采桑葚等。
6、开展二十四节气之夏至系列活动:中队授课、吃夏至面、做清凉扇、绘制手抄报等。
7、开展二十四节气之冬至系列活动:红领巾广播、制作冬至团子等。
8、进行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考级飞行棋,和少先队考章相结合,通过学生喜欢玩的飞行棋,增加趣味性,分层进行考级和考章。
9、走二十四节气探秘路,认识二十四节气中的农作物及水生植物,学习做植物名牌并给它们挂牌。
五、活动的难点、重点、创新点:
重点:
怎样按分层对学生进行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如何通过“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活动”,培养小学生的气象、物候传统文化素养,学生如何通过自己的观测研究推测天文气象现象和如何进行物候探究活动,以及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进行活动是这次实践活动的重点。
难点:
在开展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坚持长周期观测能力水平,宣传气象传统文化知识,继承发扬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把我国非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气象,物候传统文化素质又是本活动的难点。
创新点:
本实践活动和各学科有机结合,形成本校特色的分层要求的校本课程——二十四节气与与我同行,通过二十四节气探秘路、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考级飞行椇。二十四节气健身操等有趣活动来达到实践活动之目的。
六、开展本次实践活动的.有利条件:
首先是学校领导的支持:计荣明校长亲任领导小组的组长,李建明书记分管并任副组长,领导的支持是实施活动的保证,除此以外我们充分利用校外各类教育资源。
七、活动过程和步骤:
(一)发动宣传阶段:
(1)确定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主题围绕“弘扬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2)成立“弘扬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活动领导小组:有校长与书记任正、副组长,成员有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各中队辅导员等组成。
(3)讨论、制定《江村实验学校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活动方案》。
(4)召开全校师生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动员大会。
(5)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校园网络、黑板报学校宣传走廊及家校
互动等对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的意义、活动的内容、活动的计划、活动的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6)向学生及家长派发宣传单及倡议书,宣传本次活动的内涵和意义,以便让学生和家长都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活动内容、活动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活动实施阶段:
1、“学一学”二十四节气基础知识
学习二十四节气与我同行校本教材上相关知识的活动。各班利用兴趣活动课及午会课分层学习,有中队辅导员负责,并要求学生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査找资料,学习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类别,农业谚语,气象谚语,节气谚语,节气七言诗等相关知识。通过对节气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从而认识到二十四节气会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与人类生活及防灾救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自主学习。
2、“背一背”节气歌、气象谚语
把收集到的节气谚语,节气歌,气象农业谚语,气象谚语,节气七言诗等,举行知识竞赛、节气谚语比赛、朗诵比赛,赞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的美丽景色。
3、“议一议”气温与动植物、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
气温与植物的展叶、开花,动物的出现和冬眠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天气变暖和环境有什么关系?它和人类生存有什么关系?我们小学生该怎么办?
4、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各班评出班“节气小博士”三名;节气知识竞赛、气象预报金点子、节气儿歌比赛一、二、三等奖若干人,学校对在各项竞赛中获奖的同学、进活动小组等颁发奖状。根据各班的总分评出优秀活动班级,并对全校学生进行考章活动,凡是我校毕业的学生必须达到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高级章。
八、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由于其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上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让这方面的知识更直观一点,形象一点,将结合有关的音像资料、二十四节气健身操、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考级棋,使之方便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能更丰富,提高学生的观测技能和传统文化素质,从而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并形成学校的特色。
九、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
1、具体结果: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坚持预测气温,进行天气预报,并学会绘制气象曲线图。
(2)收集节气歌,,节气谚语,古诗,风俗习惯,认识各节气的农事活动,学习有关的知识,进行二十四节气健身操操练、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考级棋的考级和争章活动。
(3)认识二十四节气中的七十二种植物,学做植物名牌并给植物挂牌。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继承发扬非文化遗产。
2、呈现方式:
(1)活动照片、调查学习单、气温曲线图、调查取得的资料、分析总结等展示。
(2)活动心得与感受的交流,植物的挂牌、二十四节气健身操操练演示。
(3)活动竞赛结果: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考级的初、中、高考级和争二十四节气特色章。参与实践活动的感想、金点子及收集的谚语、节气歌等。
十、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本着公平、公正、传统文化的原则,结合新课改评价的思想与要求,注重激励和发展、注重教育与开发、注重质性评价,打破单一的量化评价形式。因此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所得成果,采取师评、组评、自评相结合的方式。
1、对学生的评价
(1)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参与人数、参与率、参与活动的巩固率、学生参与态度等。
(2)对学生在活动中地位评价,如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等方面。
(3)培养目标达标评价,如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中的具体目标,是否达到了预计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1)整个活动过程是否具有传统文化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和服务性。
(2)活动是否实现了预定的具体结果。
(3)活动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中的具体目标。
3、活动效应评价,活动是否具有普遍性、普及性和推广性。
4、安全工作评价,活动中是否出现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以及排查、处理情况。
十一、对青少年“益智、养德”等方面的作用:
1、本次“弘扬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以“生”为本,能明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社会实践课不再是虚设,学生都要抓紧时间上网或通过图书管理系统、校园网资源库寻找有关资料。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态度和传统文化精神,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2、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活动中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收获。学生在进行传统文化探索时能独立进行观测、分析、文字陈述、观察、访谈问卷、研究评定、总结等工作,富有创造力。在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本次科技活动能使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环境,增添社会责任感。
节气活动策划篇7
一、活动目的
在冬至和新年到来之际,满天星教室以“我们是一家人”为主题进行联欢,通过包饺子、做游戏,使学生感受中国农历节气的魅力,感受新年的快乐气氛,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二、活动时间:
12月21日10:00—15:30
三、活动地点:
满天星教室
四、参加人员:
三三班科任教师、全体同学、家委会成员、部分家长(15名)。
五、活动准备:
1.布置教室,烘托节日气氛:气球、彩带、背景墙、游戏背景音乐、歌曲《新年好》、《家爱我我爱家》。(郝祖曦、牛宇星负责)
2、物品准备:
面粉(谢易庭妈妈);饺子馅(赵xx、侯媛媛负责);
电磁炉、电饭锅、电源插头、锅盘、刀、面盆和大汤勺等包饺子工具6套(张老师、家委会及部分家长提供);陀螺盘、积分器、小礼物,证书、小奖品(付煜、李华负责)
3、学生需带物品:小碗(不烫手、不易碎)、勺子、少许食品(不带零食);干净的小围裙、袖头等。
4、学生自制新年贺卡。(学生和家长一起)
5.全班学唱《新年好》、《家爱我我爱家》。(许娜老师)
6、主持词。(赵xx)
7、制定活动游戏规则、比赛成绩表、积分表、猜猜猜比赛词语、谜语、脑筋急转弯题。(张琛、张志明、赵辉)
六、活动流程:
主持人:赵xx
1.张老师致新年。
2.团体活动一:包饺子,吃饺子。四人为一小组,每组有一名家长带队。
3、团体活动二:陀螺比赛
实行淘汰制,每小组出1名同学,决出冠亚季军。第一名小组积4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第四名2分,第五至第八名1分。
4、团体活动三:踢毽子比赛:
规定时间内比一比谁踢得最多,第一名积4分,第二名3分,第3、4名2分,第5至8名1分。
5、团体活动四:猜猜猜
每小组出2名同学,一人比划一人猜,不能说出其中的'词语,一分钟猜中最多者为胜。第一名小组积4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2分,第四名1分。
6、个人活动:大闯关。抽出20道猜谜语、脑筋急转弯题,个人抢答,答对者有奖品。
7、张老师对积分前三小组颁发证书。
8、抽签送贺卡。将制作好的贺卡(署自己的名)送给同学。
9、师生齐唱《家爱我我爱家》。
节气活动策划篇8
一、活动主题:
学校每月一次的亲子主题活动,正好利用冬至节气来让大家一起参与包饺子,既有教育意义,又能达到亲子交流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冬至节气,还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2、通过分组进行包饺子比赛活动,让孩子懂得食物的不易,锻炼动手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
xxxx年x月x日上午9:00—11:00
四、参加人员:
大班全体老师和幼儿
五、比赛规则
每组选出6名选手参加比赛,每组分面1盆、馅1盆、案板1个、擀杖2只、刀1把。
要求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制作剂子、擀面皮、包饺子全部工序,比赛结果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打分,数量方面每包出一个的完整饺子得1分,包的饺子越多,得分越高,质量方面按照饺子“成品”的质量来打分,如果包出的饺子出现漏馅情况,属质量问题,出现一个扣1分。
最终按照得分高低评出三个等次的奖项,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参赛风尚奖1名。
(二)最靓饺子比赛
最靓饺子比赛为个人比赛项目,由每组推荐2名选手参赛,要求参赛选手至少要包出3种以上花色的饺子,由裁判组评选出6名获奖选手,荣获最靓饺子奖。
(三)吃饺子比赛
吃饺子比赛为个人比赛项目,由每组推荐3名选手,比赛以在1分钟内吃完饺子数量作为评分标准,数量越多得分越高,比赛分3轮进行,每轮每组派1人参加,每轮有2名选手胜出,三轮评选出6名参赛选手,荣获吃饺子最快奖。
节气活动策划8篇相关文章: